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风三叠 其三

秋风三叠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秋风凄凄霜霏霏,薄寒夜透琉璃扉。玄蝉抱枝露气微,疏灯耿耿流黄机。

中房泪下如绠縻,金方路遥消息稀。杳难致之双明玑,三星煌煌承夜辉,何为淹留忆忘归。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送胡翰林懋中册封襄府

明代 黎民表

回望金茎雪色间,南行旌节入间关。长杨羽猎停车待,锦里江山策驷还。

风射紫貂怜远道,月临青雀梦朝班。词人已在麟台上,招隐无劳赋小山。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

明代 黎民表

老向江东献赋慵,摄山犹忆旧游踪。朱门客自开文苑,白足人今是律宗。

隐处不离高座寺,中原亦有竺乾峰。知君去住心无累,秉烛尊前几度逢。

同卓诚甫李季常黄公绍谒林和靖墓

明代 黎民表

封禅无书上汉庭,生平不负北山灵。七言丽句传书史,千古清风剩草亭。

湖上秋风维客棹,山前落日下南屏。梅花白鹤无消息,水自潺湲草自青。

种桃为汝和作

明代 黎民表

谁种瑶池树,妆成汉苑春。金门虽避世,犹是武陵人。

过范山人双塔寺旅舍

明代 黎民表

赤日风驱九陌尘,禅房挥麈待幽人。坐怜白鸟下双树,不见繁华过一春。

燕酒味浓誇薏苡,越乡心断有鲈莼。荣途烦劫难除却,何似云门息此身。

送梁少嘉内侄北上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海子荷花十丈开,龙舟避暑未应回。无媒亦有江南树,扶荔宫中着意栽。

送陆大理使江北暂还洛中

明代 黎民表

双旌指日入河阳,嵩洛云山是故乡。郎署遭逢身未晚,江湖风雪鬓徒苍。

恩加绣斧光辉远,醉别黄花驿路长。丛桂莫淹淮水骑,圣明垂意在南方。

运丁行

明代 黎民表

黄河运卒何艰苦,不值泥涂即风雨。千里常行半载馀,得到京城半为土。

大车小车输上仓,官家却用大斛量。拣成颗粒明如玉,复以风轮扬去糠。

仓中鼠雀尽张喙,片言不合辄笞捶。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潜辞甲长暂逃归,忍使丁年坐憔悴。人言自古从军乐,岂知从军亦太恶。

不如大贾浮江湖,明珠满载无官逋。

送关婿北上

明代 黎民表

翩翩旅雁下江沱,矫首黄金气沱多。操笔岂惭鹦鹉赋,出门休论扊扅歌。

长途芳草依单骑,南国春风满绿萝。花底鸣珂须记忆,故园吾已卧鱼蓑。

吴中三子诗 其二 彭孔加

明代 黎民表

彭公隐吴市,坦荡无俗氛。雄书荡鲁国,善诔比扬云。

光彩戢鸾翮,圆方摩鹄群。沉饮知杜机,万物从芸芸。

晤言杳关河,梦寐怀清芬。何时觌璚树,良用慰悁勤。

送董侍御出按关中

明代 黎民表

单车曾识汉循良,归去仙闱揽舜裳。关外霜威传绣斧,殿前风采冠神羊。

行逢暮雨崤函远,望入黄云陇坂长。万里玉门无斥堠,词人何用羡长杨。

拙清楼闻笛

明代 黎民表

窈窕边城思,随风下陇头。数声山石裂,一曲暮云流。

候雁霜前苦,江枫露下愁。庾公多逸兴,今夜在南楼。

谢廷尉招同方员外赵刺史集

明代 黎民表

燕台几度逐青骢,留滞那知在汉宫。凉雨一尊开白社,暮云千里望丹枫。

卜邻我已惭王翰,高卧人今忆谢公。长袖灯前频起舞,不堪歧路复西东。

除夕前携儿玖侄璐璘瑱等閒步自玉山遂登观音阁

明代 黎民表

十载抽身返卧园,青溪林木故园存。淮淝已息飞书警,涨海犹闻战舰諠。

寂历人烟连浦树,萧疏风雪静柴门。椒花秫酒供残岁,白首毋忘报汉恩。

省中芍药

明代 黎民表

绮槛丛花何日栽,芬芳初逐艳栽回。尘销户閤云承辇,风静茎台露满杯。

唾碧恍疑天女散,含香应待汉臣裁。上林本自多奇树,扶荔谁移远地来。

隐园杂咏十七首 其十一 柳浪堤

明代 黎民表

金塘澹淡浮,垂柳参差碧。千里江南春,移来君几席。

卧芝山房为传木虚弟木剡作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新种龙仙叶叶长,春风吹作辟邪香。那能白日骖鸾去,手把璚枝献紫皇。

朱大行仲南招饮茹氏园得星字

明代 黎民表

碧梧丛菊晚荧荧,别有风光在曲亭。醉后徵歌怜白雪,灯前邀客看青萍。

高城夜色翻霜树,西掖寒云隐曙星。词客当筵俱郢调,不知王粲感飘零。

寄朱子朗

明代 黎民表

念尔巢居子,翛然遣世尘。楼台吴苑树,风月上皇人。

结驷心能淡,携壶兴屡真。虎头今杰手,龙卧岂前身。

草长胥门道,鱼肥笠泽春。思君烽火日,千里为沾巾。

樵溪杂咏为黄廷宾 其四

明代 黎民表

银浦流云净,清辉独映君。夜来风露冷,仙乐下方闻。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