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陈世恭

挽陈世恭

明代 李昱

花溪廿载遂交游,似子相知百一收。孙楚有怀哀甚切,耿兰无报泪空流。

白头慈母应多病,黄口孤儿不识愁。最是斯文从此绝,凄风回首卧云楼。

诗人李昱的古诗

夜回三界

明代 李昱

官事匆匆敢计程,微躯辛苦为苍生。雨寒转觉篮舆重,月黑全凭火炬明。

路转松林多虎迹,夜投茅屋少鸡声。五更又过清风岭,不费推敲句已成。

农家谣

明代 李昱

高田低田禾尽熟,农家农家生意足。腰镰在手如割鲜,玉粒如山塞茅屋。

亲戚邻舍欢乐同,酒酣社鼓歌老翁。阿孙将米换鱼肉,老妪髻插山花红。

时和乃由天子圣,元丰之歌敢同盛。嗟嗟鼠窃沧海边,胡不卖刀买犊来归田。

髑髅挽车图

明代 李昱

车辚辚,车辚辚,触髅挽车挽断筋。借问何辛辛,一家骨肉在一身。

红丝系足非良因,彩衣儿女徒欣欣。载重力微每见嗔,鞭之扑之亦有因。

嗟哉髑髅之骨已如银,髑髅之苦如积薪。髑髅入土还笑人,后车来者无停轮。

日铸坠壁岭

明代 李昱

两岭相望四十里,十五年前曾此游。野花依旧自春色,行路几人成白头。

六月辞

明代 李昱

银塘花发红云满,南风吹香遍宫馆。舞衣上绣双鸳鸯,绿珠小娘捧冰椀。

簟纹细织湘波寒,碧纱如烟作帐宽。水晶帘垂体生栗,不识人间有三伏。

访俞光大山居

明代 李昱

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

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誇。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

泊鸬鹚湾

明代 李昱

朝辞婺女城,暮泊鸬鹚湾。鸬鹚暝不见,但闻水潺潺。

水声日西流,客子何时还。长风吹征衣,惨澹生愁颜。

泊练祈塘

明代 李昱

枕上春寒酒未醒,小舟还此泊芦汀。雨声欲趁夜船到,一夜东风吹塔铃。

题胡伯奇兰

明代 李昱

澧浦春深长绿芽,国香一种最堪誇。纷纷俗眼迷凡卉,只有君家识此花。

二月辞

明代 李昱

玉为鞍,龙为马,游阳春,锦城下。水晶盘中凤凰炙,蒲萄绿酒银壶泻。

万卉千花舞绣衣,笑杀提篮采桑者。

秋宵七恨 其七 雁

明代 李昱

洞庭波寒秋影乱,几回乱失声乱唤。草木黄落始来宾,颇似人生系微宦。

数年寄书长不达,应负冥冥在霄汉,吁嗟恨尔之秋雁。

橙川四咏 其一 橙峰晚云

明代 李昱

壮观橙川第一峰,寻常云气接飞龙。玉漦流地春无尽,翠髻撑天晓更重。

几度采芝身缥缈,连朝拄笏兴从容。虽然不作他山雨,灵物何曾有定踪。

正月辞

明代 李昱

雪消楼瓦鸳鸯暖,太液池香翠暖满。春愁如织莺未知,新染鹅黄柳丝短。

美人纤手画双蛾,绣帘捲得春风多。春风开红又开紫,却怕青年逐流水。

题唐以仁山水图

明代 李昱

莫怪柴门门未关,屋头无数好青山。暮年袖却丝纶手,一个鱼舟尽日閒。

中秋同唐仲暹玩月二绝句 其二

明代 李昱

八月十五是中秋,月色娟娟似水流。却忆湖州船子唱,几人欢乐几人愁。

处女吟

明代 李昱

深闺有处女,盈盈好颜色。施朱太赤粉太白,画工如山貌不得。

年逾三十不嫁人,蹇修塞门守愈真。清晨去来山上柏,愿以苦节终吾身。

东风吹绿阶前草,蝴蝶双飞一何早。长门白日苦花多,人生只似花开好。

东家小姑嫁大官,锦靴笑坐黄金鞍。一朝失宠如敝屣,镜中孤影愁离鸾。

西邻小妹嫁豪贾,聘与黄金贱如土。失身乃在江海间,梦魂长怨风波苦。

何似深闺处女吟,许身真比双南金。寄声小妹小姑道,嫁人容易红颜老。

三月辞

明代 李昱

东园雨红花乱飞,绣帘半捲燕双归。并州剪刀快如水,茜萝新样裁春衣。

十二巫山尽神女,屏风照见芳心苦。宫辞裁罢酒微醺,自向金笼教鹦鹉。

题吕宗义扇面云溪钓隐图

明代 李昱

苏耽元是橘中仙,一局残棋不记年。近日白云溪上住,都将幽兴付鱼船。

九日怀智上人

明代 李昱

九日今朝是,相期亦未能。簪花怜病客,把酒忆高僧。

河雨舟难买,山云槛屡凭。裁诗坐草阁,极目尽渔罾。

甲辰岁九月一夜梦外舅天趣郑先生问幽冥之事但云海天月色秋茫茫觉 ...

明代 李昱

外舅实天迈,神采冰玉相。明经擢巍科,气劘贾董场。

骅骝自超诣,鸾凤必高翔。辙环湖海间,著述成数囊。

弟子满京国,所至留馀芳。晔也樗栎材,谬选膺东床。

提撕感恩厚,取别亦已长。今夕复何夕,漏永犹未央。

分明入我梦,言笑如平常。载拜问所从,面诲辞慨慷。

海天既无际,月色秋茫茫。魂来波浪白,魂去云山苍。

音容遽相失,辗转何由忘。天地一蜾嬴,死生等行藏。

游魂乃其变,浩荡随飞扬。去来本无迹,暂寓无何乡。

情深自难已,揽衣涕泗滂。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