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锦堂四景图 其一 春水满四泽

锦堂四景图 其一 春水满四泽

金朝 李俊民

淼淼舒如罗带,鳞鳞皱似縠纹。谁道卧龙不起,须臾变化风云。

诗人李俊民的古诗

太平泉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水边堪赋濯缨歌,来往游人分外多。为问太平何处是,等闲不识起风波。

半丈红

金朝 李俊民

艳冷香清是就中,等闲不肯媚春风。东君也恨无颜色,染出枝头点点红。

止姚亚之刲羊

金朝 李俊民

养生之鞭,陇种之苗。欲鲁去朔,在齐闻韶。咄嗟老饕,腹如瓠枵。

踏破菜园,合吃藤条。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四 梦

金朝 李俊民

物外日月忙,人閒忧患长。休谈梦中梦,万古一黄粱。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五 尹氏一门四阙

金朝 李俊民

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集古 悲故宫人

金朝 李俊民

云惨烟愁苑路斜,宫莺衔出上阳花。朱铅滴尽无心语,生死深恩不到家。

集古 代送别

金朝 李俊民

陇上流泉陇下分,目随征雁过寒云。人生适意无南北,莫向阳台梦使君。

和荅董用之

金朝 李俊民

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衣啼。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

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

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

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

集古 送客之荆南

金朝 李俊民

千山红树万山云,山鸟江枫得雨新。我自飘零是羁旅,不堪仍送故乡人。

襄阳咏史 其四十 堕泪碑

金朝 李俊民

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跋背面弥勒

金朝 李俊民

万水千山特特来,谩劳皮袋走尘埃。横担柱杖明州去,世上谁能唤得回。

枯松

金朝 李俊民

为嫌红紫污家风,故向春来学种松。祗恐等闲儿女辈,辄将斤斧损髯龙。

大颠图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一夕投荒万里行,增光日月更谁能。相逢尽说空门话,多少人閒有发僧。

平水八咏 其四 锦滩落花

金朝 李俊民

春风桃叶复桃根,相妒封姨似少恩。无限乱红随水去,人閒何处觅仙源。

集古 塞上

金朝 李俊民

古沟芳草起寒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万里江山今不闭,死生同恨旧将军。

母师圣醉归夜溺伊河抱桥柱而死

金朝 李俊民

日日贪杯醉不醒,待将风味学刘伶。可怜王子龛前水,夜半寒光落酒星。

集古 寒食夜雨

金朝 李俊民

风景依稀似去年,鸟啼花发柳含烟。

夜深斜搭鞦韆索,独向檐床看雨眠。

谒金门 河南府同知高诚之寿

金朝 李俊民

风渐力。水剪飞花狼籍。鼎沸笙歌催举白。玉堂金马客。

欢动周人颂德。唤起洛阳春色。况值日南天道北。老人星拱极。

沁园十二咏 其七 屏俗庵

金朝 李俊民

世上无人可立谈,眼前只有此君堪。当年借得谁家宅,疑是今来屏俗庵。

碧落四景 其一 横峰卧云

金朝 李俊民

蛰龙起后愿相从,便有人閒润物功。一片青山是归处,无心更逐渡溪风。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5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