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智
松门石径扫苍苔,休日题书报客来。对雨特迂高士驾,看山先具野人杯。
黄花酒熟从教醉,白发诗成不用催。人事寂寥同调少,百年今日笑颜开。
旅邸偶成
今日雨晴双燕归,野桥茅屋又斜晖。便须买酒酹春色,莫放桃花树树飞。
山中时景四首 其三
强与登高行路难,溪桥危坐对秋山。白云红树添诗兴,月上长空忘却还。
兵后窥小园
已无篱落护莓苔,时有邻人共往来。桑柘总因斤斧废,菊花空对草堂开。
云横关塞馀兵气,水落城池尽劫灰。况是荒郊多白骨,天阴鬼哭转堪哀。
吴山怀古
南渡山川王气消,西风松柏认前朝。紫宸无复千官宴,沧海空馀半夜潮。
龙去蓬莱曾驻辇,凤归寥廓不闻箫。上方楼阁依稀在,暮雨疏钟送寂寥。
九日建安开元寺登高得微字韵
古木寒溪入翠微,西风九日扣禅扉。金银宫阙生秋草,锦绣山河下夕晖。
陆羽泉荒龙已去,吕蒙祠古鸟空归。诸公且尽登临兴,莫叹尊前往事非。
小轩得白石玉雪不足喻置之竹泉石间大可人意也因邀云松同赋
拾得他山玉一团,光华偏映读书轩。乍惊残雪留花砌,久讶明星浸石盆。
何处琢来秋水骨,半空吹落白云根。诗癯自拟连城价,不共歌牛月夜村。
答黄彦美总帅
壮气横飞隘九州,高材一出便州侯。身婴白刃犹坚壁,家散黄金为报仇。
禹穴秋风探史记,幔亭凉月共仙舟。管宁老去非忘世,白帽飘飘赋远游。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
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
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
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木含清芬,山川耀潜德。
悠悠人世远,悄悄王事迫。鼓枻下中流,江清月华白。
梧州归至龙门驿寄诸同志
江转龙门一擢轻,归心不为杜轻声。斜风细雨催离别,剩水残山管送迎。
但使百蛮称镇静,久知四海望澄清。碧云日暮苍梧远,不尽怀人渺渺情。
寄贾枢密
东南独立倚安危,十月山城战胜时。八阵龙蛇随部曲,四郊狐鼠避旌旗。
关中父老留萧相,江左衣冠望汉仪。夜雪早陈平蔡策,天河重赋洗兵诗。
蜀江雨霁图
瞿唐雨霁起春澜,空翠楼台杳蔼间。万里桥西花似锦,暮云依旧隔巫山。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二
适世谁知隐者庐,闭门自译化人书。勤修真观宗天竺,倦送才名入石渠。
同郡每询为况好,昨朝传得讣音初。衰容未悟无生理,霜木晨星百感馀。
七月二十八夜同巢翁石父燕集玄都道院中是日雷雨昼晦既夕星月烂然 ...
偶与高人宴武夷,天空山水漾晴辉。金盘晓露葡萄酒,玉女秋风薜荔衣。
雷起石堂龙未蛰,月生沧海鹤初归。瑶台自有长生箓,莫叹尊前往事非。
游士壶道院呈周叔亮佥宪
偶向武夷寻道士,还如刘阮入士台。渔舟日暮桃花雨,仙馆春深竹叶杯。
千岁丹砂龙虎伏,五云箫管凤凰来。酣歌更挹浮丘伯,并坐中士百尺台。
题茅山道士张伯雨诗卷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戏题临贺公馆双柏
空庭老树并苍苍,密叶曾经使者霜。南国久无王化及,好留春色比甘棠。
忆鹅湖寺
鹫岭开兰若,鹅湖接稻田。松风生静昼,花雨遍诸天。
坏壁馀唐刻,孤亭表宋贤。疏钟灯影里,犹想上方眠。
桂林病中作
卧病十日不出门,落叶萧索如荒村。僮倦昼眠芳树下,马饥时啮秋蔬根。
每愁地偏药饵少,更畏雨多井水浑。桂林南洞有丹诀,杖策拟从方士论。
送野士弘状元扶侍还京
曾叩中天虎豹关,遥瞻华盖觐天颜。春风綵笔金銮殿,晓日宫花玉笋班。
兵甲十年为客久,楼船五月侍亲还。明年骢马来南国,肯访茆茨过此山。
山中时景四首
独钓寒江雪满蓑,数峰相映玉嵯峨。闭门谁念山中客,自比袁安懒更多。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199篇诗文
过云洞岭宿暮村田家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 其三
恭城县 其一
题汪思原耕读轩
送别赵子将
龚士显招饮云有归意偶成一律寄谢并呈庭实掾史
到梧州知子启佥事已先上平乐寄此
待诏奉天门下
樵隐诗赠李则文
答仲祥见贻之作
题道旁树
时事 其八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 其二
寄镏典签 其二
封阳驿
山中时景四首 其一
宿严滩作
夜老
题温日观蒲萄 其一
秋日旅感
桂林官舍奉寄云壑山人
寄铅山詹九夫二首 其一
题苍雪轩
暮春怀李孟和
风雨 其一
桂林见梅 其二
送京学危提举奉旨代祀文公祠墓加封齐国公
阳朔江上
江上别故人
题江山小影屏风
题秋江云树图 其一
时事 其五
宿橘山田家怀蒋先生
宿贺州黄家洞瑞岩寺
寄李谨之
时事 其九
江上夜作
寄余员外从善
八月十三日早上御奉天门选注儒士是日膺广西之命
正月二日答诸公见赠之作
题云谷读书图
湘阴舜妃庙
寄题余复婴茅屋
山居书怀
赠张尚书四十韵
游天壶道院呈周叔亮佥宪
入庆远江上
题道山初
乙巳春日寄吕海月宣慰董天麒二帅
平乐道中
挽卢使君
寄刘仲祥山长
寄镏典签 其一
暮春奉怀李葛二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