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张九龄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感遇十二首 其三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以咏其事
当涂界寄裴宣州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溪行寄王震
使还湘水
赠澧阳韦明府
晨出郡舍林下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巡按自漓水南行
九度仙楼
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谁跨海上鹏?压作参差羽。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掀翻煮石云,大块将天补。
渣滓至今在,县瓴分注乳。磊落掷遐荒,龃龉不合土。
忙惊日月过,晃漾空中舞。裒益问巨灵,谽谺碍臂武。
塞罅制逆流,努力迹骈拇。神禹四载仆,九年梗作雨。
纡回杀拗区,澎湃乱飞鼓。漫下祖龙鞭,六丁擭舟府。
漫发熊绎矢,非石又非虎。数狭不能制,伊谁可再侮。
曾把蓬莱轮,难将此物赌。罗浮亦可移,此物不可取。
肋斗出盘山,粗能踞地主。芝田第九层,最上蕙生圃。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187篇诗文
商洛山行怀古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在郡秋怀二首
登襄阳岘山
杂诗五首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登临沮楼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与弟游家园
叙怀二首
彭蠡湖上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将发还乡示诸弟
别乡人南还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感遇十二首·其四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自彭蠡湖初入江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南还湘水言怀
送杨道士往天台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耒阳溪夜行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
临泛东湖(时任洪州)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官僚乡国亲故(后缺)
登古阳云台
感遇十二首 其九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归燕诗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其三
三月三日登龙山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
酬王六寒朝见诒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题画山水障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高斋闲望言怀
九月九日登龙山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使至广州
感遇·江南有丹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