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花百咏 其八十五 久大

梅花百咏 其八十五 久大

明代 李江

人生德业有如兹,易简工夫两不亏。清梦几回皆自觉,香风一段向谁吹。

须知博厚高明处,便是日新富有时。地位休嫌卑且小,春风桃李各扬眉。

诗人李江的古诗

东王公哀十首 其九

明代 李江

丹邱日月景长明,却恨人间了明生。荀爽有言难再得,周庄何处动歌声。

失鸾镜里秋风薄,舞蝶花前晓梦惊。果有天堂当荐汝,丹邱日月景长明。

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四十七 立秋日

明代 李江

火云馀焰尚烧空,乍起初秋一阵风。十里芰荷香欲断,眼前黄菊满篱中。

月哀十首 其五

明代 李江

綵云天远雁声残,望断音书归残安。垂白七旬甘旨缺,孩提三岁锦绷单。

绩麻夜点松灯坐,捣药风生砧杵寒。只计前程在燕地,綵云天远雁声残。

西王母哀十首 其一

明代 李江

瑶池月落暗西天,风满西天泪满前。王母楼前花失影,麻姑洞远夜如年。

云飞杳霭长生景,月朗逍遥不老仙。千古相思在何处,瑶池月落暗西天。

梅花百咏 其七十五 一本

明代 李江

恁地冰清入骨寒,一枝一影覆栏杆。万殊多在眼中见,一本还从心上看。

布摆英华知有自,蕴藏风味太无端。何人刚被花留着,绕树千回咏未阑。

西王母哀十首 其七

明代 李江

湘灵漂荡不归来,风急云飞孰可催。梅熟及时今已梦,桃天宜室转成哀。

凤凰枝上栖应稳,孔雀屏中望几回。九土又深天又远,湘灵漂荡不归来。

凤哀十首 其八

明代 李江

玉潭秋水静波澜,秋影潭心天地闲。玉女峰头云杳杳,银河桥下水潺潺。

人间莫道无贤妇,世上堪怜有鬼关。子母恩深深未了,玉潭秋水静波澜。

梅花百咏 其五十一 丰度不凡

明代 李江

闲情雅淡出寻常,半捲疏帘入常廊。冻合冰池悬素影,光摇溪水卸寒妆。

浅斟酒盏深如海,轻擘诗囊月满床。景绝味殊人又老,萧然谁肯问行藏。

凤哀十首 其二

明代 李江

蝶梦迷春自怨春,花前何处觅精神。七弦指下清音断,一纸缄中紫墨新。

茶灶未消今日火,糟糠不见旧时人。衾寒枕冷西窗下,蝶梦迷春自怨春。

风哀十首 其九

明代 李江

古木秋声入梦中,空山琴瑟夜中风。糟糠麻枲宜相老,针线衣裳不斗工。

云鹤心伤燕水北,雾猿肠断粤山东。愁来不觉凄凉处,古木秋声入梦中。

梅花百咏 其六十一 痕影

明代 李江

久与神仙共一家,神仙家法似梅花。樽前月下飞琼侍,浅水黄昏处士嗟。

酒兴几回凭笑语,诗情厌却道横斜。冷香飞落珠帘外,羞把疏枝半面遮。

贺人得子

明代 李江

万事称心一不忧,诗书欣喜为吟搜。熊罴夙愿应如梦,姜酒春斟不计筹。

赵氏箕裘京日月,丽山风土应公侯。年少爱尔登科早,莫学挨来我度秋。

梅花百咏 其八十九 动荡

明代 李江

大造无私假尔形,风流雅淡一耆英。影浮浅水山容瘦,香落芳樽酒晕轻。

石径路寒堪跨马,柴门春早却来莺。一团意思谁参破,动荡春风满袖生。

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四十二 晚楼閒望

明代 李江

山外山光接水光,楼前楼下野花香。眼前不带斜阳景,只爱清风别样凉。

梅花百咏 其十八 真

明代 李江

传此天真本自谁,令人真个动神思。品题雪月归康节,点画乾坤见伏羲。

内外兼该皆一理,始终诚实更何疑。些儿样子好光景,五百年来老眼迟。

梅花百咏 其八十一 风致

明代 李江

眼前随处好山川,不但黄昏浅水边。当午帘垂閒砌远,无风花落短篱偏。

东游西泛皆吾境,古往今来只此天。欲识个中风韵异,须看溥博又渊泉。

东王公哀十首 其五

明代 李江

太耀灵光似晔征,人亡愁尽似无情。虽云夸父能追影,却恐麻姑亦虚生。

比翼已惊成梦古,闻猿空抱断肠声。看来只有天无尽,太耀灵光似晔征。

九日过龙泉寺

明代 李江

百岁几今日,循溪来上方。水流山影活,风过叶声凉。

晚果经霜赤,秋瓜卧地黄。道人知爱菊,篱畔未全荒。

凤哀十首 其十

明代 李江

鸠啼春暮雨晴时,月下声中听自悲。结发只应成好合,断弦今已误佳期。

女工针指宁甘拙,妇道操持颇有宜。安得今朝不相忆,鸠啼春暮雨晴时。

木哀十首 其七

明代 李江

雨滴孤桐夜半时,秋风叶落恨时时。心藏金井一泓水,性托瑶琴三尺丝。

彩凤高枝痕带泪,峄阳寒谷路空悲。睡来不着惊残梦,雨滴孤桐夜半时。

李江

李江

李江,字朝宗,号亦山。开平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举人。任广西梧州推官,以文章忤当道,罢归。有《亦山先生遗稿》四卷。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一八、民国《开平县志》卷三二有传。李江诗,以李文约藏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亦山先生遗稿》为底本。► 19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