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张南坡

寿张南坡

宋代 金履祥

绿袖斑斓上庆庭,莺莺燕燕竞新声。
庚寅初度逾三纪,丁卯秋来快一鸣。
九十春光清昼永,百千岁颂寿星明。
愿君高举纫兰佩,自古悠长是令名。

诗人金履祥的古诗

洞山十咏·椒庭

宋代 金履祥

洞泉喷薄雨鸣霤,竹石参差风绕楹。
好障波流浸山影,飞来灵隐一般清。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宋代 金履祥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
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

宋代 金履祥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
人于心上知涵处,古在书中非远图。
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挽刘南坡

宋代 金履祥

忆昔端平转化弦,公时输委为安边。
鼎成龙御方宾帝,弓堕乌号亦蜕仙。
漫仕此情初已薄,爱君一念世逾坚。
典刑今与丹旌去,空些哀词咽涧泉。

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梅

宋代 金履祥

溽暑初蒸日正长,人间何处有清凉。
先生笔下风威劲,便放寒梅次第香。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宋代 金履祥

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
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洞山十咏·老梅岩

宋代 金履祥

片石崎嵚斜插涧,横枝愁绝净无尘。
从谁石上栽冰玉,寒谷年年递早春。

二月丁亥与诸友奠何先生毕退游北山智者寺书

宋代 金履祥

来往师门十五年,此山曾近未跻扳。
于今始至滋怀恨,不见先生却见山。

梅雨书怀并唁汪功父

宋代 金履祥

雨意萧萧重客愁,如何五月便成秋。
士无禄养农无地,早恐秋风惨黑头。

挽王易岩

宋代 金履祥

石笋孙枝萃众芳,少推夙慧映诸郎。
故家文献典刑在,前辈风流气脉长。
误把一编黄纸册,未沾数寸绿袍香。
同云惨澹西原路,赖有遗编死不亡。

题王立斋矩轩记后

宋代 金履祥

以矩名轩义已谐,方方寻丈自恢恢。
勿侵四壁藩篱限,不费一天风日来。
学者毋欺惟暗室,圣门所乐只灵台。
盍朋但读立斋记,谁谓颜居曰陋哉。

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

宋代 金履祥

饥穰谁道尽由天,治国须知类小鲜。
贪吏班车方立立,雷神振鼓已阗阗。
弘羊既往民无事,旱魃不来书有年。
自此皇家歌乐岁,鱼丽天保永无愆。

释弟

宋代 金履祥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
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
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
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

宋代 金履祥

崑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
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
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
其上有仙灵,其上有仙灵,
其下有英特。伊人天一方,
从往恨未即。渺渺隔苍山,
跂予三叹息。

东津旅中同徐改之馆清溪源招之同游

宋代 金履祥

见说君居幽更幽,客中相望两悠悠。
愿言携手高峰去,俯瞰苍茫尽睦州。

寿徐山甫

宋代 金履祥

三春芳意遍群葩,今日崧高肇锡嘉。
西馆暂为汤饼会,北堂长奉彩衣华。
只今喜有菟裘约,此去仍标桂籍花。
吉甫重歌山甫诵。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

宋代 金履祥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
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洞山十咏·五叠泉

宋代 金履祥

时行时止石高下,或见或闻云有无。
五叠何妨转奇伟,终然万折必东趋。

和陈复之韵

宋代 金履祥

元化机缄未易知,此心之外更知谁。
题名本自非千佛,造物休言是小儿。
得失天心如契錀,古今人事等花枝。
看来勋业皆吾分,何用谆谆诧一时。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宋代 金履祥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
金履祥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