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其五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其五

明代 黎民表

微雨初睛蓓蕾开,更教长袖夜深回。开时正好留连看,待到飘零几客来。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秋岩

明代 黎民表

江上矗诸峰,奇观不易逢。波光濯翡翠,山色隐芙蓉。

野旷馀烟敛,川长积气冲。近窥龙虎丽,遥带凤凰重。

丁令回孤鹤,茆君驭两龙。秖怜幽谷赏,还蹑逸人踪。

发穴搜金简,疏流导玉淙。霤承清露泫,几迸紫苔封。

列籍随原草,披襟抚涧松。鸾游企霄汉,鸿矫避矰罿。

疲薾惭高驾,逍遥命短筇。丹砂如可学,脱屣幸相从。

送杨都阃奉万寿表入京

明代 黎民表

有美称人杰,蜚声自海濆。汉庭推骠骑,晋室佐中军。

兽锦荣新赐,麟符策壮勋。阵閒收虎落,戈偃晦龙文。

佩玉趍丹地,扬旌拂翠雰。幽花明杜渚,浓柳映长云。

重以脩途阻,而怜别袂分。金焱回魏阙,玄露下秋旻。

绕电逢昌序,当阳瑞圣君。绛幡清道引,仙乐半空闻。

尊至倾尧酒,弦调协舜薰。羽林森,象舞溢沄沄。

拜手霆初霁,摇心日未曛。禁中劳梦寐,阃外荷殷勤。

擢隽才超乘,登台价逸群。恭承宣室召,雅挹御炉芬。

称庆将何以,文思迈典坟。

送吴而待守归州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衰草寒烟过楚宫,荒台犹起大王风。风流宋玉应同调,白雪高吟郢国中。

万里乘风卷送友人北上

明代 黎民表

握手念将别,清尊尚未空。离心悬岭树,客路值秋风。

鹏翮搏南海,鸿仪会泽宫。甘泉多侍从,谁为荐扬雄。

送玖儿北上并示琰儿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白石清泉未尽贫,蓬蒿今喜卜居新。不求絣絖千金技,又见腾骧八尺身。

桑柘暂违南国暖,莺花深驻帝城春。衰迟未有酬恩处,跂尔追班入□□。

顾玄纬见过山房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东陵今日学为园,芹曝何心献至尊。谩有声名传谷口,空劳车骑访夷门。

清冰销夏沉朱李,凉月邀人倒玉尊。自是罗浮堪吏隐,肯将名姓拟轩辕。

隐园杂咏十七首 其十六 萃止居

明代 黎民表

眷然京华游,岁暮心无已。寄谢陶柴桑,今朝真已矣。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五

明代 黎民表

芳树日凋零,为怨秋风薄。唯有山中人,无心任开落。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搴芳亭

明代 黎民表

杂花满芳树,四时不改色。有酒须尽欢,春风应可惜。

送陈公聘

明代 黎民表

京华非远地,子去近明君。晓辨龙池树,春翔象阙云。

封章何日上,旌旆此时分。天末多佳句,因风寄雁群。

过沈山人懋学旅舍

明代 黎民表

烟花联骑走燕都,十载相逢又酒垆。金谷园中非旧主,长安明月可曾孤。

伏暑经桐庐道中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清浅无如七里湾,层崖飞瀑下潺潺。子陵不为南阳起,赖是清源有此山。

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胜事传韦曲,幽寻我辈能。临风觞酌缓,落日兴情增。

画壁逢僧问,丹梯引蔓登。故侯应不贱,瓜地有东陵。

雨中望拜长陵

明代 黎民表

肃肃松区拜百官,烟霄楼阁上㠝岏。崤陵风雨千山合,原庙衣冠万代看。

玉座有衣留秘殿,铜台无泪洒长安。烟尘不动威灵远,辇道晨趋铁马寒。

沈纯甫欧桢伯招同徐子与集李惟寅第

明代 黎民表

一自归耕下噀田,岂知杯酒共田天。正朝车马春城里,右辖风流紫阁边。

醉后和歌成白雪,灯前看剑是龙渊。故人汉殿今持橐,肯借声华照别筵。

桢伯以泰泉先生梦游罗浮之作见示依韵寄上

明代 黎民表

曾事蓬莱洞里仙,风尘回首隔钧天。烧丹灶冷残金薤,洗药池荒长碧莲。

潮水别来犹到海,山庭归去欲驰烟。瑶台东畔茆庐在,小住桃花五百年。

卧芝山房为传木虚弟木剡作 其四

明代 黎民表

闭门日日草玄文,阶下熏成五色云。灵药不将鸡犬试,仙坛今已候王君。

送潘少逸还新安

明代 黎民表

膺门声价羡登龙,回首平津却扫慵。紫阁风云看尚咫,梁园车骑散无踪。

柳条忍向残春折,杯酒难期后会逢。双鬓对君俱落寞,岂能留滞待东封。

万寿圣节肃事大高玄殿恩赉白金文币恭赋

明代 黎民表

燎火香烟上紫微,郁罗天外敞微扉。虹文夜抱芝坛下,海水心从玉几归。

宿雨乍消清禁篽,矞云初散拂朝衣。甘泉侍从何多幸,三拜黄封出琐闱。

送客登毗卢阁

明代 黎民表

凉飔漠漠上层台,四野风烟望转开。碣石浮云从海断,雪山晴色过关来。

病思乡土依僧舍,老向朝廷论将才。十二碧阑俱倚遍,肯将摇落负深杯。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