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古阳云台

登古阳云台

唐代 张九龄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诗人张九龄的古诗

九度仙楼

唐代 张九龄

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谁跨海上鹏?压作参差羽。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掀翻煮石云,大块将天补。

渣滓至今在,县瓴分注乳。磊落掷遐荒,龃龉不合土。

忙惊日月过,晃漾空中舞。裒益问巨灵,谽谺碍臂武。

塞罅制逆流,努力迹骈拇。神禹四载仆,九年梗作雨。

纡回杀拗区,澎湃乱飞鼓。漫下祖龙鞭,六丁擭舟府。

漫发熊绎矢,非石又非虎。数狭不能制,伊谁可再侮。

曾把蓬莱轮,难将此物赌。罗浮亦可移,此物不可取。

肋斗出盘山,粗能踞地主。芝田第九层,最上蕙生圃。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唐代 张九龄

芳月尽离居,幽怀重起予。虽言春事晚,尚想物华初。
迟日皦方照,高斋澹复虚。笋成林向密,花落树应疏。
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暄妍不相待,含叹欲焉如。

感遇十二首 其九

唐代 张九龄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唐代 张九龄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唐代 张九龄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唐代 张九龄

山祗亦望幸,云雨见灵心。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边临。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唐代 张九龄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唐代 张九龄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江上遇疾风

唐代 张九龄

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白昼晦如夕,洪涛声若雷。
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鳃。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
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

唐代 张九龄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感遇十二首 其三

唐代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唐代 张九龄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唐代 张九龄

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因命仆继作

唐代 张九龄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今来重馀论,怀此更终朝。

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晨出郡舍林下

唐代 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唐代 张九龄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戒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托。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唐代 张九龄

眷言感忠义,何有间山川。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
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 张九龄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奉和圣制喜雨

唐代 张九龄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
惟德之馨。谁云天远,以诚必至。太清无云,羲和顿辔。
于斯烝人,瞻彼非觊。阴冥倏忽,沛泽咸洎。何以致之。
我后之感。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黄龙勿来,鸣鸟不思。人和年丰,皇心则怡。岂与周宣,
云汉徒诗。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187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