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子夜歌 六首 其五

子夜歌 六首 其五

明代 李孙宸

侬似江上山,日日立江中。欢心江流水,晨西夕又东。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寄韩绪仲先生

明代 李孙宸

留曹佐礼附同官,门对钟山烟官寒。问日升堂公事少,有时归署酒杯宽。

秋风怅别秦淮去,夜月长悬石洞看。共仰东山微诏起,敢论王贡附弹冠。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代 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

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

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花畔,千花万花开陇头。

地无冻雪香风暖,近腊冲寒枝乱抽。与君携斗酒,日暮访山门。

命酌梅花下,繁香扑酒尊。花神莫笑归来客,芳尊无恙对芳园。

年年花事看仍好,及此同游人未老。少壮几何已及强,宁得看花还草草。

已愁飘落晚风欺,莫更前溪长笛吹。

冬夜伍国开有开同诸从过宿小楼以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为 ...

明代 李孙宸

露下衣裳冷,邀欢子夜初。援琴试新曲,山水意何如。

送刘觐国少参之任武昌

明代 李孙宸

十载同怀子,行役各徬徨。风萍飘复合,眷言聚故乡。

故乡虽云乐,欢会那能常。炎地寒威少,十月未零霜。

仆夫戒斗酒,送子上河梁。轸发粤王城,目望荆楚疆。

明时重屏翰,所怀在召棠。致身事圣主,遭世幸虞唐。

愿言崇令德,懋绩纪旂常。

驼山冷翠亭为伍国开赋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落霞山下结茆庐,疏散真宜避世居。槛外疏篁新护植,阶前荒蔓颇芟除。

问奇过客频携酒,闭户閒人但著书。赋就淮南丛桂句,小山招隐意何如。

留别示两儿

明代 李孙宸

吾家代力耕,繄予忝禄仕。五世有遗泽,浚发将在此。

五十而无闻,祖德惭济美。饰躬良已难,何能逮小子。

孩抱重相违,况兹八千里。我行难久留,汝还敦素履。

尘案有缣缃,北堂有甘旨。稼好课田畴,兰宜植庭戺。

饮酒俨立监,披书穷杪理。少壮能几何,流光去若驶。

令德抗前旌,周道平如砥。庭训苟不渝,天涯膝下尔。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

明代 李孙宸

春风荡微和,积阴亦云熙。徵徒既缤郁,驾言采江蓠。

遥空望无际,四面来清辉。荡桨遵枉渚,弭棹薄修湄。

沿洄虽不远,爱此清涟漪。何以佐盘餐,江鳞春正肥。

命酌长松下,清音宛竹丝。菰芦得生计,鸥鸟更何机。

泛泛忘归路,冥烟失鱼矶。愿子惜欢会,念此流光移。

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十 学圃

明代 李孙宸

朝朝荷短锸,为圃亦徒劳。一夜春霖足,药苗长已高。

与米仲讱何龙友王季重姚孟尝诸丈同集姜仲讱宗伯宅得歌字

明代 李孙宸

高馆论文雅会多,兹宵更逐酒人过。尘中浪迹还车马,意里幽盟洽薜萝。

有政竞誇觞作虐,忘归宁问夜如何。分题纵就巴人曲,敢和阳春郢客歌。

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二 白云楼

明代 李孙宸

结楼依东城,楼高淩睥睨。吾欲览大荒,浮云莽不止。

姚仲和以书币来为其亡兄姚约求传赋答

明代 李孙宸

三春村落卧苫茨,尚忆莲池结社时。我自惨深乌鸟痛,君今谁问鹡鸰悲。

延陵已许生前剑,有道宁辞死后碑。珍重惠连情好在,转因池草有馀思。

捉袅歌四首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鸳鸯美锦人皆羡,暗里机丝哪得见。上堂日日好会面,谁识归房脉脉怨。

上元夕过赣寓城外清江寺漫兴八首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十里香尘夹道逢,锦城丝管未从容。听来女伴春游曲,不似官衙夜宴钟。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 其六

明代 李孙宸

前山对北牖,山寺隐疏灯。乘夜吾能往,应逢出世僧。

送陈太史还朝

明代 李孙宸

皇华次第赋春明,粤社人欢旧弟兄。岂为秋风生远思,翻怜周道促严程。

青霜黄叶三江路,朔雪春云五凤城。正是石渠需视草,彩毫先为赋西京。

暮春四首 其一 春服既成

明代 李孙宸

时序递来还递往,人事随适亦随缘。重裘卸后衣单袷,便是春服所宜然。

暮春四首 其四 咏而归

明代 李孙宸

达观原在八极外,得趣自足一区中。任取有馀还造物,行歌五答思无穷。

八仙石

明代 李孙宸

仙家会何年,空馀题劖迹。留待劫灰时,问此一片石。

九日区启图黎不回见过因忆去年九日亦同兹会时启图遗落将为归计席 ...

明代 李孙宸

相逢不道是他乡,尚忆登高去岁觞。风物隔年如过眼,天涯今日又重阳。

尊醪满泛吴江雪,篱菊纷披上苑霜。行路风尘君自见,肯因摇落客心忙。

子夜秋歌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既苦秋夜长,亦怯秋气凉。无人可解说,岂复厌啼螀。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