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芷阳书斋

题芷阳书斋

明代 李昱

芷阳山中屋数椽,树阴将绿绕阶前。客来敲户不出应,看到马蹄秋水萹。

诗人李昱的古诗

十一月辞

明代 李昱

别馆瑶云曙光冷,飞霜落尽宫槐影。何人吹动玉参差,春透香帏梦初醒。

甲屏风围象床,吴绫越罗堆满箱。拈针欲绣双鸳鸯,又恐新愁随线长。

黄杨冠歌酬洪子宜见惠

明代 李昱

有树有树名黄杨,膏沐雨露何苍苍。平生虽遭厄闰苦,年深乃复知材良。

其材中冠冕,其质如圭璋。奴桑隶柘超众木,居然正色含中央。

紫镔之刀截鹅肪,纷纷金屑随风扬。中刳外雕夺天巧,意匠经营邹鲁乡。

斯须一笑出古制,晶莹滑泽见未尝。苍蝇侧足不敢立,弹来照手蜡色光。

进贤惠文空自贵,鹿皮椰子安可方。洪君得之远遗我,束我头上半白之秋霜。

小冠子夏俱二寸,俗样岌岌徒轩昂。有时醉后或懒著,挂在清溪石上万古之松傍。

洪君求我歌,歌罢喜我狂。乌纱小巾宛相称,丹崛翠壑同徜徉。

题问月轩

明代 李昱

华轩结构与云连,正在书台紫连边。金叵罗中邀皓月,玉栏干外问青天。

广寒宫殿名虚得,大地山河影浪传。药捣玄霜分若个,树誇丹桂种何年。

蟾光此夜因谁缺,兔魄今宵却又圆。惆怅姮娥亦无语,倒骑白凤舞翩跹。

八月二十五夜陈世恭邀赏桂花

明代 李昱

中秋过十日,丹桂始堪誇。浸酒尝花味,张灯代月华。

旧游人顿少,迟赏兴尤嘉。谑笑从狂客,清歌欠小娃。

白云亲舍图 其三

明代 李昱

束书千里别慈颜,看尽慈乌落照间。山外白云云下屋,倚门昨夜梦连环。

荅禹龙门见柬

明代 李昱

高僧元住金山寺,飞锡吴乡未拟回。天女散花台上落,神龙避雨钵中来。

久知无本能诗句,自笑渊明嗜酒杯。别后重逢须记取,藤床对雨拨寒灰。

日铸坠壁岭

明代 李昱

两岭相望四十里,十五年前曾此游。野花依旧自春色,行路几人成白头。

题陈世恭所藏山水图歌

明代 李昱

米公老手无人继,从此乾坤少清气。画师落笔颇似之,素练曲折开秋意。

上有青山万叠之嶙峋,下有白云千顷之氤氲。丹枫翠柏森左右,年深乃成十抱文。

白石坡头野亭小,一叶渔舟荡清晓。对岸想像忘机翁,坐占苍苔谈未了。

我尝四载客京华,每见画图成叹嗟。垂老归来爱幽独,欲借云根半间屋。

灯辞三首 其二

明代 李昱

打遍凉州羯鼓声,牡丹花发最分明。春宵苦短须沉醉,莫使金鸡下五更。

赠地理远碧山

明代 李昱

涧东瀍西曾卜洛,定之方中楚宫作。当时相宅论阴阳,犹未经营到冥漠。

后来注意马鬣封,某丘某水寻灵踪。封侯作相在顷刻,芒鞋踏遍青芙蓉。

远师本有降龙技,随处看山逐龙势。金华一郡凡几家,屡见牛眠得佳地。

我家近住东屏山,时与远师相往还。青囊和月挂松树,且酌美酒开心颜。

我闻金陵帝王宅,虎踞龙蟠出奇特。远师飞锡宜一游,归来说与渔樵流。

题梅 其四

明代 李昱

断桥流水月黄昏,几度相思对酒樽。只作总宜船上看,槎枒玉树挂金盆。

寄杨从事

明代 李昱

屋近青山云满坳,树翻红叶鸟争巢。不贪杖屦频开径,正想旌麾出远郊。

浊酒赊来同友吃,新诗改罢唤儿抄。缘知日暮空吟望,自向亭中作解嘲。

赠曹伯强

明代 李昱

衣裁白苧著皂帽,羡子远道来翩翩。新丰马周自逆旅,长沙贾生犹少年。

夜深谈诗月在地,春浓载酒花连天。如此才华易相别,莫怪临风情黯然。

题孟都司有馀清轩

明代 李昱

鉴湖西头饮骢马,水风潇洒动沤波。青山当户意不尽,白月近人光更多。

梅边自检孝廉传,竹外忽听沧浪歌。几时对雪发幽兴,独抱古琴深夜过。

茶源

明代 李昱

晚向茶源过,凄凉不可论。孤舟千里客,茅屋数家村。

雁落平沙净,鸦栖返照昏。唯应惬诗思,坐久愈忘言。

题梅 其二

明代 李昱

罗浮山下隔烟开,香雪纷纷入梦来。谁谓缟衣今寂寞,花光笔里唤春回。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二

明代 李昱

人生宇宙间,愚哲惰与勤。年华不可再,努力思超群。

大禹寸阴竞,陶侃惜其分。不见东流波,昼夜方沄沄。

吾徒但饱食,与俗同缤纷。既无良平智,又乏贾邓勋。

立言著当代,庶以期斯文。

送程知县赴最官

明代 李昱

雨后官河水接连,行人初上木兰船。即看治政闻天上,便有徵书下日边。

玉佩晓趋宫草色,锦衣春染御炉烟。龙盘虎踞多形胜,共祝皇图亿万年。

雨过许叔大

明代 李昱

山雨沾衣湿,江云度水寒。也应如杜甫,曾此过苏端。

绿蚁春浆瓮,青丝野菜盘。平生谢拘束,与子罄相驩。

留别彭士云管勾

明代 李昱

驱驰逆旅似浮萍,寥落斯文若萍星。远道已为千里别,好诗能复几回听。

水连徽港滔滔白,山过宣城历历青。天上五云春色暖,愿随染翰侍彤庭。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