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李俊民
绵绵宗派自何时,借问吴兴第几支。书爱换鹅功不到,狱因劾鼠法先知。
为秦徙木思无地,在汉高门福有基。此去乡闾结仁爱,请君听取忍斋诗。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九 龟
汝壳将自遮,汝肠还自刳。可怜一底板,虽智不如愚。
史遂良索诗
立身有道邦,谁似直哉史。流传百世后,各各异行止。
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
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
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
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
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
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
寄赵庭干二首 其二
君还携幼去幽燕,我向荒山学种田。千里暮鸿行断处,碧云容易作愁天。
和子搢九日谩兴 其二
节物催人分外愁,干戈眼底未能休。丹枫落处吴江冷,黄菊开时灞岸秋。
可是凉风添寂寞,更堪缺月照绸缪。悠悠今古何须问,泪洒牛山亦过忧。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五 尹氏一门四阙
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感皇恩 杨成之生朝四月初三日
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蓂荚初生两三叶。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
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玉带金鱼坐中客。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
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集古 其一 老将
蓬根吹断雁南翔,晓鼓钟中两鬓霜。独倚关亭还把酒,不堪秋气入金疮。
集古 暮春
一年春色负归期,绿叶成阴子满枝。公子王孙莫来好,如今不似洛阳时。
集古 其二 仙庙
殿台浑不似人寰,花态娇羞月思闲。高坐寂寥尘漠漠,秋风落叶满空山。
和张文玘 其二
白发诗人喜诞誇,词源倾倒少陵家。问君读后书多少,得满当年惠子车。
和秦彦容韵 其四
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烹羹。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
王生寿日
几度县弧节,当年琢玉郎。徐行知礼让,幼学爱文章。
莫厌鱼同队,休随燕入堂。眉间色多喜,禁脔近东床。
和平太行路韵 其四
自古太行天下险,纵令禹凿不能平。寻常著脚无安处,何况羊肠路上行。
子荣过家上冢 其二
名遂功成不肯闲,故乡曾见几人还。百年扶杖华颠老,争看钱家锦绣山。
苴履
待诏门前东郭趾,蓝关路上仙人迹。雪花纷披盖地白,东家不借借不得。
虽然近市屦亦无,以故为新即有馀。同行留我木上座,铺过仰渠金十奴。
一生能著屐几两,用心犹在阮孚上。不须更觅下邳侯,山林此计成长往。
子荣过家上冢 其一
班超万里归无期,张翰虽归如不归。君看昼锦堂中相,十五年前一布衣。
集古 寒食席次
鞦韆打困解罗裙,把酒相看日又曛。处士不知巫峡梦,春来犹见伴行云。
跋窦子温江山图
淼淼澄江欲拍天,参差烟树老江边。举头不见长安日,一棹秋风载酒船。
寄赵庭干二首 其一
试将小录问同年,风采依稀坠目前。三十一人今鬼录,与君虽在各华颠。
烟江叠嶂图
挥毫落纸生云烟,江北江南水墨天。爱画主人胸次别,卧游不用买山钱。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530篇诗文
襄阳咏史 其四十二 晋柏
点绛唇 酒赠车元帅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送参谋刘君祥 其一
大阳与诸友话旧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四 射
沁园十二咏 其五 漱玉池
代乐仲和张温甫处督米
和筹堂四首 其三 书
集古 闻角
集古 其三 偶见
集古 寒食
谒金门 其十一 忆梅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三 牧
集古 梅
唐臣满月洗儿索诗故赋
千里江山图 其一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五 仙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三
集古 重九日
新样团茶
枯松
和王成之梅韵 其二
和筹堂送别韵 其一
老杜醉归图
集古 闻笛
裴公亭
侄谦甫巩县寄鱼
和筹堂四首 其一 琴
焦天禄野叟听音图
和河楼闲望
集古 宫柳
赵倅司马山谢雨
瑞鹤仙 锦堂寿日壬寅十一月十五
集古 其二 不遇
悼筹堂
游青莲分韵得春字
和新秋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八 老
襄阳咏史 其十七 刘表祠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六 鹤
集古 其一 惜花
群鼠为耗而猫不捕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一 沈碑
平水八咏 其八 西蓝夜雨
瑞鹤仙 其一 弟李经略生朝
辛丑中秋夜与用亨汉臣济之君祥子昂仲宽及诸同志聚饮于学宫阴不见 ...
集古 南游
夜雨 其一
和东庵孔安道韵 其一
郜氏院看花
感皇恩 出京门有感
集古 遗兴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三 睡
和河楼闲望 其二
太常引 同知崔仲明生日
襄阳咏史 其三 戍逻垦田
劝行
集古 塞上
送赵庆之赴邠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