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杂组 其二

五杂组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五杂组,封社土。往复来,使辽虏。不获已,拜阳虎。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谈道亭睡觉而成

宋代 孔平仲

松竹昼阴环,清风枕席间。梦随啼鸟散,心伴白云闲。

渔艇归前浦,樵歌下远山。徘徊明月夜,高兴向忘还。

和常父

宋代 孔平仲

平生苦厌家为累,今日应如痛定人。群婢喧哗宁复有,孤灯潇洒自相亲。

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谁谓丹枫会愁客,深秋清思满江滨。

呈陆农师 其五

宋代 孔平仲

果下名驹踏路莎,沙堤虽小未相多。夕天返照摇珠璧,玉宇微风荡绮罗。

维棹水边舟不正,止车门外毂相摩。手搴露蕊真清旦,一样新翻蜀锦窠。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

宋代 孔平仲

琳琅愈青荧,绿竹半含箨。霜露一沾凝,秋风动哀壑。

才名四十年,晚就芸香阁。江上忆君时,风林纤月落。

十六夜

宋代 孔平仲

明夜更无今夜灯,都人为此不胜情。皆愁隔岁期犹远,共约追欢直到明。

君饮露台春易醉,我眠书馆月同清。东风亦有相撩意,梦觉犹传弦管声。

席上口授杜仲观

宋代 孔平仲

暮雨萧萧何不止,东风弄白起江波。绿杨绾作同心结,杜子春来狂兴多。

咏蜀葵

宋代 孔平仲

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恃不熏香。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

王秀才谋归作诗留之

宋代 孔平仲

相邀盂饭与盘蔬,坐偶行从半岁馀。夜倚松窗咏风月,昼挥玉麈讲诗书。

论交切切初谋协,告别匆匆晚意疏。须亮主人攀惜甚,挽回归袖欲投车。

寄中

宋代 孔平仲

我行君在家,南北各天涯。恨别三秋久,悲思万里赊。

归心泷浪急,远目岭云遮。相见何时再,青山日又斜。

亶父寄示与谯冲元唱和药名诗因作一篇奉寄

宋代 孔平仲

天南星斗垂晶荧,麻姑山色排空青。人中白眉谁第一,周郎独以文章名。

少年折桂心已壮,大学弱冠众所惊。严徐长卿词格老,合上芸台预雠讨。

赤车素者已为淹,复令倅郡淮南道。

蕲春何幸人熙熙,有贤使君子副之。铃阁深沉香一炷,綵笺舒卷百篇诗。

藏鳞伏翼聊展转,有才无患子不显。楚泽兰芳莫谩悲,秦乌头白终当返。

我栖江上松萝深,自甘草莽长陆沉。忽忽光景又半夏,书房风月澄人心。

昏黄禽噪悄不乐,架木通渠清河濯。

雨馀凉风袭衣襟,半天河汉垂檐角。惟恨与子未从容,紫芝眉宇何时逢。

频以青琅玕寄我,不须怊怅白头翁。

上巳饮于湖上

宋代 孔平仲

城南春已老,湖上雨初晴。草作忘忧绿,风为解愠清。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酒影低云木,歌声伴画莺。

赏心残蕊在,幽曲小舟横。却笑兰亭会,吟诗半不成。

折柳亭

宋代 孔平仲

杨柳已藏鸦,高亭望物华。平时常送客,此日自离家。

别酒杯何满,征途日欲斜。醉行三十里,春思满莺花。

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千里讴谣威惠全,王庭斩柳势腾骞。马迁汗简才无辈,车胤萤囊学自然。

火急定闻中禁召,口传仍有贵珰宣。亘天弦管须频会,日暖花开草更芊。

十一月

宋代 孔平仲

欲雪还成雨,垂霜却变阴。封疆五岭近,甲子二冬深。

密叶犹低户,微风尚快襟。松筠杂萧艾,都有岁寒心。

萧器之小饮诵王舒公药名诗因效其体

宋代 孔平仲

萧郎嘉客近远志,把酒劝宾郎半醉。自然同类易相投,官守从容况无事。

清晨曲糵寒有力,倒洒金钟乳花滴。十分蘸甲香且醇,不觉昏黄连夜色。

雀噪乌栖奈晚何,匆匆白日若飞梭。青青百草霜已歇,墙阴浅白微轻雪。

庭梅香腻粉苞解,岁律将旋复花发。

铜壶泣水银箭短,漏声断续随风远。起视天南星斗稀,蟾蜍已黑牵牛低。

知子多情惜分散,山公酩酊自当归。

双头牡丹

宋代 孔平仲

牡丹意态已无穷,况是连房斗浅红。晓色竞开双萼上,春光分占一枝中。

娥英窈窕临湘浦,姊妹轻盈倚汉宫。只为多娇便相妒,芳心相隔不相同。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执热逼入伏,一叶益局促。日落月欲出,豁若脱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节削绿玉。赤脚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两头纤纤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两头纤纤柳叶书,半白半黑鹭间乌。腷腷膊膊失水鱼,磊磊落落大丈夫。

呈梦锡

宋代 孔平仲

结绶本何意,浩歌今欲归。从君卧病去,使我出门希。

燕领新雏出,鸱盘落景飞。何时起相见,一笑两忘机。

一字至七字送梦锡梦锡托疾引归

宋代 孔平仲

行,行。宿驾,宵征。秋渐老,雨初晴。秋叶归思,青山去程。

身随一雁远,眼入故乡明。流水光阴可惜,浮云轩冕自轻。

把酒日飞鹦鹉盏,寻花更到凤凰城。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