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 其六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 其六

明代 蓝智

南山多流水,中有二顷田。深耕倘及时,亦足待丰年。

军兴百敛加,在理有固然。笔耕可糊口,卖药亦有钱。

所重先人业,未敢轻弃捐。我今远行役,在汝宜勉旃。

荷锄白云下,驱牛春雨前。竭力奉租税,无厌粥与饘。

诗人蓝智的古诗

题汪思原耕读轩

明代 蓝智

南山多白云,中有幽人庐。稽古志高尚,治生遂閒居。

晨耕陇上田,夕咏窗间书。筋力岂不疲,性情聊自舒。

嘉苗雨露深,蠹简尘埃馀。耒耜慕伊稷,弦琴诵唐虞。

鸟鸣布谷晚,萤聚下帷初。播殖乃有穫,研覃谅非迂。

三冬编屡绝,卒岁瓶可储。乐哉耦耕人,允矣君子儒。

待诏奉天门下

明代 蓝智

凤凰台枕御河流,阊阖风生禁树秋。日转东华临万国,星环北极会中洲。

鹄袍并列趋金殿,雉扇齐开过玉楼。忝后儒臣陪顾问,愿陈谠议赞皇猷。

兵后归西山

明代 蓝智

乱后归茅屋,晨兴步石田。
客愁空日日,春色自年年。
风雨啼莺外,江湖去鸟前。
艰难思故旧,回首意茫然。

经杜徵君故居

明代 蓝智

废宅重过忆隐君,閒门秋草漫纷纷。翰林一日承丹诏,文冢千年閟白云。

坏壁尘埃封鸟篆,空山风雨失龙文。子孙零落遗书尽,何用清名后代闻。

九日西山怀虚白先生

明代 蓝智

羽人曾共住丹丘,风雨重来又暮秋。红叶闭门山寺静,白云留客野亭幽。

千年海鹤无消息,九日山尊有献酬。日暮鹡鸰飞去急,玉笙何处恨悠悠。

春日试笔四首 其三

明代 蓝智

偶从江海踏星楂,万里逢春正忆家。唯有君恩深似雨,东风草色满天涯。

余家草堂前手植丛竹已生二笋别来三载今想成林矣客中感物而作

明代 蓝智

丛竹新移涧水西,喜添双笋迸阶泥。春云绕屋苍龙起,夜月临轩翠凤栖。

石上琅玕当并长,壁间蝌蚪待重题。他年五柳归来好,三径清风独杖藜。

重柬云松 其一

明代 蓝智

古人相训戒,随事示规箴。自倚交非浅,谁知语已深。

由闻应洗耳,禹拜未虚心。请为歌三复,终期一嗣音。

晚立怀友

明代 蓝智

野旷行人绝,林空坠叶闻。
客愁当落日,诗思入寒云。
草暗防蛇毒,山昏过虎群。
梅花万里道,岁晚正思君。

闻诏

明代 蓝智

下诏蠲秋赋,为恩不亦宽。农安思报主,力尽敢辞难。

商旅歌趋市,囚奴罢入官。无偏王道在,休作汉唐看。

到梧州知子启佥事已先上平乐寄此

明代 蓝智

吹笙曾约共蓬壶,兴尽山阴返壶孤。夜月自怜乌绕树,朝阳空想凤鸣梧。

虹光图画应难见,河汉星楂未易呼。迟日清江牵百丈,绿樽虽好不同酤。

蓝涧草堂

明代 蓝智

橘井云山北,茅斋涧水西。
听猿秋树近,扪虱夕阳低。
樵子知愚谷,田翁伴醉泥。
兴来时得句,自向竹间题。

山中时景四首 其一

明代 蓝智

层层金碧倚岩阿,花径春浓有客过。行到野桥观石瀑,始知人世挽天河。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 其十

明代 蓝智

我今去汝远,微宦极南荒。少小读书时,立身必名扬。

中岁涉忧患,始知少年狂。结托渔樵徒,放歌水云乡。

竟烦天子召,玉阶觐清光。持节越江湖,轻舟溯衡湘。

桂岭虽炎蒸,清严惟宪纲。职当厉鹰鹯,下搏豺与狼。

常恐孱懦姿,未能效风霜。岂复念家事,于汝宁暂忘。

愿汝学古人,黾勉耕与桑。田庐倘有托,垂老慰所望。

九日建安开元寺登高得微字韵

明代 蓝智

古木寒溪入翠微,西风九日扣禅扉。金银宫阙生秋草,锦绣山河下夕晖。

陆羽泉荒龙已去,吕蒙祠古鸟空归。诸公且尽登临兴,莫叹尊前往事非。

吴山怀古

明代 蓝智

南渡山川王气消,西风松柏认前朝。紫宸无复千官宴,沧海空馀半夜潮。

龙去蓬莱曾驻辇,凤归寥廓不闻箫。上方楼阁依稀在,暮雨疏钟送寂寥。

江上怀二兄

明代 蓝智

万里驰驱荷圣恩,草堂回首愧诸昆。松楸落日怀新垄,桑苧秋风隔故园。

鸿宝漫传丹灶术,玄经空负子云言。岁寒倘遂归田兴,三径犹堪托子孙。

将泛湖南还乡不遂怅然有作

明代 蓝智

江汉从兹涉,云林阻一辞。家怜骥子小,秋忆雁书迟。

细雨孤舟晚,凉风落叶悲。草堂猿鹤在,千里寄相思。

寄谢王子充翰林

明代 蓝智

漳南佐郡半年馀,万里归乘驷马车。典诰文章黄阁老,渊源道学白云书。

干戈未息呻吟际,礼乐尤观制作初。远愧衡门劳枉驾,自甘放浪狎樵渔。

送野士弘状元扶侍还京

明代 蓝智

曾叩中天虎豹关,遥瞻华盖觐天颜。春风綵笔金銮殿,晓日宫花玉笋班。

兵甲十年为客久,楼船五月侍亲还。明年骢马来南国,肯访茆茨过此山。

蓝智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1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