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集古 赠别

集古 赠别

金朝 李俊民

绿柳才黄半未匀,灞桥攀折一何频。

相逢且莫推辞酒,明日忽为千里人。

诗人李俊民的古诗

集古 其二 惜花

金朝 李俊民

绣轭香鞯夜不归,看花只恐看来迟。今朝几许风吹落,多在青苔少在枝。

和史邦直桥上韵

金朝 李俊民

规模杜预见成功,横截长流跨彩虹。亭长莫邀来往客,须防中有夺牛公。

集古 悲故宫人

金朝 李俊民

云惨烟愁苑路斜,宫莺衔出上阳花。朱铅滴尽无心语,生死深恩不到家。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三 习家池

金朝 李俊民

日日山公载酒过,醒时常少醉时多。儿童拍手阑街笑,惊破沧浪一曲歌。

和秦彦容韵 其四

金朝 李俊民

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烹羹。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

和河上修桥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日日相陪杖屦游,往来林下亦游流。云閒隐隐堆螺髻,雨后鳞鳞涨鸭头。

休恨临津经始晚,且看利涉落成秋。寻常公事闲中了,诗债如何尚不酬。

锦堂四咏 其四 冬岭秀孤松

金朝 李俊民

凛凛苍髯晚节孤,雪中倾盖若旁无。一经元亮盘桓后,气压秦时五大夫。

集古 其一 惜花

金朝 李俊民

花树流莺日过迟,少年争惜最红枝。

何人尽得天生态,为报东风且莫吹。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五 仙

金朝 李俊民

千载辽东鹤,双飞叶县凫。应怜尘世里,无地著臞儒。

游碧落

金朝 李俊民

浮云翳炎景,长夏惬幽事。相陪林下友,共造金碧地。

清流漱寒玉,老树耸苍翠。何人开山祖,妙处发天秘。

悠悠岁月深,剥落磨崖字。遨头兴不浅,有酒留客醉。

幽鸟背人飞,不惯闻鼓吹。抵暮出山门,溪风送归骑。

周昉内人图 其六 弹琴

金朝 李俊民

休言三尺是枯桐,大抵声音与政通。曾得王君意中事,便从弦上和薰风。

赠出家张翔卿

金朝 李俊民

大袖斜襟粗布袍,髻丫撑似弥明高。滑稽自谓世可玩,清净不守形徒劳。

百年光景已强半,容易便把青春抛。欲向蓬壶寻福地,柰何龙伯钓后负山无海鳌。

欲驾天风朝帝阙,柰何巫阳去后九虎守关牢。养生未获一溉力,那忍遽绝平生交。

但令造物哀正直,岂肯屈曲从仙巢。留侯学道欲轻举,尚且强食扶金刀。

安期当年本策士,意气直谒扛鼎豪。平地作仙亦不恶,或恐上界官府名难逃。

君不见醉吟居士不归海上山,又不见昌黎先生屈曲自世閒。

况非出尘风骨羽化难,夜叉白日守天关。黄庭正恐坐误读,铁锁纵垂那可攀。

我笑学仙王屋著道冠,只待河南李侯脱去然后还。

子荣过家上冢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名遂功成不肯闲,故乡曾见几人还。百年扶杖华颠老,争看钱家锦绣山。

和子搢九日谩兴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此身到处贾胡留,细雨斜风冷淡秋。佳节又从愁里过,故乡不似旧时游。

试拈红叶题诗句,强摘黄花泛酒瓯。落帽龙山几人在,云沉鸟没恨悠悠。

侄谦甫巩县寄鱼

金朝 李俊民

掣三牵两得沈腥,顾我庖厨远未能。几度敲针无处钓,一朝醒酒不须冰。

居官止合如羊续,命驾何须学季鹰。当念家风本寒素,莫从今后爇馋灯。

和筹堂送迎偶得 其四

金朝 李俊民

诗愁谁道酒能宽,得句多于饭颗山。莫使移文诮长往,工夫那取片时闲。

和筹堂送别韵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山城望断首重回,犹劝春风马上杯。有似卫轩当日鹤,羽毛养就却归来。

辽漆水郡王降虎

金朝 李俊民

秋风渐高秋草衰,空山校猎千骑围。突然有物势□猛,万里侯相食肉肥。

横行妥尾不畏逐,挟□似有百步威。当时扈从懦于鼠,虽欲下车人其非。

将军一奋跃身出,气雄志勇捷若飞。攘臂搏虎虎负去,须臾□皮擒虎归。

北方锐儿皆好武,无愧疋马及短衣。声名赫赫耀前古,却笑冯妇胆力微。

胙田命氏报恩异,至今漆水生光辉。君不见射石李广一箭亦可喜,死不封侯知者希。

承二公宠和复用元韵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有客衡从说蓺麻,要教身后见西华。若为养得能言鸭,未解除他引睡蛇。

归去稍知闲气味,荒唐犹种老生涯。眼前浮世凭谁问,独倚东风看落花。

点绛唇 锦堂寿日

金朝 李俊民

马上功名,射雕谁似将军手。一朝肘后。金印悬如斗。

锦绣山川,何似人长久。闲中友。为君添寿。共劝忘怀酒。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5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