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湖竹枝歌五首 其二

西湖竹枝歌五首 其二

明代 李昱

菱角钩衣为出尖,莲心苦口却回甜。妾生不恨郎缘薄,自恨春波日夜添。

诗人李昱的古诗

灯辞三首 其二

明代 李昱

打遍凉州羯鼓声,牡丹花发最分明。春宵苦短须沉醉,莫使金鸡下五更。

题梅 其二

明代 李昱

罗浮山下隔烟开,香雪纷纷入梦来。谁谓缟衣今寂寞,花光笔里唤春回。

渊明醉像

明代 李昱

玉山颓矣葛巾偏,老仆扶持步不前。莫道先生浑不醒,醉中犹记义熙年。

白云亲舍图 其三

明代 李昱

束书千里别慈颜,看尽慈乌落照间。山外白云云下屋,倚门昨夜梦连环。

赠地理远碧山

明代 李昱

涧东瀍西曾卜洛,定之方中楚宫作。当时相宅论阴阳,犹未经营到冥漠。

后来注意马鬣封,某丘某水寻灵踪。封侯作相在顷刻,芒鞋踏遍青芙蓉。

远师本有降龙技,随处看山逐龙势。金华一郡凡几家,屡见牛眠得佳地。

我家近住东屏山,时与远师相往还。青囊和月挂松树,且酌美酒开心颜。

我闻金陵帝王宅,虎踞龙蟠出奇特。远师飞锡宜一游,归来说与渔樵流。

守岁有感而作

明代 李昱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题画梅二绝句 其二

明代 李昱

梅花三昧是华光,复有徐生远擅场。遮莫高楼夜吹笛,玉奴自有返魂香。

闻人梦吉挽诗十韵

明代 李昱

乡选联科目,儒官领缙绅。横经数十载,负笈二千人。

业与河汾并,名将稷下邻。绣衣徒荐剡,朱绂懒萦身。

践履追前辈,光辉振后尘。丹丘鸣凤下,沧海泛鸥驯。

宿草经长夜,飞花落晚春。泗山环马鬣,鲤水戏鱼鳞。

最忆凝熙谥,还胜贞曜伦。斯文日陵替,执笔为酸辛。

送毛仲贤归越

明代 李昱

忆昔乘船往会稽,湖山青压柂楼低。路从贺老门前过,诗向越王台上题。

鸥鹭近人明似雪,鱼虾入肆贱如泥。经年不到还惆怅,送子东行立水西。

挽朱留耕十二韵

明代 李昱

养誉能超俗,延龄似得仙。风生谈满座,霜染发垂肩。

锦里青山外,金城碧水边。谁誇五牸富,正爱一狐贤。

晓句筼筜谷,春蓑䆉稏田。躬耕疲不厌,力学老尤专。

岂谓迎申日,俄惊在已年。蒲轮何寂寂,草带已芊芊。

惘怅蓬科地,凄凉薤露篇。绋多亲友执,书有子孙传。

去去随长夜,冥冥隔九泉。惟应忝邻好,回首涕潸然。

湖堤晓行

明代 李昱

宿云如墨绕湖堤,黄柳青蒲咫尺迷。行到画桥天忽醒,谁家茅屋一声鸡。

题画二绝句 其一

明代 李昱

紫翠萦纡千万重,僧归日午始闻钟。若非越上云门寺,定是庐山五老峰。

挽陈世恭

明代 李昱

花溪廿载遂交游,似子相知百一收。孙楚有怀哀甚切,耿兰无报泪空流。

白头慈母应多病,黄口孤儿不识愁。最是斯文从此绝,凄风回首卧云楼。

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昱

江南七月秋风起,吹动白云千万里。洞庭木落波影寒,天外冥鸿饥欲死。

男儿生无所成良可叹,出门荆棘行路难。酒酣拔剑为起舞,满堂星斗光阑干。

呜呼一叠兮秋夜永,碧梧为我飘金井。

橙川四咏 其三 梅航读月

明代 李昱

莫怪斋居山似航,徐君教子有馀芳。青灯只假梅梢月,綵笔兼书柿叶霜。

千古南州名不废,几人东阁兴难忘。百花榜上魁名在,要借嫦娥一寸光。

双竹图

明代 李昱

湘江秋影水云宽,笔底移来只两竿。若挂高堂无六月,洒衣苍雪不胜寒。

送顾仲明之常熟州教授

明代 李昱

自从吴中识君面,江海相违复相见。交情不下十年馀,岁月匆匆若流电。

尚忆清风八咏楼,与君吃酒楼上头。酒酣借箸为节击,狂歌落日惊沙鸥。

闻道兰亭看脩竹,官冷三年食无肉。褐袍才乐柳汁青,又载琴书问常熟。

此州吴公之故乡,弦歌彷佛声洋洋。孔门政事出文学,坐令州牧成龚黄。

朝来河雨添春水,吴船催发吴歌起。酌君别酒情未已,我亦衢州整行李。

人生离合真可怜,临行把袂心茫然。相期出处各努力,浙水东西谩相忆。

摘豆示辕

明代 李昱

山居既幽寂,何以娱清昼。呼儿启柴扉,共摘园中豆。

缤纷渐盈把,微雨湿衣袖。追思菽水奉,岁月不可又。

虽无然萁戒,兄弟缺相觏。乾坤浩茫茫,我独守孤陋。

生涯固云好,终焉怀其旧。感此成新诗,歌之令人瘦。

秋宵七恨 其三 月

明代 李昱

嫦娥窃药奔蟾窟,老兔千年捣何物。玉镜初从海上来,冰轮又向云间没。

借问胡为有圆缺,不与愁人照离别,吁嗟恨尔之秋月。

过荷叶浦

明代 李昱

雨后乘船好,春流处处浑。买鱼荷叶浦,沽酒杏花村。

野景苍茫过,清诗仔细论。矶头双白鹭,相对似忘言。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