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英
吴市吹篪客,閒来伴衲衣。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
落日停沧海,寒云拥翠微。竹垆煨芋栗,谈笑坐忘归。
答傅生
昨得南来札,开椷字字愁。苍茫关树尽,迢递汉江流。
朔雪家何处,秋风客买舟。辄思云卧好,焉敢负罗浮。
留别周氏诸君子
津亭折赠柳条新,挂席东风度海滨。别后沧波遥引望,双鱼须寄鹤楼人。
陆山人华甫见过山房二首 其二
汝水分携后,余归又二年。停云劳梦寐,兹夕共周旋。
梅萼沾山雪,芝柈引石泉。钓竿吾欲荷,一泛五湖船。
步韵酬答吴秀才彦家
一瓶高挂白如银,司马当垆祇为贫。岩下拂云丹桂发,篱边傲雪菊花新。
青山忆尔能招隐,猿鹤怜余偶结邻。折苇渡江将入社,平原十日饮为真。
冬日閒步龟山晚过虚白斋遇慧上人
寻幽扶竹仗,徐步白云端。蛮语沈吟处,山花带笑看。
逢僧披大衲,拉我坐蒲团。仰面观天象,青霞许共餐。
过留都访何尚爵客馆
万里飘蓬叹异乡,故人握手慰乡肠。登楼共醉金陵酒,击楫还冲楚泽霜。
目断江城秋树迥,心驰淮海暮天长。别来勿谓关山阻,待尔鸿书远寄将。
游吴舍人园
禁闼辞归日,青霞道自尊。翛然丛桂隐,何异辟疆园。
大壑今逃俗,高林已避喧。飘飘南海客,短褐一登门。
答田博士
风流田国士,江左自翩翩。似是居驺客,今逢入洛年。
甘泉秋献赋,碣石夜谈天。愧我双钓色,蹉跎傍日边。
春日游上方寺访竹塘上人禅房四首 其三
春草正芳菲,禅关隐翠微。古堂僧定后,荒径客来稀。
烟散千山远,江空一鸟飞。坐听钟磬晚,双树思依依。
九日陆山人华甫见过夜集得歌字
双剑频能合,羁栖思若何。佩萸酬令节,酌酒一高歌。
雁字秦关远,牛衣洛下多。灯前君且醉,行乐在烟萝。
送黎悦勤之嘉兴
结束向南州,江城暑气收。山连吴会郡,溪送越来舟。
烟柳藏官道,江鸥伴客游。西湖知有赋,应寄蓟门秋。
小除夕访黄隐君言甫留饮
腊尽梅如雪,寻君一杖藜。凭阑沧海近,绕径暮云低。
白版称江左,青莲愧陇西。新春仍结社,花月好招携。
过韦涌再访方山人际明不遇
春早凭高望大洲,棕鞋桐帽过洲头。问津何处寻安道,挂席东风送子猷。
几度关门占紫气,再来岩壑觅青牛。白云深锁人难见,兴尽空回剡曲舟。
秋日山中寄怀燕京诸友
关河遥望五云长,巾舄翩翩剑气光。万里青天飞紫雾,几家红树散秋霜。
怜余兰茝垂丹壑,忆尔风尘在异乡。此际南来燕塞雁,可无书札寄山房。
初开酒馆承欧黄苏李诸词客过辱篇什酬答一首
堪怜六十烟岩老,忆昔西游旧故知。入社久从词客赋,谈天曾有尚书期。
敝貂归卧贫无似,涤器当垆胡所为。但有群才题下走,风流不减五陵时。
答李明府椷遗葛履兼贶六韵问病二首 其二
白马长安令,投余大隐篇。封椷遗侧陋,怀袖奉周旋。
岭峤青霞上,关门紫气前。流沙他日去,稽首著书年。
春日同元章隐君过集伯鳞伯羽二文学结绿斋赏菊得生字二首 其一
惊蛰雨无晴,追欢泛菊英。淹留酬酩酊,不必论浮生。
对妓
百岁光阴不久看,人生几度十分欢。琵琶一曲颜如玉,月下花前劝酒乾。
梦中游来台作
裹药囊琴度岭来,乍辞沧海访来台。云连邛杖能扶我,石引名山岂用媒。
古洞酒禅初下榻,玉壶仙女共登台。游魂彷漾茫茫起,月浸桃花一棹回。
苦雨二首 其一
旬日严冬雨,行人各断魂。朔风吹粤峤,犹自掩柴门。
李英
李英,字心华,号苕生,聊城人。诸生。有《齐竽》。► 282篇诗文
访无着上人
酬容彦存见访
赠林祥云为书当垆集
节孝徽音卷为李隐君裕培赋
霜降日同冯欧诸君子登西台
对剑
广德寺观牡丹
题张光禄纪游画卷六首 其一 琼楼观海
游西山经玉泉池望西湖
庚辰人日书怀
答方永叔见寄
用韵酬赵山人君宠
思家曲四首 其一
端午同友人泛舟游大通寺
乙巳元日访欧文士宜丽
寄黄国钺
元夕过黄隐君言甫宅访康茂才思魏赏灯醉饮留宿
小除夕怀康茂才思卫
元夕观坛灯
访无着上人因题青莲宇
张汝成自东鲁至过访邸中二首 其一
秋夜同叶文信步月过刘汝贤高斋因望西山作
游小金山鳌峰寺
夏日承何梁欧七君子过集得烟字
王黄二子将有行期过访客舍
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禅房
都下逢王宰三黄廷翰
春日旅寓霍成章羊城酒馆马春元诸君见过小酌因题垆头谩赋二首 其 ...
雪中同李二山人裕诏良甫过集欧公子孺吉禺南草堂得诗字
赠许秀才
梁季参见访诗以赠之兼忆黄惟让
戊辰二月自金陵过京口遇雪有作
闰九月八日承茂才元生偕乃兄弟侄诸文士携酒见过因订九日之会
暮春泛舟游玄湖二首 其一
月夜同欧黄诸词客集城南楼得凉字
酬欧文士嘉潜解衣相赠
伏日承欧梁黄关何诸君子过集得逢字何字二首 其一
端阳日同欧黄诸君子集海西诗社得情字
中秋江村即事
癸卯除夕
送王体仁之豫章
同卢达章访苏惟卿留饮得居字
朱博士以礼上人画竹索题二首 其一
暮春有怀二首 其二
梁继先召饮
仲春日承欧才伯仰德仲瞻过饮李英垆头得人字
过京口访茅秀才平仲
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
过曲阜阙里谒孔庙
上元日游西苑有作
赠程生
访方台卿黄玄通李廷叔三友留酌
送傅应秋南归
送邹子南还二首 其一
送欧春元入京赴进士举
丙子早春送方元素还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