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东坡白战诗

次韵东坡白战诗

明代 李昱

稚子携壶沽竹叶,怪底纷纷乱叶雪。江天云气凝不流,海间波涛来无绝。

支机石殒光欲碎,承露高茎冻应折。草中谁忧狐兔死,麦根已喜螟蝗灭。

天涯客况胜雪冷,岁里光阴惊电掣。吟脾清苦出秀句,望眼昏花舒醉缬。

谁家洛下闭门户,几人海上餐毡屑。是非千古冰鉴在,荣辱百年风鸟瞥。

纷纷狂态安足数,烱烱孤怀向谁说。夜深感慨那能眠,但觉衾稠冷如铁。

诗人李昱的古诗

题胡伯奇兰

明代 李昱

澧浦春深长绿芽,国香一种最堪誇。纷纷俗眼迷凡卉,只有君家识此花。

徽庙翎毛

明代 李昱

羽毛如锦太葳蕤,花石东头入画时。无限新声听未了,金风吹动万年枝。

送叶主簿之巴陵

明代 李昱

行人远道问巴陵,几日扁舟过洞庭。白鸟入云天不断,紫鱼吹沫浪还腥。

长才作簿诸公惜,多暇谈经小吏听。回首玉堂春色近,好凭文力播芳馨。

秋宵七恨 其三 月

明代 李昱

嫦娥窃药奔蟾窟,老兔千年捣何物。玉镜初从海上来,冰轮又向云间没。

借问胡为有圆缺,不与愁人照离别,吁嗟恨尔之秋月。

言怀五首 其三

明代 李昱

魁山一茅茨,中有无名氏。头戴有皮冠,发白丝不理。

斋居了无事,危坐乌皮几。流观高士传,放迹心独喜。

红尘树外隔,清风竹间起。俗客不我过,其门静如水。

嗒焉似忘我,稽首南郭子。

髑髅挽车图

明代 李昱

车辚辚,车辚辚,触髅挽车挽断筋。借问何辛辛,一家骨肉在一身。

红丝系足非良因,彩衣儿女徒欣欣。载重力微每见嗔,鞭之扑之亦有因。

嗟哉髑髅之骨已如银,髑髅之苦如积薪。髑髅入土还笑人,后车来者无停轮。

三月辞

明代 李昱

东园雨红花乱飞,绣帘半捲燕双归。并州剪刀快如水,茜萝新样裁春衣。

十二巫山尽神女,屏风照见芳心苦。宫辞裁罢酒微醺,自向金笼教鹦鹉。

徐孟玑斗室

明代 李昱

一室宽如斗,危墙稳似船。座中疑缩地,壶内别为天。

北海尊常在,南州榻自悬。曲肱虽乐甚,容膝已安然。

谢友人送酒

明代 李昱

瓷鼎熬成白玉浆,鸣鞭走送意难忘。开瓶已胜葡萄色,入口偏誇豆蔻香。

未教刘生千日酒,应同王母九霞觞。黄花正尔欺人老,烂醉西风也不妨。

双竹图

明代 李昱

湘江秋影水云宽,笔底移来只两竿。若挂高堂无六月,洒衣苍雪不胜寒。

十一月辞

明代 李昱

别馆瑶云曙光冷,飞霜落尽宫槐影。何人吹动玉参差,春透香帏梦初醒。

甲屏风围象床,吴绫越罗堆满箱。拈针欲绣双鸳鸯,又恐新愁随线长。

忆昨

明代 李昱

家住西湖湖水湾,开门日日见青山。晚风蝴蝶疏帘外,春雨鹧鸪深竹间。

舣棹门生移酒至,入城童子借书还。而今清事何由再,阻绝天涯鬓欲斑。

章三益匡山行

明代 李昱

仙人休吹紫鸾笙,听我一曲匡山行。青莲居士读书处,至今石室丹霞明。

龙泉西南百馀里,四面峥嵘翠峰起。先生结庵当画图,正与匡山景相似。

屋前屋后皆种松,坐看百尺苍精龙。苔皮深含霜雪古,铁干返走风云从。

一亭下浸苍波冷,缥缈烟云成万顷。中有神鱼长比人,翠鬐翻动玻瓈影。

一亭上与浮云齐,赤阑干外青天低。分明投壶笑玉女,彷佛出海闻金鸡。

东南一亭隐林樾,地位清高隔炎热。人间赤日如火流,疏簟琅玕自苍雪。

最其秀者环中庭,周遭万朵芙蓉青。朝来爽气落我袂,萝风吹日天冥冥。

鹤怨猿啼归未得,绣衣今作青云客。故山四首五情摇,归梦时时到寒碧。

自古山林钟鼎同,先生况有前贤风。少待功成拂衣去,入门依旧山花红。

茶源

明代 李昱

晚向茶源过,凄凉不可论。孤舟千里客,茅屋数家村。

雁落平沙净,鸦栖返照昏。唯应惬诗思,坐久愈忘言。

留别荣春岩上人

明代 李昱

扁舟欲问西林寺,湖水纡回到每迟。吏部尚为文畅序,拾遗能废赞公诗。

山中借榻尘机息,月底行杯树影移。明日风烟各分首,江湖夜雨梦相思。

挽石珠山玑万户

明代 李昱

平生礼乐作元戎,馀事机谋立戎功。铁马南征如昨日,戈船东下忽秋风。

龙文夜泣床头剑,苔锦朝侵壁上弓。最忆阊门旧碑石,人人堕泪说羊公。

题梅 其三

明代 李昱

岁暮江南十日雪,犯寒开处只南枝。扬州何逊苦忆汝,寥落人间无好诗。

黄公锻磨吟

明代 李昱

一声啼鸟惊春破,但道黄公能锻磨。问渠锻就将何为,麦熟村民免饥饿。

麦熟村民免饥饿,即今麦缺愁难过。

题芷阳书斋

明代 李昱

芷阳山中屋数椽,树阴将绿绕阶前。客来敲户不出应,看到马蹄秋水萹。

送琴僧印秋海归东林

明代 李昱

韩子文章最有声,颖师琴调得传名。十年具美知谁继,此地长吟送尔行。

铁凤飞楼开佛日,玉虹吹瀑下江城。几时五老峰前路,拄杖相过听短赓。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