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发虹县

发虹县

宋代 孔平仲

驱马汴河西,从此游帝乡。瞻言驿堠短,喜及春日长。

碧瓦映茅茨,人烟密相望。刍茭足供马,亦有酒可尝。

旁观波澜起,万柁攒舟航。一跌性命已,岂惟肌骨伤。

不如榆柳堤,中路稳腾骧。去家渐及旬,犹走淮楚疆。

却视故山隐,忽在天一方。东轩复难到,兰芷媚幽香。

驰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诸君送黄

宋代 孔平仲

不能送行客,赠以绿杨枝。试看青青眼,此心当自知。

风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诗呈道济长官

宋代 孔平仲

学馆人归静若山,久阴梅湿上衣冠。酣酣雨意牵愁远,飒飒秋声吹梦寒。

竹笋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墙端。此时最忆吴江上,千顷烟波一钓竿。

天长道中

宋代 孔平仲

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閒暇不妨眠。

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

戏寄邵瞻远

宋代 孔平仲

道人养金丹,笑我餐芝朮。青瞳何皎然,照映冰雪质。

壶中玉楼好,天外鸾骖逸。境清莫回顾,世味甜如蜜。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龙笛霜号窍,熊旗露缀斿。追欢品加豆,偷暇日要囚。

周冕英才集,商瑚瑞气浮。金韬书屡讲,蓬矢志须酬。

草树双仙岛,风烟半玉楼。画图观隰驳,果实采沅榴。

通贵人无恙,承平府孔修。官非剑外久,课比茂陵优。

时变休成论,皇明已照幽。责躬无复事,嘉谷谒高秋。

水头

宋代 孔平仲

荒湾斗转河如束,千古痴龙卧空谷。公然收水入毫芒,万里昆崙倾不足。

春妍睡醒鳞甲开,顷刻已放波头来。冲梢掠操何迅速,喷云溅雪争崔嵬。

舟人传呼隘两岸,骇若百蛰逢惊雷。连桩系缆犹恐脱,不尔船碇俱倾颓。

须臾水面如平掌,客子棹歌船下上。

晚凉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晚凉睡觉欲何之,散步徜徉曲沼西。更上曹亭望江水,画船却舣白龙堤。

晦之病酒因书以戒之

宋代 孔平仲

本为情沈饮,翻成病染身。今朝高枕处,应羡独醒人。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思君何时休,川长波悠悠。棋枰今生尘,诗筒谁相酬。

诸公皆才豪,吾衰惭非俦。犹当陪从容,重游东湖舟。

暇日至家园

宋代 孔平仲

仕宦吾已知,退休不如早。九江园地胜,万个竹色好。

每到必徘徊,翛然寄怀抱。于此筑亭台,于彼植花草。

傍岭更栽松,引池将溉稻。经营各有处,何日室遂考。

薄田方待岁,一雨洗枯槁。指谷以易泉,橐囊助倾倒。

茅茨若粗完,世路迹可埽。南山多白云,临望娱我老。

送段从道司户

宋代 孔平仲

扰扰东来又西去,风霜匽薄不胜劳。请君饮马沂河上,徐看家山万叠高。

八音诗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金色晦尘垢,人疑以为鍮。石有洁白姿,昧者比琳璆。

丝缲不尽绪,谁与结绸缪。竹可裁笙竽,奈何困薪槱。

匏黄已落蒂,岁序飒惊秋。土壤厌卑湿,山川嗟阻修。

革车召武士,折敌当与谋。木铎一奋剑,为君斩倡优。

春闺六言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梦回红玉孤枕,日上真珠半帘。云彩阴晴不定,柳梢浓淡相兼。

雁柱怨凭曲寄,兽炉愁逐香添。更倚危楼目断,却诉东风泪沾。

两头纤纤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两头纤纤枣子核,半白半黑纸上墨。腷腷膊膊手趁拍,磊磊落落山头石。

池上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群鱼散漫吸新水,好鸟间关啼翠阴。悠然物我俱自得,一霎南风吹我襟。

八月十六日玩月

宋代 孔平仲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百尺曹亭吾独有,更教玉

又奉朱明叟

宋代 孔平仲

金榜阅名姓,于今二十秋。石陨鹢退飞,才命不相谋。

丝绳可比直,应笑曲如钩。竹未遇蔡邕,有声谁见求。

匏瓜岂无蔓,奈何枝不樛。土俗相慢侮,有如东家丘。

革囊贮珠玉,至宝勿暗投。木若假先容,为君效绸缪。

七月六日作

宋代 孔平仲

隔江见雨来,尤苦风大疾。蓬蓬宇宙中,掀搅若无物。

百川水倒流,瓦石亦飞越。浓云最轻浮,暂聚非永结。

随吹东西扬,散漫颇仓猝。竟无点滴惠,初势不可遏。

正昏露青天,方曀见白日。但增尘土高,益使水泉竭。

农夫忧岁事,怅望眼流血。蛟龙不能神,卷尾藏窟穴。

空馀鸟雀噪,庭户晚更热。深夜气稍苏,林端挂明月。

戏书劝人饮酒

宋代 孔平仲

金乌翩翩玉兔驰,流光上下矢驰机。人生于其间,都无百岁期。

乐府旧传金缕衣,劝言须惜少年时。我今为君一歌之,酒行到君君莫辞。

朱颜绿鬓不行乐,白头面皱将何为。晋时八达唐李白,以饮驰名君所知。

何须自苦惫,方得为英奇。荣华有分难力取,可笑苏秦空引锥。

八画一首

宋代 孔平仲

牧守有民社,佳言多告余。金芝先出谷,奔召戒征车。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