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苍雪轩

题苍雪轩

明代 蓝智

脩竹生夜凉,华轩淡秋色。露华洗苍翠,冰影含清白。

恍然天地空,似与琼楼通。群仙列翠葆,六花散天风。

爽气集庭皋,寒声动林杪。龙吟瑶水暮,凤舞霜台晓。

点点苍梧云,萧萧嶰谷春。聊歌郢中曲,赠尔淇澳人。

诗人蓝智的古诗

次袁县丞述怀

明代 蓝智

勇退非无志,閒居况有缘。哦松初到日,种菊是归年。

脱网鱼沉海,开笼鹤上天。桐江知隐处,绕屋紫芝田。

戏题临贺公馆双柏

明代 蓝智

空庭老树并苍苍,密叶曾经使者霜。南国久无王化及,好留春色比甘棠。

恭城县 其一

明代 蓝智

十室黄茅屋,千峰红叶村。喧厖蛮俗异,质朴古风存。

鸡犬连猺洞,牛羊到县门。残年历荒徼,遥布圣明恩。

题温日观蒲萄 其二

明代 蓝智

开士名流温日观,最能泼墨作蒲萄。君家此本何年物,仿佛前人笔格高。

题道山亭

明代 蓝智

江国凉风白雁初,道山秋色野亭虚。天连海水蓬莱近,霜落汀洲橘柚疏。

北望每怀王粲赋,南游空上贾生书。四郊但愿休戎马,独客何妨老钓鱼。

樵隐诗赠李则文

明代 蓝智

青城有樵者,自谓葛天民。朝辞谓组流,暮与猿鹤亲。

白云满南山,荷锄荒涧滨。忆昔承明庐,吐词成经纶。

文今班扬亚,笔古钟蔡邻。众壑自崩奔,泰山郁嶙峋。

归来衡门下,抗志巢许伦。至今大江西,清风馀隐沦。

永怀哲人远,喜识佳句新。兵革尚充斥,江湖飞战尘。

看君磊落姿,非是蓬蒿人。如何山谷间,日晏行负薪。

吾观丰城剑,光射牛斗津。况子富文采,挥洒如有神。

皇华使者车,经略南海垠。苗公司马官,跋涉王事勤。

出镇山县小,气夺戎马群。甚哀疮痍久,复睹赋敛均。

擢子参赞间,歘然志意伸。秋风动江汉,杀气吹瓯闽。

主将疲奔命,幽人滞荆榛。鼓枻武夷溪,荒林霜霰频。

石崖畏侧足,云山岂容身。我本渔樵徒,世乱甘贱贫。

岂无畎亩忧,天高难具陈。子今远行迈,道途多苦辛。

凤凰高其翔,豺虎未易驯。赠尔伐木章,归哉问松筠。

迁江道中

明代 蓝智

渺渺川云白,萧萧木叶黄。羸骖秋日短,倦鸟暮天长。

不学疏儒术,无才愧宪纲。清风肃蛮徼,千古想虞唐。

八月十三日早上御奉天门选注儒士是日膺广西之命

明代 蓝智

金门诏下选英髦,侧席深知圣主劳。奎壁图书云汉近,蓬莱宫殿日华高。

黄麻晓露濡宸翰,玉节秋风照海涛。自顾草茅承圣泽,愧无赋颂拟王褒。

赠镏彦炳典签从军南剑

明代 蓝智

二月山城逢故人,野亭杯酒共情亲。江湖戎马艰难日,风雨啼莺寂寞春。

照夜藜光浮蠹简,冲星剑气动龙津。坐陪元帅清南海,应有新诗寄隐沦。

入庆远江上

明代 蓝智

荒林延暝色,积雨带秋阴。白水浮江阔,黄茅入峡深。

老思千里骥,清羡九皋禽。厚禄知无补,迟回愧此心。

风雨 其一

明代 蓝智

骤雨连旬苦未休,飘风数日又何求。山中茅屋频摇撼,疑是浮家海上舟。

寄程伯莱教授

明代 蓝智

广文家在大江东,官冷时时叹转蓬。读易夜分松寺月,鸣琴春度杏坛风。

久知杜甫诗徒苦,应笑扬雄赋未工。翰墨交游今绝少,一生襟抱几人同。

题温日观蒲萄 其一

明代 蓝智

数藤马乳秋风晚,一架骊珠夜月明。忆作草堂看画日,惠连诗句独先成。

暮春怀李孟和

明代 蓝智

春雨霏霏映茅屋,空庭无人芳草绿。相思何故不成眠,一夜南风笋成竹。

到梧州知子启佥事已先上平乐寄此

明代 蓝智

吹笙曾约共蓬壶,兴尽山阴返壶孤。夜月自怜乌绕树,朝阳空想凤鸣梧。

虹光图画应难见,河汉星楂未易呼。迟日清江牵百丈,绿樽虽好不同酤。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一

明代 蓝智

儒者推宗墨者师,何论削发与披缁。词场星斗声名远,心印虚空慧定随。

已见藜床安坐逝,长怀莲社失前期。生刍拟向门人哭,大笔谁书有道碑。

送卢宪副持节海南

明代 蓝智

三年独爱山居好,万里今传使节来。南极风霜清岭海,中天日月照蓬莱。

州连铜柱山多瘴,水接朱崖地有雷。从此遐荒重裳衮,文星早晚近三台。

挽黄存斋先生

明代 蓝智

不识樵川路,空闻处士名。文宗周大雅,道重鲁诸生。

国待徵遗逸,人皆敬老成。秋风歌楚些,西北暮云横。

兵后窥小园

明代 蓝智

已无篱落护莓苔,时有邻人共往来。桑柘总因斤斧废,菊花空对草堂开。

云横关塞馀兵气,水落城池尽劫灰。况是荒郊多白骨,天阴鬼哭转堪哀。

柳城县

明代 蓝智

青山入县庭,小邑但荒城。
竹覆茅茨冷,江匋石壁清。
草虫当户坠,水鸟上阶行。
问俗知无事,松风一舸轻。
蓝智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1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