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唐以仁山水图

题唐以仁山水图

明代 李昱

莫怪柴门门未关,屋头无数好青山。暮年袖却丝纶手,一个鱼舟尽日閒。

诗人李昱的古诗

送琴僧印秋海归东林

明代 李昱

韩子文章最有声,颖师琴调得传名。十年具美知谁继,此地长吟送尔行。

铁凤飞楼开佛日,玉虹吹瀑下江城。几时五老峰前路,拄杖相过听短赓。

题耕牧图

明代 李昱

春田雨馀春水绿,乌犍背立双鸲鹆。有叟有叟相追逐,手把锄犁绕江曲。

初疑庞公之垄,又似子真之谷。子孙全家骨肉聚,身世百年生计足。

噫,彼利禄不入于心兮,所以无荣亦无辱。

灯辞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昱

万点金莲烛渐烧,水晶帘影夜吹箫。只知天上星辰近,不觉人间夜色遥。

春山道中与唐仲暹辈分韵得迟缸二字

明代 李昱

莫春之初行乐时,青衿济济亦追随。酒因爱客传杯数,诗欲惊人得句迟。

溪柳线垂将雾绾,野花红落倩风吹。閒中景物千金直,休使徵贤使者知。

杖藜三月青山路,风景真如濯锦江。在树啼来黄鸟对,隔溪飞去白鸥双。

旧题僧寺诗连壁,新酿田家酒满缸。寄语朝端故人道,归欤已觉寸心降。

闻人梦吉挽诗十韵

明代 李昱

乡选联科目,儒官领缙绅。横经数十载,负笈二千人。

业与河汾并,名将稷下邻。绣衣徒荐剡,朱绂懒萦身。

践履追前辈,光辉振后尘。丹丘鸣凤下,沧海泛鸥驯。

宿草经长夜,飞花落晚春。泗山环马鬣,鲤水戏鱼鳞。

最忆凝熙谥,还胜贞曜伦。斯文日陵替,执笔为酸辛。

答吕慎明

明代 李昱

清晨声剥啄,有客扣我扉。车马何联翩,林壑生光辉。

嗟予久离群,屏迹甘布衣。故人金石交,乃肯念细微。

上堂具尊酒,方圆进甘肥。君谅笃高谊,不醉将安归。

攘攘宇宙间,以利相因依。交游岂云少,所恨知音稀。

管鲍如可作,兹理傥弗违。愿为双黄鹄,与子俱远飞。

题王竹斋墨梅

明代 李昱

鼻观幽香静可参,月明和影落空潭。霓裳不动冰魂远,恰似江妃睡正酣。

题贞节堂

明代 李昱

孔氏之家贞节堂,大姑守志育贤郎。贞如白石凌风雨,节比苍筠傲雪霜。

截鼻未须论令女,髧髦应不让共姜。明年二月寻巢燕,争忍双飞入画梁。

石井山中

明代 李昱

石井山中云绕门,题诗不减浣花村。已知子可为宗武,更愿孙能继审言。

照眼椒花工取媚,向人梅蕊故开繁。老来自信生涯好,乞与春风日讨论。

闰月辞

明代 李昱

望舒推轮出蟾阙,三岁清光多一月。露湿琼楼秋气寒,镜里嫦娥生白发。

桂高十丈香风满,愁来退作黄杨短。树厄何如人最多,荧荧别泪成银河。

秋宵七恨 其三 月

明代 李昱

嫦娥窃药奔蟾窟,老兔千年捣何物。玉镜初从海上来,冰轮又向云间没。

借问胡为有圆缺,不与愁人照离别,吁嗟恨尔之秋月。

题李后主画竹

明代 李昱

落笔还同铁钩锁,照眼何如金错刀。老可小坡应王气,一竿秋影拂沧涛。

咏史十二首 其六 张良

明代 李昱

博浪沙中亦浪谋,圯桥一变运机筹。岂因汉帝扶炎祚,正为韩王报世仇。

储嗣真凭紫芝曲,神仙假托赤松游。熟知名就身还辱,故尔封侯只愿留。

牵黄熊回山

明代 李昱

野性由来不入群,历阶穿窦恣纷纷。主人自有茅庐在,好去山中吠白云。

黄杨冠歌酬洪子宜见惠

明代 李昱

有树有树名黄杨,膏沐雨露何苍苍。平生虽遭厄闰苦,年深乃复知材良。

其材中冠冕,其质如圭璋。奴桑隶柘超众木,居然正色含中央。

紫镔之刀截鹅肪,纷纷金屑随风扬。中刳外雕夺天巧,意匠经营邹鲁乡。

斯须一笑出古制,晶莹滑泽见未尝。苍蝇侧足不敢立,弹来照手蜡色光。

进贤惠文空自贵,鹿皮椰子安可方。洪君得之远遗我,束我头上半白之秋霜。

小冠子夏俱二寸,俗样岌岌徒轩昂。有时醉后或懒著,挂在清溪石上万古之松傍。

洪君求我歌,歌罢喜我狂。乌纱小巾宛相称,丹崛翠壑同徜徉。

赠医者王玉泉

明代 李昱

玉帝山前图画如,杖藜归来春雨馀。延年岂无赤松术,济世况有神农书。

丹砂夜煅光射室,药苗晓移香染锄。青云故人满江海,莫怪门多驷马车。

端午得江字

明代 李昱

五月榴花雨,生凉到北窗。盘行金粽九,人醉玉瓶双。

黑发虽云改,丹心尚未降。诗成感今古,因吊汨罗江。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四

明代 李昱

凤凰被五采,自顾何葳蕤。朝饮顾泉水,暮宿梧桐枝。

虞廷舞箫韶,周时或鸣岐。和声感至治,千秋一来仪。

孔圣实继作,盛德元匪衰。徉狂者谁氏,乃独歌已而。

八月二十五夜陈世恭邀赏桂花

明代 李昱

中秋过十日,丹桂始堪誇。浸酒尝花味,张灯代月华。

旧游人顿少,迟赏兴尤嘉。谑笑从狂客,清歌欠小娃。

秋晚游西湖二绝句 其二

明代 李昱

秋夜西湖泛棹过,满船星斗近天河。鸣榔忽动清风起,一对鲤鱼吹白波。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