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渡

过渡

明代 李昱

三十六渡春水深,蒲萄绿涨愁人心。行人且休脱布胯,桃树头上双鸟吟。

诗人李昱的古诗

题画梅二绝句 其一

明代 李昱

江梅信是丈人行,老干能开白玉花。笑杀天台桃几树,不分清俗要相誇。

八月辞

明代 李昱

鲤鱼吹长风,曲池芙蓉老。白天坠凉露,湿萤满衰草。

兰房灯烬青,独宿知秋早。碧波弄明月,自惜颜色好。

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

送马彦良赴闽

明代 李昱

锦帆江上挂东风,海国潮生百浦通。离浙此时杨柳碧,到闽无数荔支红。

功名暂屈盐车骥,家世终怀柏府骢。何处相思一尊酒,三千里外月明中。

中秋玩月简橙川诸友

明代 李昱

海上风高八月天,分明吹出大天盘。光含宇宙无偏照,影纳山河却倒看。

今夜正须倾凿落,几人能共倚阑干。嫦娥也念题诗苦,赐与长生白兔丹。

览镜图效长吉体 其三

明代 李昱

夜冷孤楼素鸾影,广寒宫阙秋重重。青女笑霜刮天湿,只愁凋损嫦娥容。

送叶主簿之巴陵

明代 李昱

行人远道问巴陵,几日扁舟过洞庭。白鸟入云天不断,紫鱼吹沫浪还腥。

长才作簿诸公惜,多暇谈经小吏听。回首玉堂春色近,好凭文力播芳馨。

暮春书怀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昱

闲居习疏懒,岁月渐成癖。心幽远世虑,地偏少人迹。

是时春向暮,芳草萋更碧。鸟啼檐间树,花落溪上石。

悠悠发长吟,命酒聊自适。人生任天性,焉能为形役。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九

明代 李昱

揖逊称唐虞,征诛尚汤武。煌煌帝王德,简册传千古。

云胡巢与由,万乘弃如土。采薇首阳巅,夷齐独何苦。

周衰逮彊秦,并吞猛于虎。驱民赴兵戈,白首填草莽。

夜回三界

明代 李昱

官事匆匆敢计程,微躯辛苦为苍生。雨寒转觉篮舆重,月黑全凭火炬明。

路转松林多虎迹,夜投茅屋少鸡声。五更又过清风岭,不费推敲句已成。

农家谣

明代 李昱

高田低田禾尽熟,农家农家生意足。腰镰在手如割鲜,玉粒如山塞茅屋。

亲戚邻舍欢乐同,酒酣社鼓歌老翁。阿孙将米换鱼肉,老妪髻插山花红。

时和乃由天子圣,元丰之歌敢同盛。嗟嗟鼠窃沧海边,胡不卖刀买犊来归田。

息滩

明代 李昱

息滩复息滩,逆上如登天。舟行上龃龉,百丈不可牵。

人持白木篙,左右柱两肩。倒缘凌风樯,俯贴冲波船。

分寸累丈尺,始能就其颠。回头望来者,相去一丈悬。

我生匪利涉,坦易性所便。因之戒行险,庶资远游篇。

遣疟鬼

明代 李昱

汝本颛顼子,变化逃其形。胡不肖厥祖,骑龙升帝青。

而为疟鬼徒,屑屑居沧溟。复游人间世,所在行威灵。

舌光霹雳飞,怒目张朗星。坐令命蹇子,狼狈汝所丁。

其寒谁致然,其热孰使令。凄凄挟絮纩,喘喘思风亭。

肉黄面亦皱,呻吟不可听。巫师用桃茢,医师进猪苓。

汝常固蟠结,百艺无一宁。嗟汝圣王裔,区区独伶俜。

迁善乃令德,肆虐非常经。我今赋新诗,送尔扬归舲。

东方有苍龙,鼓腹生雷霆。西方有白虎,利口惟膻腥。

赤鸟司南方,丹砂耀脩翎。玄武在北方,闪目光荧荧。

四方汝无往,恐汝罹天刑。汝宜返故乡,寒泉肃泠泠。

绿荷以为衣,丹霞以为扃。珠帘水晶幌,贝阙琉璃屏。

洛妃奏清曲,湘娥荐芳馨。飘飘曳鸾旗,洋洋下云軿。

速行如风火,昼夜不可停。从此勿回首,一去三千龄。

秋晚游西湖二绝句 其一

明代 李昱

八月西湖镜里天,中流柔橹下轻烟。回头指点青山好,有个白鸥飞上船。

石井山中

明代 李昱

石井山中云绕门,题诗不减浣花村。已知子可为宗武,更愿孙能继审言。

照眼椒花工取媚,向人梅蕊故开繁。老来自信生涯好,乞与春风日讨论。

徐孟玑送东阳酒

明代 李昱

故人远送东阳酒,野客新开北海尊。不用寻梅溪上路,春风吹气满乾坤。

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 其三

明代 李昱

江南九月秋风落,杀气如云暗城郭。浓霜凄凄日色薄,玉叠鼓寒声不作。

绿草夜奏兰台宫,问天乞借襄王雄。前驱蜚廉后丰隆,一洗狐兔无留踪。

呜呼三叠兮秋夜肃,变作南风五弦曲。

览镜图效长吉体 其一

明代 李昱

天孙不织红霞绮,雪袂临风吹欲起。娇鬟笑展水晶奁,照见芳姿净如洗。

中秋同唐仲暹玩月二绝句 其二

明代 李昱

八月十五是中秋,月色娟娟似水流。却忆湖州船子唱,几人欢乐几人愁。

咏史十二首 其十一 季布

明代 李昱

忆自髡钳载柳车,鲁朱犹得解车哗。平生任侠何须数,不死图功正足誇。

楚日将军犹为主,汉廷御史必忘家。千秋虽重黄金诺,老守河东谩尔嗟。

题梅 其三

明代 李昱

岁暮江南十日雪,犯寒开处只南枝。扬州何逊苦忆汝,寥落人间无好诗。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