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居书怀

山居书怀

明代 蓝智

卜宅南村久未成,从来堂构在留情。也知燕贺争先集,应笑鸠居拙自营。

环堵晚晴思傅筑,岩阿春暖候庞耕。临池更凿观书牖,时得摩挲老眼明。

诗人蓝智的古诗

题江山小影屏风

明代 蓝智

幕府青春好,中郎画笔精。水疑沧海阔,山似武夷清。

玉气通玄圃,霞标散赤城。桃源深处入,松籁静中生。

浦绿思捐佩,江清拟濯缨。鸥边分野艇,鹤下辨柴荆。

树色依屏浅,薇香点墨轻。忽看茆屋趣,好听采樵声。

拄笏迎朝爽,钩帘对晚晴。径无豺虎迹,庭有凤凰鸣。

回首蓝田隔,何时草阁成。江湖犹在眼,丘壑正含情。

兵后归西山

明代 蓝智

乱后归茅屋,晨兴步石田。
客愁空日日,春色自年年。
风雨啼莺外,江湖去鸟前。
艰难思故旧,回首意茫然。

答黄彦美总帅

明代 蓝智

壮气横飞隘九州,高材一出便州侯。身婴白刃犹坚壁,家散黄金为报仇。

禹穴秋风探史记,幔亭凉月共仙舟。管宁老去非忘世,白帽飘飘赋远游。

桂林见梅 其三

明代 蓝智

冷蕊疏花自不禁,长松脩竹共萧森。高标迥立风霜表,始见平生铁石心。

小轩得白石玉雪不足喻置之竹泉石间大可人意也因邀云松同赋

明代 蓝智

拾得他山玉一团,光华偏映读书轩。乍惊残雪留花砌,久讶明星浸石盆。

何处琢来秋水骨,半空吹落白云根。诗癯自拟连城价,不共歌牛月夜村。

蓝原道中

明代 蓝智

青山西上是蓝田,野草残花共怆然。春日园林非旧主,夕阳丘陇有新阡。

百年乔木今犹在,先代遗书许共传。欲向空林荐蘋藻,断碑无字卧寒烟。

题温日观蒲萄 其一

明代 蓝智

数藤马乳秋风晚,一架骊珠夜月明。忆作草堂看画日,惠连诗句独先成。

风雨驴上三首 其一

明代 蓝智

风雨南山跨蹇驴,清溪走访野人居。林花未落须沽酒,春水初生好钓鱼。

浮江望淮上

明代 蓝智

万古长江险,秋风短棹经。天连一水白,山入两淮青。

把酒须明月,乘槎岂使星。云霄望不极,鸿鹄正冥冥。

过安庆城怀故元帅余阙廷心

明代 蓝智

石城何巍巍,江水亦沄沄。野鸟悲战场,崩沙馀血痕。

在昔余元帅,仗钺临孤军。两淮独控扼,群盗多崩奔。

由来必争地,极力相并吞。楼船西北来,杀气吹辕门。

烟火万灶列,剑戟如云屯。四邻援既绝,六载功莫论。

仰攻壁垒坚,苦战风尘昏。如何麟凤姿,竟殪豺虎群。

兵摧地为裂,鼓绝天不闻。烟飞睢阳城,星陨五丈原。

至今死忠人,白骨缠草根。身为大国将,名与长江存。

六合已一家,青山犹故坟。悲歌对落日,一吊忠贞魂。

早春寄同志

明代 蓝智

别离凡几日,江海又生春。同是飘零客,都非少壮人。

青灯偏感旧,白发渐添新。归梦南山下,犹疑洽隐沦。

春日忆延平旧游寄严汉村

明代 蓝智

疏雨溪南寺,青春剑外天。维舟思别日,览镜惜流年。

羁旅今何适,微官亦可怜。乾坤一杯酒,出处共茫然。

全州多奇峰叠嶂湘水曲折其下竹林茆舍翛然有桃源之趣

明代 蓝智

万山回合湘江远,玉几金屏对层巘。五老天青白鹤秋,九疑云闇苍梧晚。

山崖如画绕孤城,落叶凉风野寺晴。龙虎倚天腾剑气,凤凰隔水渡箫声。

松林茆屋谁家住,便好携书隐深处。春来绕涧是桃花,渔郎定觅桃源路。

游士壶道院呈周叔亮佥宪

明代 蓝智

偶向武夷寻道士,还如刘阮入士台。渔舟日暮桃花雨,仙馆春深竹叶杯。

千岁丹砂龙虎伏,五云箫管凤凰来。酣歌更挹浮丘伯,并坐中士百尺台。

题涂节妇卷

明代 蓝智

守节艰难日,遗孤抚育时。山河存信誓,风雨护倾危。

遐寿宜重庆,佳名已远知。他年贞淑传,乡国有馀师。

晓行望山上人家

明代 蓝智

荒林居更僻,闇谷路才分。灯影依青嶂,鸡声入白云。

衡门和月掩,流水隔溪闻。傍舍人相语,乘凉已出耘。

寄贾枢密

明代 蓝智

东南独立倚安危,十月山城战胜时。八阵龙蛇随部曲,四郊狐鼠避旌旗。

关中父老留萧相,江左衣冠望汉仪。夜雪早陈平蔡策,天河重赋洗兵诗。

寄题余复婴茅屋

明代 蓝智

嘉遁依岩穴,清斋饭蕨薇。花原随水入,茅屋共云归。

夜鼎芙蓉火,秋山薜荔衣。沙头双白鸟,知尔久忘机。

寄镏典签 其一

明代 蓝智

武夷山水净无尘,数亩林塘卜尘新。溪上浣花逢杜甫,洞中采药忆刘晨。

兰苕翡翠沧波晚,芝草琅玕碧涧春。风雨兼句妨载酒,题诗先寄入山人。

秋日旅感

明代 蓝智

万里秋将尽,三年客未归。寒云愁桂岭,落月梦柴扉。

野迥清猿急,江空白雁稀。邻家响砧杵,岁暮叹无衣。

蓝智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1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