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程公明

送程公明

宋代 李新

自怜瘦骨饮冰寒,惆怅相逢下眼看。
閒想显人应笑我,道傍初试折腰官。

诗人李新的古诗

蓬溪道中所见

宋代 李新

诗情冷落接坰荒,鸟语钩辀伴日长。
山馆花烦蜂蜜重,溪桥雨润燕泥香。
鄂君被暖春回帐,犬子琴閒月到床。
醉里要归何处是,无功犹解记吾乡。

金匮道中

宋代 李新

白云包裹石城赊,几度亲归梦里家。
春入小桃浑绮绣,风回残雪半尘沙。
唐贤碎泻真珠粒,郑老微明白杏花。
莫道穷边无好语,二公流落亦天涯。

磁钓翁 其二

宋代 李新

无心不自任公子,手引龙鱼敌万钧。瓦解弟兄惊坠甑,块居烟雨胜流人。

非关钓誉虽攘臂,未欲垂言却卷纶。更与甄陶一抔土,铃斋相伴岂无因。

上张幕

宋代 李新

草色恩袍九品中,文章高步屈英雄。
红莲绿水开新幕,绛帐青衿走下风。
沛雨苍龙功已奋,翔云丹凤路潜通。
尘迷试问刘安诀,就学仟源点化工。

正月末再来渡石桥见桃花盛开有感而赋

宋代 李新

小桃弄色仍千本,流水飘香又一年。
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落解西归长安道中书所怀

宋代 李新

年少将军师羽林,追奔翻为白头吟。
不平豪愤三年气,未死英雄万里心。
故国山川知好在,异乡风物许重寻。
捷书不报浑閒呈,西邮潼关无好音。

题赖盘市法云院二首

宋代 李新

乱石崖边花蹙锦,斗鸡峰下麦翻云。
青螺着地山浑翠,丹饼乘天日半曛。

乘兴可以访戴

宋代 李新

潇湘千里冻谁结,夜趣小伧驾桃叶,
故人此心思见之,幸有寒光交雪月。
兴来兴尽我自乐,棹去棹回共何约。
入门篝火拨新醅,相对此君殊不恶。

再游云门山寺

宋代 李新

筠马梯空正肉飞,山幽鸣鸟自声微。
地趋玉嶂新朝眼,岩织天花欲坠衣。
云木绸缪青羽葆,窦泉零落小珠现。
重来且与看华表,只恐无人识令威。

晚饮冯秀才宅

宋代 李新

遥天孤雁泣离群,叠叠秋山更莫云。
孤雁足添迁客恨,相逢赖有小冯君。

送菜徐安叟

宋代 李新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分三庚郎而无二十七种菜。
日食万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
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
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
青青染肠形於色,阿鹜浑无食鱼态。
闻君亦有釜轑声,大本须烦一车载。
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

古兴 其五

宋代 李新

裸葬畏礼法,厚葬索衣衾。金缕与玉柙,五陵非不深。

万宝埋幽光,苦为群盗寻。上古莫封植,弃之中野林。

上以饱飞鸟,下从蝼蚁侵。人情远臭腐,焉知孝子心。

死者或有知,自亦畏奢淫。

即席次必强六绝句

宋代 李新

楼前燕子不知归,楼下莺啼碧树枝。
丝管未收空梓泽,恐君还有断肠时。

送李能

宋代 李新

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归。
晴光下天宇,羃羃祥烟飞。
旦起修羊酒,来观石麟儿。
刮眼玉骨异,无用金络羁。
长杨献赋去,英誉嵩少低。
俯署神仙听,亲植桃花枝。
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
华堂富花气,春酒歌白眉。
彼美南方秀,移根天之涯。
幽岩蔽嘉卉,芳姿长陆离。
谁如古工师,来采穷民诗。

送胡运使

宋代 李新

当年姓字列仙曹,醉逐西王折海桃。
万策水平祥雾合,峨眉岚静使星高。
泥封明日传清诏,台量何人荐佩刀。
老去功成解金印,卧云閒笑一生劳。

送刘金部三首 其二

宋代 李新

烟老溪花几堕红,高阳闾巷接吴宫。禁墙钟断翻新雨,剑岭云寒想去鸿。

汴水波声天地远,上林春色古今同。行观勋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敌帐空。

龙游寺南屏轩和宋宠父韵

宋代 李新

平日江干过,南屏首重回。
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
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
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题明远轩

宋代 李新

聊能半日止游韁,拂拂尘裾未涤黄。
山掩豀光龙脊断,谷传天籁虎风凉。
乱云过眼不妨好,细径入村何限长。
独酌苦吟清意在,可怜禽鸟亦相忘。

官归

宋代 李新

旅巢几百指,水国漫三年。
极望只秋草,归耕惟石田。
不成便招隐,渐拟欲安禅。
那得苏司业,相逢乞酒钱。

打剥牡丹

宋代 李新

大芽如茧肥,小芽瘦如锥。
我今芽去无厚薄,不欲气本多支离。
绿尖堕地那复数,存者屹立珊瑚枝。
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闒冗相追随。
姬周祧庙曾祖祢,主父强汉疏宗支。
昔人立朝恶党盛,改群杂莠何可知。
一母宜男竟衰弱,岂有如许宁馨儿。
吾惧生蛇为龙祸,又畏百工无一师。
故今披剥信老手,如与造化俱无私。
明年春归乃翁出,空庭还闭绝代姿。
风雨大是遭白眼,酒炙谁复来齐眉。
衡门一锁略安分,绸缎谷待赏几时。
寄根王谢自得地,燕子归来汝莫疑。
李新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2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