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朝中措(赠别)

朝中措(赠别)

宋代 李石

凌波庭院藕香残。银烛夜生寒。两点眉尖新恨,别来谁画遥山。
南楼皓月,一般瘦影,两处凭阑。莫似桃花溪畔,乱随流水人间。

诗人李石的古诗

扇子诗 其五十

宋代 李石

薰弦早已迓秋鸿,岁事先生逆料中。前密后疏随处改,枉教杨柳怨西风。

题王氏欵竹亭

宋代 李石

夏虫不知水,朝菌不见月。
吹息天地间,随分了寒热。
谁为欵岁晚,久久媲清节。
君家不令君,千金僦别业。
不殊山阴宅,孙子今几叶。
胜取三百廛,共坐六十劫。
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
重来得更仆,千偈不须说。

赵权可许惠筇竹山峰佳者用前韵戏之

宋代 李石

使君未怕牧蛮官,游戏边藩不作难。
龙竹风霆惊物化,鳌山贔屭照人寒。

谒武侯庙

宋代 李石

此地蛟龙伏,中原蛇豕多。
借君白羽扇,万马饮黄河。

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

宋代 李石

八十童颠抹霜雪,琉璃碧眼莲华舌。
不将象步蹴驴骡,坐与如来过小劫。

临江仙 其二 醉饮

宋代 李石

八曲阑干垂手处,烛光花影处处。一尊共饮记当初。

彩毫浓点,双带要人书。

日暮不来朱户隔,碧云高挂蟾蜍。琴心密约总成虚。

醉中言语,醒后忆人无。

芝草

宋代 李石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谬政鬼所笑,敢望神意格。
山中合欢桃,陇上六歧麦。
一年获三瑞,助我动行色,
归来及受厘,藉口缓诛责。
从今归商山,举手谢樵客。

满庭芳(送别)

宋代 李石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
离愁。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东山行

宋代 李石

龙池山头唤龙起,见说花开龙亦喜。
喜将一雨洗山光,晓涨初分两谿水。
东山渡桥烟霞簇,山半亭台艳桃李。
入门一径海棠花,红玉为枝霞作蕊。
仙花自有龙麝气,拂拂晴风香十里。
木兰高下色不同,青紫朱绿黄白红。
游人隐映锦绣谷,山鸟动摇霜雪丛。
我来酌泉弄花树,花光正在水影中。
君不见三碉城边百草热,渡泸将军不得歇。
何似两仙樵斧郎,一局坐忘春昼长。

资圣看画

宋代 李石

资圣名蓝妙画窟,前佛峥嵘连后佛。
栴檀级上金琅璫,五月寒风吹佛骨。
我来看画瞻仙容,丹青古殿开天龙。
檐卜花开日亭午,妙音破睡闻鸣钟。

蜡梅 其一

宋代 李石

霜林作缬菊成衣,只道花多缘叶稀。辛苦为他成蜜后,蜡蜂犹是趁花飞。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

宋代 李石

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
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
龙卧风雷宅,蚕丛绵绣川。
谭杨两州教,记我别时年。

扇子诗

宋代 李石

今古一声梦呓,乾坤六博呼卢。
醉里猩禽著屐,醒后骊龙忆珠。

送牟尧文

宋代 李石

别久无辞道路难,沿海裘依旧据征鞍。
五湖我已遭风逆,三迳君能犯雪寒。
下榻莫嫌烹瓠叶,倚门正及颂椒盘。
一杯少味仍相送,折得梅花带笑看。

舟次湖口追忆任明府

宋代 李石

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
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

宋代 李石

泉上观音驾海潮,白芙蕖里碧云飘。
便当踏月随天步,环佩无风自动摇。

和杨子土牛之什

宋代 李石

陌上花开又一春,起来酒伴觅南邻。
烟霞笑我虽成疾,霜雪于君恐不仁。
柏叶殊思金马旧,柳枝偏向土牛新。
相忘已约形骸外,老守先能堕醉巾。

题罗汉院画像

宋代 李石

一任猜嫌极口憎,布衫裹铁面生棱。
何如乞与袈裟著,画作西山十七僧。

捣练子(送别)

宋代 李石

斟别酒,问东君。一年一度一回新。看百花,飘舞茵。
斟别酒,问行人。莫将别泪裛罗巾。早归来,依旧春。

送王郁教授

宋代 李石

阴山多风埃,白日下雨雹。
君子何必陋,士气见淳朴。
巴江亦能骚,兰陵善为学。
斯文随所化,后辈仰先觉。
褐衣怀美质,隐隐含山璞。
先生来何迟,绚秀待追琢。
板舆行不难,双雁度云邈。
未嫌一箪蔬,颇胜五鼎渥。
教人此其本,何异垫巾角。
我昔困虀盐,为子得妙斲。
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
小试台阁资,还来侍经幄。
李石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2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