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又奉朱明叟

又奉朱明叟

宋代 孔平仲

金榜阅名姓,于今二十秋。石陨鹢退飞,才命不相谋。

丝绳可比直,应笑曲如钩。竹未遇蔡邕,有声谁见求。

匏瓜岂无蔓,奈何枝不樛。土俗相慢侮,有如东家丘。

革囊贮珠玉,至宝勿暗投。木若假先容,为君效绸缪。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寄常父二首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欲和来诗诗未就,恍然心在历山阳。寒灯一点静相照,风雪打窗冬夜长。

次韵和张道济长官

宋代 孔平仲

万里悄然若有霜,南山秋色两苍苍。巳经晚雨驱除热,更得西风断送凉。

瀚海人空云弄白,吴江波阔叶吹黄。知君昨夜书帷梦,半在亲庭半在乡。

春闺六言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梦回红玉孤枕,日上真珠半帘。云彩阴晴不定,柳梢浓淡相兼。

雁柱怨凭曲寄,兽炉愁逐香添。更倚危楼目断,却诉东风泪沾。

登贺园高亭

宋代 孔平仲

东武名园数贺家,更于高处望春华。深红浅白知多少,直到南山尽是花。

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

宋代 孔平仲

珠玉相辉愧我形,正如朽壤附云亭。宦情已比春云薄,交义犹期老柏青。

坐久北窗号过雁,谈馀荒戍咽疏铃。知君不厌寒宵景,世上风霜已屡经。

风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诗呈道济长官

宋代 孔平仲

学馆人归静若山,久阴梅湿上衣冠。酣酣雨意牵愁远,飒飒秋声吹梦寒。

竹笋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墙端。此时最忆吴江上,千顷烟波一钓竿。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执热逼入伏,一叶益局促。日落月欲出,豁若脱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节削绿玉。赤脚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晨出郡南

宋代 孔平仲

日未出,山更青。湖既阔,风自生。垂杨弄疏影,啼鸟曳残声。

江城晓色怀抱爽,况在白龙堤上行。

昔时

宋代 孔平仲

昔时过此心何如,今时过此心何须。回波为我将双泪,逆上三江转五湖。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醉醒多在钓鱼矶,越国云溪秀发时。只用篇章为教化,声声可作后人师。

昼眠呈梦锡

宋代 孔平仲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扬子道中寄陈君佐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会合未云久,笑言今苦赊。山空愁夜鹤,野阔沸春蛙。

雨涨新波满,烟昏故垒遮。输君官守佚,吟遍郡园花。

兄长寄五诗依韵和寄诗各有所怀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蓬莱彼此一閒身,把酒临风送晚春。城邑万家供气象,湖山千里助精神。

深林鸟语留连客,野径花香著莫人。今日天涯共怊怅,归心夜夜转车轮。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二 芙蓉台

宋代 孔平仲

漾舟入芙蓉,花乱舟攲侧。安稳此凭栏,清香生履舄。

次韵和常父渡江寄经父

宋代 孔平仲

江风初息浪花低,轧轧扁舟犯晓鸡。想得蓬莱秋睡觉,暖寒方索玉东西。

长芦咏蝗

宋代 孔平仲

飞蝗乎,飞蝗乎,谁使汝为飞蝗,谁如此之孽也。一气所生乃自然,百虫之中何为者。

若岁大旱汝则多,人虽畏之可奈何。来时漫不见首尾,往往蔽日连数里。

河南却集河北岸,东村西村闹如蚁。捕逐百千才十一,入地如锥又生子。

山林所过为一空,万口飒飒如雨风。稻粱黍稷复何有,田畴已尽腹未充。

农夫去岁望得雪,千耦辈作乘春发。耕耘喜及苗已长,与汝何冤乃遭齧。

忍见深冬瘦如腊,徵赋繁兴蓄积缺。我有薄田在江州,五岁之中三不收。

流灾得无及彼土,搏手安敢期高秋。阴阳调和非我事,冻馁逼迫同民忧。

有生所往随有累,不及饮啄波中鸥。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萧滩波潺湲,巴丘山崔嵬。江天如相迎,风吹浮云开。

思乡人皆然,惟予频归来。松楸称青鲜,舂容生泉台。

梦锡杨节之孙昌龄见过小饮

宋代 孔平仲

梦锡更时事,恢然君子儒。节之琼树枝,秀气发扶疏。

昌龄出相家,谦谨乃绳枢。三人于交游,得一固有馀。

日暮俱访我,止驾共踌躇。四天忽阴沉,风声若江湖。

寒色尚可畏,促膝同附炉。高密酒虽贵,为君开一壶。

拳栗自东越,殷榴从上都。羹烹历山蕈,脍斫注沟鱼。

鲜蛤寔海错,肥羊非市屠。后食淮南莼,此皆北所无。

主人不敢爱,且以为宾娱。梦锡饮中豪,节之亦其徒。

昌龄稍奸黠,我劝势颇粗。左手扼其肩,右手进觥盂。

勉强为我尽,淋漓满衣裾。醉坐各忘去,蓬烛已见跗。

幽谈入鬼怪,巧谑相揶揄。勿言轻此乐,此乐胜笙竽。

明朝酒醒后,相对礼如初。

访道济

宋代 孔平仲

出门已晚鼓,访客傍西城。无事诗书局,相过僚友情。

风来稍尘暗,日落更寒生。归路逢灯火,喧喧马屡惊。

有感时梦锡寻医而思求免官

宋代 孔平仲

去岁城门坐彻晚,前年火阁饭晚宵。当时已是嫌羁束,今日那堪转寂寥。

绿水红莲非旧客,清风明月想同寮。不知比我离高密,谁向长亭折柳条。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