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元夕过赣寓城外清江寺漫兴八首 其六

上元夕过赣寓城外清江寺漫兴八首 其六

明代 李孙宸

清磬数声月满天,碧云散尽夜无烟。山僧莫把山门闭,女伴还来拜佛前。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寿姜翼龙年伯六十

明代 李孙宸

春曹当日几批鳞,主圣能宽折槛臣。湖海久便鸥鸟狎,云霄今起凤雏新。

书传宛委窥灵笈,籍在华阳纪列真。不但宫衣誇戏彩,新恩求旧下蒲轮。

石门留别五弟

明代 李孙宸

归来姜被正依依,惜别珠江又落晖。自笑味同鸡肋恋,却令人异雁行归。

诗中梦草愁俱远,客里看云泪易挥。豫约他年春酒熟,劝酬相待未相违。

初冬郭给谏携诸同年游一线天回酌后湖亭

明代 李孙宸

朔吹萧萧万木鸣,胜怀偏称薄寒生。山开一线疑天小,洞隐重岩碍石横。

寺远欲迷归客路,江长时送断鸿声。淹留更醉湖亭酒,莫遣青山笑宦情。

西樵山中杂咏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竟日看山送夕阳,板桥归去月如霜。倦来一枕松间梦,不到红尘底事忙。

花县霞觞八景为王明府赋 其三 罗浮炼丹

明代 李孙宸

东南富名山,罗浮佐衡霍。悠邈涨海外,仙灵于焉托。

眷兹神仙令,栖真炼大药。觉世有真言,要旨在抱朴。

穆如播仙风,岭表畅玄漠。

过孟尝君养士处

明代 李孙宸

狗吠鸡鸣客未非,居然虎口脱危机。不知万乘齐廷相,何似相如一璧归。

夜登黄龙洞作

明代 李孙宸

出郭若不早,到山日已昏。阪从灯下陟,草自雾中扪。

未历诸山胜,先寻古洞源。敢誇济胜健,还藉土人援。

径窄时分队,山欹欲悸魂。登登路逾窅,望望岭加尊。

遇石频思憩,穿岩或借蹲。风来时作阵,瀑响听如奔。

俗骨何当换,幽怀暂许论。一身怜秽浊,双足想腾骞。

稍过流杯石,知为天洞门。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

秋胡行四首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感恩易得,知己一何稀。感恩易得,知己一何稀。左骖见德,越石请辞。

羊舌免难,不谢祁奚。寥寥管鲍,生我同之。歌以言之,知己一何稀。

寓冲虚观作

明代 李孙宸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感怀寄友人 其五

明代 李孙宸

门临溪水接瑶池,池上仙人旧有期。安得侬如池畔草,奉君长醉紫霞卮。

贺丁大参晋秩掌宪

明代 李孙宸

澄清万里肃冰壶,开府东南亦壶图。方岳旧臣仍鞅掌,宪台新命更专符。

天连瘴海涛声静,地控罗浮岳色孤。计日东归怜绣衮,星辰三殿待追趋。

大科峰是西樵绝顶

明代 李孙宸

磴道穷跻杳霭间,中天陡绝隔人寰。千岩风起猿馨乱,上界云归鹤驭閒。

独表层台疑碍汉,下窥群岫似非山。何当高揖烟霞侣,天外三山任往还。

罗浮杂咏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飞云高际天,上有两石楼。大小遥相望,宫阙与云浮。

鸾驭倏飘举,恍见烟客游。杖策一振衣,俯视淩沧洲。

神州与赤县,何乃不盈坏。

秋日伍国开有开定国侄过赏五丫兰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开关迎二仲,始觉秋声回。落日丛兰里,奇花故故开。

无人涉湘去,有客援琴来。不作留连赏,零霜恐易催。

冯节妇诗为陆工部作

明代 李孙宸

君不见,红槿终朝媚艳阳,贞柏千秋傲霜雪。铅华过眼成灰尘,谁与岁寒留劲节。

烈哉少小冯家妇,初生连理风吹折。连理折兮枝复萎,寄生空长女萝丝。

孤干经春枯不发,女萝新浥露华滋。鸾镜沈来俄老丑,一生形影同灯守。

报君血泪化碧珠,同穴他年照白首。

丁祭斋宿

明代 李孙宸

龙舟山下敞三雍,圣代师儒祀典崇。地傍宫墙瞻肃穆,气连城阙郁青葱。

箫韶奏格瑶坛外,环佩群趋翠幄中。向晓礼成斋禁罢,卿云犹自绕厢东。

冬夜伍国开有开同诸从过宿小楼以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为 ...

明代 李孙宸

窗外走星辰,光寒相注射。似有老人来,燃藜照此夜。

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六 洗砚池

明代 李孙宸

方池浅且清,游鱼皆可数。时时衔墨花,吹作长空雾。

子夜夏歌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人采莲花妍,侬摘莲子苦。但得郎知味,岂惮涉横浦。

西湖十咏 其一 苏堤春晓

明代 李孙宸

春风昨夜到雕阑,十里楼台宿雾看。何处春游试兰桨,玉人犹怯晓风寒。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