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李俊民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
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蚁战图 其二
胶胶扰扰战争多,岁月循环得几何。树下老人观物化,梦魂应不到南柯。
毛晋卿肖山堂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
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
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
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
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平水八咏 其一 陶唐春色
松柏森森护帝宫,至今和气在河东。诗人不尽当时事,八景图中见国风。
周昉内人图 其三 倦绣
心情犹在未收时,却顾花閒影渐移。不道春来添几线,日长只与睡相宜。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八 菊
色笑秋光淡,香嫌酒力悭。东篱在何处,客里见南山。
跋背面弥勒
万水千山特特来,谩劳皮袋走尘埃。横担柱杖明州去,世上谁能唤得回。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三 牧
蓑底因缘曲,腰閒觳觫鞭。月明归去晚,想见葛洪川。
元夜与泰禅洛阳观灯
行歌声里落梅风,烁烁华灯万盏红。何似吾师方寸地,一轮明月小参中。
和平太行路韵 其四
自古太行天下险,纵令禹凿不能平。寻常著脚无安处,何况羊肠路上行。
和张文玘 其三
书生幢下布衣多,尽是嘲风咏月家。若使乌台不弹后,看看欲载十牛车。
和河上修桥 其二
日日相陪杖屦游,往来林下亦游流。云閒隐隐堆螺髻,雨后鳞鳞涨鸭头。
休恨临津经始晚,且看利涉落成秋。寻常公事闲中了,诗债如何尚不酬。
襄阳咏史 其二十九 善谑驿
皆因盂酒与豚蹄,致使他乡笑滑稽。无限驿亭来往客,独言齐赘不归齐。
和子荣悼恒山韵 其二
消尽群阳道长阴,将军何患敌难擒。唐家外望归藩镇,汉室中兴仰羽林。
忽堕曹吴分鼎计,方知胡越济舟心。依然锦绣山川在,一旦浮云变古今。
许道真醉吟图
断蓬踪迹寄天涯,老去情钟恋物华。回首锦江春寂寞,一杯愁里赋梨花。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九 梅
未报江南信,先开雪里村。要看花上月,立马待黄昏。
灵照女
留下一重公案,有女谁似庞家。不试提蓝手段,若为点破丹霞。
集古 有别
长对春风裛泪痕,殷红马上石榴裙。
无端更唱关山曲,哀怨教人不忍闻。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六 鹤
去家丁令威,化身徐佐卿。不恋乘轩宠,九皋堪一鸣。
和荅董用之
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衣啼。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
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
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
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九 渔
一声歌欸乃,万顷国烟波。鳌蟹中间醉,蓑衣拜浪婆。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530篇诗文
平水八咏 其八 西蓝夜雨
沁园十二咏 其十 桃园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四
三害图 其二
和秦彦容韵 其四
子荣过家上冢 其二
襄阳咏史 其三十二 抱玉岩
集古 自遣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七 医
答筹堂见招 其三
集古 惜春
襄阳咏史 其四 樊城
戏北台孙讲师仲远
沁园十二咏 其六 江源亭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六 禅
侄谦甫任长安回 其二
筹堂寻梅
和东庵孔安道韵 其一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三 别
郭显道美人图
襄阳咏史 其十四 鹿门山
熊白
襄阳咏史 其十九 庞公祠
集古 暮春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四 棋
半丈红
集古 其一 恨别
和李唐杰韵 其二
锦堂四咏 其一 春水满四泽
八日登山同谒吴王祠
谒秦吴二王庙 其二
集古 早行
资圣寺壁
集古 其三 老将
老杜醉归图 其一
碧落四景 其四 枯松挂月
谒金门 赠教授李勉之
集古 其一 老将
掷笔台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襄阳咏史 其四十 堕泪碑
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二 夫人城
集古 寒食席次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五 仙
客中寒食
和筹堂途中即事 其三
宽张文玘
集古 醉眠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八 汉阴台
戏高广之
碧落四景 其一 横峰卧云
锦堂碧落寿席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三 贫
慈氏阁
竹如意 其一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五 歌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七 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