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唐代 李商隐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刘放未归鸡树老,
邹阳新去兔园空。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诗人李商隐的古诗

离席

唐代 李商隐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
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席上作

唐代 李商隐

淡云轻雨拂高唐,玉殿秋来夜正长。
料得也应怜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代 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落花

唐代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

唐代 李商隐

绛台驿吏老风尘,耽酒成仙几十春。
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与时人。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

唐代 李商隐

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良辰多自感,作者岂皆然。
熟寝初同鹤,含嘶欲并蝉。题时长不展,得处定应偏。
南浦无穷树,西楼不住烟。改成人寂寂,寄与路绵绵。
星势寒垂地,河声晓上天。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传。

咏史二首·其一

唐代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念远

唐代 李商隐

日月淹秦甸,江湖动越吟。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
皎皎非鸾扇,翘翘失凤簪。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北思惊沙雁,南情属海禽。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

高花

唐代 李商隐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春光

唐代 李商隐

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河阳诗

唐代 李商隐

黄河摇溶天上来,玉楼影近中天台。龙头泻酒客寿杯,
主人浅笑红玫瑰。梓泽东来七十里,长沟复堑埋云子。
可惜秋眸一脔光,汉陵走马黄尘起。南浦老鱼腥古涎,
真珠密字芙蓉篇。湘中寄到梦不到,衰容自去抛凉天。
忆得蛟丝裁小卓,蛱蝶飞回木绵薄。绿绣笙囊不见人,
一口红霞夜深嚼。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
楚丝微觉竹枝高,半曲新辞写绵纸。巴西夜市红守宫,
后房点臂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
晓帘串断蜻蜓翼,罗屏但有空青色。玉湾不钓三千年,
莲房暗被蛟龙惜。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
不知桂树在何处,仙人不下双金茎。百尺相风插重屋,
侧近嫣红伴柔绿。百劳不识对月郎,湘竹千条为一束。

代赠二首

唐代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月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子初全溪作

唐代 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即日

唐代 李商隐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题李上谟壁

唐代 李商隐

旧著思玄赋,新编杂拟诗。江庭犹近别,山舍得幽期。
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饱闻南烛酒,仍及拨醅时。

登霍山驿楼

唐代 李商隐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唐代 李商隐

饮鸩非君命,兹身亦厚亡。江陵从种橘,交广合投香。
不见千金子,空馀数仞墙。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公子

唐代 李商隐

外戚封侯自有恩,平明通籍九华门。
金唐公主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唐代 李商隐

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茅君奕世仙曹贵,
许掾全家道气浓。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
不知他日华阳洞,许上经楼第几重。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唐代 李商隐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