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七 傲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七 傲

金朝 李俊民

王公轻以道,富贵骄以志。我见高尚人,盖有高尚事。

诗人李俊民的古诗

答筹堂见招 其三

金朝 李俊民

俯仰随人亦自欺,精神无复似当时。年来世事俱尝遍,只有闲中味不知。

庙学落成

金朝 李俊民

斯文天末器,吾道有时厄。方嗟凤兮衰,遽叹麟也获。

继遭秦焚书,又被鲁坏宅。迩来天下事,多自马上得。

不修下车礼,不献在泮馘。不授羽林经,不讲博士席。

旁若没字碑,肯见一逢掖。偶因长乐老,尽挟兔园册。

及见中选人,始知为学益。学者如牛毛,自古数濩泽。

连年取青紫,易于地芥拾。争将逸驾攀,遂向塞路辟。

挥之无倚门,从者皆入室。肃肃俎豆风,洋洋弦歌邑。

几时复论秀,四海望偃伯。术能向者谁,世无秋风客。

集古 其二 恨别

金朝 李俊民

君问归期未有期,迩来中酒起常迟。山长水远无消息,指点庭花又过时。

张翔卿出家

金朝 李俊民

绛帕蒙头读道书,孙郎见后肯容无。休将侥倖乖名教,天上臞仙即是儒。

和李唐杰韵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翰墨场中第一人,而今委翅在鸡群。纵横诗律凌徐庾,浩污词源媲典坟。

兵气横流存此老,天心未欲器斯文。年来草就归田赋,啸傲南山卧白云。

谒金门 其十一 忆梅

金朝 李俊民

多少恨。不见旧时风韵。浪蕊浮花都懒问。江头春有信。

誇甚寿阳妆镜。说甚扬州诗兴。云破月来堪弄影。世閒无此景。

集古 汉女

金朝 李俊民

大边物色更无春,碧玉芳年事冠军。

人世死前惟有别,阳台去作不归云。

沁园十二咏 其三 暗香亭

金朝 李俊民

三两横斜鹤膝枝,一朝须有返魂时。试看今后黄昏月,得似西湖七字诗。

和平太行路韵 其三

金朝 李俊民

千年古道跨山城,可笑人心自不平。容易莫将天险坏,须防闲客此闲行。

送苗世显归上党

金朝 李俊民

故人千里寄书来,长恨天涯唤不回。行路难行涩如棘,归装莫待北风催。

太平泉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水边堪赋濯缨歌,来往游人分外多。为问太平何处是,等闲不识起风波。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七十 友

金朝 李俊民

偶因势贵贱,乃见朋得丧。岁寒山阴雪,独有戴可访。

襄阳咏史 其七 楚昭王庙

金朝 李俊民

一閒茅屋暗尘埃,香火凄凉几奠杯。故国到今如传舍,后人复使后人哀。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九 学

金朝 李俊民

邑化弦歌地,邻渐俎豆风。二三言志子,六七咏归童。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六 武安君庙

金朝 李俊民

归去咸阳是老头,如何此地肯重游。分明祀典无交涉,只合英灵在杜邮。

集古 从军

金朝 李俊民

万里还乡未到乡,受降城外月如霜。谁家营里吹羌笛,不是愁人也断肠。

樊氏昆仲懒窠

金朝 李俊民

君不见读书边,孝先谓。师可嘲,何典记。又不见梁州阴子春,足不肯洗恐败事。

何须向人说道理,养得疏慵性如此。摆手便行谁家子,嵩洛之间两居士。

未尝点检形骸外,挂角羚羊心已死。问之非渔亦非樵,人言似痴还似高。

叔夜自知不堪七,以书遂绝平生交。一官从此束高阁,赖是天教闲处著。

时人争赋懒窠诗,我羡懒窠诗不作。

答筹堂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休嫌堂上聚星迟,邂逅人生似有时。鸡黍恐忘今后约,预先报与巨卿知。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六 禅

金朝 李俊民

见桃浑不悟,对柏未尝参。虎啸龙吟子,风雷振一龛。

临清台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530篇诗文

金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