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废井

废井

明代 蓝智

灵源泄阴岑,古甃涵清樾。波涛逗海眼,疏凿当山骨。

阴凝龙蛇气,冷浸鼋鼍窟。馀润滋稻粱,清凉飒毛发。

岂知陵谷移,泉源有壅遏。非无涓滴流,竟为沙泥汨。

莓苔空青青,蛙黾日相聒。辘轳卧枯桐,回首肠内热。

况当朱鸟中,炎风驱旱魃。我圃就焦枯,嘉蔬几生活。

凭轩望云南,神物竟寥阔。安得神禹功,于焉引溟渤。

当令颠崖人,自此无饥渴。

诗人蓝智的古诗

招黄慎之东林宴集

明代 蓝智

松门石径扫苍苔,休日题书报客来。对雨特迂高士驾,看山先具野人杯。

黄花酒熟从教醉,白发诗成不用催。人事寂寥同调少,百年今日笑颜开。

风雨 其一

明代 蓝智

骤雨连旬苦未休,飘风数日又何求。山中茅屋频摇撼,疑是浮家海上舟。

题汪思原耕读轩

明代 蓝智

南山多白云,中有幽人庐。稽古志高尚,治生遂閒居。

晨耕陇上田,夕咏窗间书。筋力岂不疲,性情聊自舒。

嘉苗雨露深,蠹简尘埃馀。耒耜慕伊稷,弦琴诵唐虞。

鸟鸣布谷晚,萤聚下帷初。播殖乃有穫,研覃谅非迂。

三冬编屡绝,卒岁瓶可储。乐哉耦耕人,允矣君子儒。

三月晦日江上作

明代 蓝智

杜鹃声里瘴云低,江上轻寒透敝衣。九十春光今日过,三千客路几时归。

桐花门巷空残雨,燕子楼台又落晖。海内交游俱白发,相思莫遣信音稀。

送京学危提举奉旨代祀文公祠墓加封齐国公

明代 蓝智

圣主崇文礼大贤,儒臣持节过贤泉。太公旧履山河在,宣父遗经日月悬。

玉瓒晓分仙掌露,石门晴散御炉烟。清朝盛典于今见,勒石名山颂万年。

平南江上

明代 蓝智

春江移棹稳,洲渚共萦回。花送微风过,鸥冲细雨来。

远山诗思入,高枕客怀开。欲把鱼竿去,长年坐石苔。

送卢宪副持节海南

明代 蓝智

三年独爱山居好,万里今传使节来。南极风霜清岭海,中天日月照蓬莱。

州连铜柱山多瘴,水接朱崖地有雷。从此遐荒重裳衮,文星早晚近三台。

暮春怀李孟和

明代 蓝智

春雨霏霏映茅屋,空庭无人芳草绿。相思何故不成眠,一夜南风笋成竹。

寄余员外从善

明代 蓝智

袅袅秋风江水波,碧云千里奈愁何。空山落叶黄昏雨,深谷幽人白石歌。

举目渐惊豪杰少,论心偏恨别离多。官船不得闽清便,采采金花满涧阿。

分巡柳庆出城别宪司诸公

明代 蓝智

芳草古城东,飞花映酒红。千峰初过雨,五岭自生风。

雕鹗云霄迥,豺狼道路通。独惭风纪重,勋业赖群公。

题茅山道士张伯雨诗卷

明代 蓝智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答仲祥见贻之作

明代 蓝智

平生识君殊恨晚,老去才名谁晚过。窗前柿叶书汉隶,江上竹枝闻楚歌。

渔舟细雨白鸥静,药圃暖云瑶草多。尊酒相逢又相别,山青水碧奈愁何。

封阳驿

明代 蓝智

官船早发渡头沙,回首东风日沙斜。千里云山横桂岭,一江春水涨桃花。

荒村鸡犬临欹岸,细雨凫鹥傍钓楂。南望苍梧烟树晚,凤韶何处吊重华。

江上怀二兄

明代 蓝智

万里驰驱荷圣恩,草堂回首愧诸昆。松楸落日怀新垄,桑苧秋风隔故园。

鸿宝漫传丹灶术,玄经空负子云言。岁寒倘遂归田兴,三径犹堪托子孙。

题道旁树

明代 蓝智

空山摇落尽,见尔岁寒心。节共风霜古,根疑雨露深。

支离终玩世,萧瑟自成阴。有分廿樗散,无劳问陆沉。

又宿瑞岩寺

明代 蓝智

又宿东山寺,前游四十年。风尘凡几变,衣钵已三传。

竹径消残雪,松门隐暮烟。虎溪送客处,尚忆远公禅。

赠黄道士

明代 蓝智

嗜酒年应长,餐霞术更微。青山司马隐,白石牧羊归。

鹤梦游三岛,禅关转一机。人间未可往,沧海正尘飞。

为衡阳周宰作

明代 蓝智

春草含碧滋,罗生满幽砌。造化无停机,雨露有生意。

卓哉濂溪翁,精颐探彖系。老屋如扬雄,四壁蓬蒿翳。

人来或笑之,乃翁有佳致。弦歌自閒暇,风月共光霁。

令德重前修,家声垂后裔。三年宰衡阳,邑小称善治。

方期剪荆杞,有志植兰蕙。户庭日幽深,闾里无凋敝。

燕堂春风中,玩此图书秘。乃知方寸间,自有一天地。

题诗对湘江,目洗衡山翠。

迁江道中

明代 蓝智

渺渺川云白,萧萧木叶黄。羸骖秋日短,倦鸟暮天长。

不学疏儒术,无才愧宪纲。清风肃蛮徼,千古想虞唐。

晚立怀友

明代 蓝智

野旷行人绝,林空坠叶闻。
客愁当落日,诗思入寒云。
草暗防蛇毒,山昏过虎群。
梅花万里道,岁晚正思君。
蓝智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19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