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 其四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 其四

明代 李士淳

山穷绝顶已崔嵬,更向峰头七级开。乍见彩云浮塔去,忽闻清磬送音来。

樽中有酒英辞醉,座上行歌能几回。今夕月明须共赏,休贪睡梦负灵胎。

诗人李士淳的古诗

棋磐石

明代 李士淳

数着分明一局残,仙人曾此暂消閒。山僧不解盘中意,横卧苔矶听涧泉。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山穷绝顶已崔嵬,更向峰头七级开。乍见彩云浮塔去,忽闻清磬送音来。

樽中有酒英辞醉,座上行歌能几回。今夕月明须共赏,休贪睡梦负灵胎。

程处士祠

明代 李士淳

我生处士里,酌水知源长。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

祠堂新卜筑,俎豆旧馨香。无限相思意,东湖水正泱。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泰山登后数谁嵬,童冠偕游今再开。鱼鸟何尝无道在,川流应是有神来。

六爻变化呈龙马,七级高卑比赐回。欲识尼翁真面目,秋阳江汉总同胎。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东山何处最崔嵬,片石峰头眼界开。地僻幸无尘客到,罍空喜有酒人来。

衰年每感逢秋至,快饮何妨戴月回。我欲从游赤松后,丹炉几转许成胎。

月夜山中感兴 其一

明代 李士淳

坐稳蒲团一事无,上方月色出扶疏。老僧偏有南楼兴,笑指峰头玩玉壶。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临流高阁塔崔嵬,秋色澄清嘉宴开。时序催人惊叶落,江风度曲送觞来。

新亭入目思千缕,往事萦心肠九回。留得东山片石在,川陵姓字应同胎。

月夜山中感兴 其二

明代 李士淳

山寺钟声送夕阳,引来月色到东廊。三更梦断觅残蝶,花影重重上短墙。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振衣千仞莫辞嵬,一日登临万象开。山水有灵生我辈,英雄何事借才来。

高歌一曲行云遏,斗酒百篇天籁回。赤壁当年前后赋,苏公应信是仙胎。

钓矶石

明代 李士淳

青苔点石班鳞鳞,閒把钓竿坐水滨。莫遣飞熊入帝梦,磻溪深处好安身。

寿山仙迹

明代 李士淳

鞭石成羊迹已仙,奔牛印石事仙然。丹房寂历人千载,塔影孤清月一圆。

云里笙簧天上曲,风前缭绕座中烟。曾从慧远成三笑,二十年来岸谷迁。

小歇石

明代 李士淳

铁桥过去便桃源,石上桃花不记年。寄语中原车马客,风尘暂此一停鞭。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其八

明代 李士淳

五龙间业未逢年,铁砚磨穿几年圆。诚意关头寻锁钥,鸡鸣气候著鞭前。

补天有志炼神石,造塔功完得大还。自信寸心堪贯日,愚公言下看山迁。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其九

明代 李士淳

子房辟谷志延年,我亦从游功未圆。将入天台寻石路,先登峰顶望关前。

逢僧竹院谈空色,度曲宾筵听往还。身寄烟霞星斗近,达人观化任推迁。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一度登山一崔嵬,清樽共酌好怀开。南山秀色喜长在,北阙征书莫再来。

鸟向枝头呼友至,风从松里送声回。寻常悟得庄周梦,蝴蝶亦能化夙胎。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其二

明代 李士淳

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

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

朋山龙潭

明代 李士淳

沧海盈虚几度更,青山姓字有朋名。云来远岫千岩秀,日出层崖万壑晴。

积水成潭时作雨,依松辟谷静闻声。何年得遇羽衣者,夜半峰头吹玉笙。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其一

明代 李士淳

去去来来年复年,中天玉兔又重圆。寒潭秋水浑如旧,对户青山不似前。

筇杖扶僧从顶下,游船载酒放歌还。相逢莫问沧桑事,两度登临岁月迁。

元夕阴雨偶成次陈园公枢部韵

明代 李士淳

举酒招明月,清辉若渺茫。烛烧残夜泪,风送隔墙香。

长袖偏工舞,高谈最易狂。荒田堪种秫,谁复问津梁。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 ...

明代 李士淳

唐虞事业已崔嵬,直到尼翁又复开。鲁论编成悲凤去,春秋著就泣麟来。

东山在望隐犹见,泗水流长逝不回。莫负吾师提命意,圣凡歧路始投胎。

李士淳

李士淳

李士淳(一五八五 — 一六六五),号二何。程乡(今梅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解元,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年)进士。授山西翼城知县,调曲沃知县。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以卓异召入对策,授翰林院编修,任东宫讲读。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晚年归隐灵光寺三柏轩。著有《三柏轩集》、《古今文范》、《诗艺》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有传。► 3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