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北郊扈驾恭纪

北郊扈驾恭纪

明代 李孙宸

禁御钟残彩仗移,北扉信宿候晨曦。飞龙俨在三清路,舞鹤初来万岁枝。

郊社并依周典礼,车书重见汉官仪。鸣珂更集祈年馆,朝罢天颜喜共知。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署中闻莺

明代 李孙宸

雨后声犹涩,风前羽未调。上林春色好,逐伴学迁乔。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 其二 醉石

明代 李孙宸

兹石不解饮,偏饶饮者意。若遇独醒人,应无其坐地。

黎君选陶子昭黄逢永春早过访旋附婚船遄归赋此寄之

明代 李孙宸

江乡久矣侍清词,况是风光子夜时。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负剡溪期。

人归苏岭闻鸾啸,箫傍秦楼听凤吹。春酒渐浓花渐好,重来同醉绿杨堤。

村居得欧子建书寄答

明代 李孙宸

琭玉斋中坐夜分,雄谈孤绝更无群。尔时肮脏高相许,此日漂零那可闻。

梦后屋梁馀落月,愁来天外失停云。江乡腊近新醪熟,咫尺何缘一醉君。

过潇江饮卢侯见署中

明代 李孙宸

临江江水蘸花明,此地传同令尹清。官署乍停飞舄影,绨袍如恋故人情。

行持使节怜周道,闻罢弦歌岂武城。珍重临邛劳负弩,倦游吾已愧长卿。

潘澹明侍御见过江村于伍国开宅夜饮次早迹之已解缆去矣赋寄

明代 李孙宸

久从门下识潘安,得及云霄接羽翰。夜静星辰回笑语,晓来风雨失追欢。

三春花事幽居过,四海波涛宦计难。无恙江村双桨在,可能重与采芳兰。

圯上怀留侯

明代 李孙宸

骊颔不探珠,空拳不搏虎。如何张子房,愤激不返顾。

危哉博浪椎,幸脱秦刀俎。鬼神发素书,授以圯桥父。

六韬运奇筹,亡秦而蹙楚。区区一片心,侯封非所慕。

长谢隆准公,终逐赤松去。千载迹未陈,经行景高矩。

驾海仙坛

明代 李孙宸

环海丹邱镇上头,七闽佳气望中收。蜃楼晴挟千峰出,鳌柱雄争万壑流。

鞭石欲看天际日,乘槎应趁海门秋。白云东去三山近,矫首骖鸾事可求。

过何似公园亭

明代 李孙宸

为园墙东清心客,春事犹及与客吟。新径移花植千本,隔墙借树高十寻。

月池共爱好夜色,风林如欲逗春阴。落落对尔多古意,流连沈醉忘更深。

闻锦州报捷识喜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羽书又复棘关门,一日三驰动至尊。壁垒乍新牙帐色,□□旋遁旄头魂。

西□款议真无赖,关内雄兵枉自屯。自是书生偏报主,登坛宿将总空言。

寄傅贞甫

明代 李孙宸

春日同为襆被行,旧游相忆每行情。正怜越鸟分南浦,尚遣江鱼到蓟城。

冰署不妨官养病,梅花何处驿传声。相期五岳俱强健,婚嫁曾不了尚平。

同林少宗伯林少司成游灵谷寺

明代 李孙宸

暖香新绿满东林,雅会真谐物林心。定里风幡传妙偈,空门山水送清音。

花光艳日留人醉,莺语将春入柳深。兴洽未须归骑促,晚来松磴共登临。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萧瑟新秋感索居,停云相望意居如。清风辄自思玄度,一壑谁应过幼舆。

避世漫依金马署,忧时难上洛阳书。冥冥江海归鸿远,目极扁舟忆钓鱼。

立春后二日尝新酒贻诸同社

明代 李孙宸

晓看风物媚吾庐,又觉春回两日馀。迁树莺雏犹怯啭,傍檐桃蕊已纷舒。

惊心岁月劳劳过,屈指交游事事虚。赖是槽床新酿熟,可能相过共踟躇。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 其一 竹间亭

明代 李孙宸

伐竹结小亭,还在竹林下。倘有子猷来,清阴堪共把。

送黎君选还粤兼寄答陶摇光戴安仲彭伯时傅贞父诸子

明代 李孙宸

未尽天涯握手情,何缘暑雨促行旌。嘶风正快燕台试,照乘还归合浦明。

宦计祇应余蒯剑,乡心兼复滞戈兵。故园旧侣能相忆,八月秋鸿寄好声。

初秋同林少宰罗司成游鸡鸣山

明代 李孙宸

凉雨初收景乍妍,客裳沾洒思翛然。招携同叩鸡鸣寺,眺望仍登鹫岭巅。

霜落渚莲秋万顷,风归巢鹤树千年。萧王香殿埋芳草,宋苑经台起暮烟。

两度宦游供汗漫,六朝风物足留连。金门一别星辰隔,白下同来岁月偏。

簪绂未妨仙吏傲,酒杯宁负远公缘。尚怜泽雉樊中啄,终儗冥鸿人外骞。

丹灶罗浮砂未改,金书衡岳鸟还传。武陵不是人间世,好共他年访列仙。

踏清日山行有感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狐狸穿穴走荒原,鬼火阴阴照墓门。酹尽酒浆人去后,月明依旧锁黄昏。

答欧子建马元伯黄逢永诸同社见寄

明代 李孙宸

宦迹频年总路歧,缄题千里赠歧蓠。谁怜蒋阜重来客,未就陶家归去词。

马策不堪疲远道,鸟巢原自恋南枝。歧鸿正值秋风好,矫首青冥振羽仪。

辛彝花

明代 李孙宸

紫苞红艳韩家花,二月春光压槛斜。知是江郎清梦后,彩毫浮动赤城霞。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