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日无酒

九日无酒

明代 李昱

去年有酒尝酩酊,今年无酒空徘徊。白衣欺我久不至,黄花向人徒自开。

枯肠何由出芒角,渴心从此生尘埃。青蚨三百且沽取,休负吾家鹦鹉杯。

诗人李昱的古诗

九月辞

明代 李昱

画阑十二凭西风,芙蓉照波霜影红。微寒夜侵紫半臂,宝帐流苏篆烟细。

月明天上来羊车,千门竹叶生盐花。挑灯自看班姬传,甘作团团秋后扇。

诞日醉吟

明代 李昱

先生今年五十一,两鬓虽斑眼如漆。挑灯终夜何曾眠,细字蝇头看书帙。

既不能握简,起草趋明光。又不能搴旗,斩将赴敌场。

布衣十载困江海,空有峥嵘磊落惊世之文章。近来结屋翠峰下,白云绕屋看如画。

王侯卿相不到门,自与农夫作邻舍。蚁浮缸面新酒浑,清晨上寿谁称尊。

阿儿拜前女拜后,此乐欣欣难具论。盘餐照眼复何有,出瓮黄齑间青韭。

山田放豚初告腯,泼刺鲜鱼贯霜柳。须臾剥剥啄啄叩门急,携肴载酒来诸生。

陶然洗盏复更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有铿锵涧水和此飕飕万壑松风声。

松风为我清,松月为我明。眼花耳热不知夜,但知百川一吸如长鲸。

我醉欲眠卿且去,谪仙未得其中趣。玉山虽倒嗔人扶,染笔从容赋长句。

我不愿二十四考书中书,我不愿千二百岁崆峒居。

但愿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醉吟欢有馀。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八

明代 李昱

姬辙既已东,王纲日陵替。蛮夷纲猾夏,诸侯亦专制。

虽称葵丘盛,区区假仁义。大哉春秋笔,斧钺严可畏。

是非予夺间,立法垂万世。孰云吾道穷,经成感麟至。

言怀 其一

明代 李昱

夜短苦日长,斋居避烦暑。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堂下。

好鸟依高枝,潜鱼集深渚。以兹悟天性,至乐乃其所。

悠然对书帙,发轫自太古。素心契羲轩,馀事及邹鲁。

所以贤达人,白首不出户。

东轩雪巾宴集分韵得无字

明代 李昱

不合三冬暖,长疑片雪无。清晨忽撩乱,薄暮转模糊。

纵饮从诸友,愁吟只老夫。空林寒悄悄,贪看哺巢乌。

挽朱留耕十二韵

明代 李昱

养誉能超俗,延龄似得仙。风生谈满座,霜染发垂肩。

锦里青山外,金城碧水边。谁誇五牸富,正爱一狐贤。

晓句筼筜谷,春蓑䆉稏田。躬耕疲不厌,力学老尤专。

岂谓迎申日,俄惊在已年。蒲轮何寂寂,草带已芊芊。

惘怅蓬科地,凄凉薤露篇。绋多亲友执,书有子孙传。

去去随长夜,冥冥隔九泉。惟应忝邻好,回首涕潸然。

秋宵七恨 其二 雨

明代 李昱

六月一滴不沾土,连夜淋漓独何苦。红蕉碧梧语叶上,黄茅屋漏那能补。

鸡鸣嘐嘐天欲曙,况乃萧条在羁旅,吁嗟恨尔之秋雨。

送朱炼师回仙居

明代 李昱

峡山仙人之所居,山峰秀出金芙蕖。千寻岩上栖玄鹤,五色云中骑碧驴。

麻姑送酒应到汝,木客赋诗能起予。每闻花乳石林好,相寄休忘锦字书。

留别南城诸公

明代 李昱

相逢常为兴匆匆,拟赋新诗句未工。岁月一身浑是客,江湖两鬓欲成翁。

消愁春蚁浮杯绿,送喜秋花上烛红。明日溪南又分袂,马头黄叶乱西风。

览镜图效长吉体 其三

明代 李昱

夜冷孤楼素鸾影,广寒宫阙秋重重。青女笑霜刮天湿,只愁凋损嫦娥容。

题王竹斋墨梅

明代 李昱

鼻观幽香静可参,月明和影落空潭。霓裳不动冰魂远,恰似江妃睡正酣。

清溪采菱图

明代 李昱

鉴湖水清越女白,日暮采菱歌正长。画舫香风移不动,藕花深处看鸳鸯。

题鱼图

明代 李昱

江飙飒起声蓬蓬,白浪昼翻河伯宫。群鱼出没玻瓈中,扬鬐掉尾各有容。

大鱼雪沫嘘晴空,小鱼戢戢如蚕丛。中有一鱼健且雄,丹砂作尾双眼红。

挥霍咫尺风云从,近前惊倒濠梁翁。回头尔辈皆凡庸,变化已作龙门龙。

送柯子素往天台省亲

明代 李昱

最爱丹丘柯道士,倚门清夜梦连环。致身玉洞虚无里,极目琼台缥缈间。

一鹤书来丹篆古,双龙剑舞铁花斑。也应分得麻姑酒,往驻西池阿母颜。

赠胡叔敬

明代 李昱

去作随群雁,归寻返哺乌。难兄虽落寞,慈母且欢娱。

夜雨花销烛,春风蚁罄壶。谈诗多近槁,亦得慰潜夫。

访戴

明代 李昱

雪月流光射客衣,雪风吹浪打船扉。故人溪上苑茨远,乘兴何如兴尽归。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其八 秋日道中

明代 李昱

一上篮舆便有诗,诗怀如与素秋期。好山到眼时时换,流水于人步步随。

衣古任从村犬吠,心闲惟有野鸥知。翛然独立乾坤外,白雪寥寥和者谁。

赠朱原达

明代 李昱

江海相违二十年,今晨相见一欣然。已同葛亮吟梁父,况有侯芭识太玄。

深谷鸟啼云似水,远林花落雨如烟。酒酣不省他乡客,尚忆西湖小画船。

白云亲舍图 其三

明代 李昱

束书千里别慈颜,看尽慈乌落照间。山外白云云下屋,倚门昨夜梦连环。

梅山义塾秋丁

明代 李昱

庭燎光寒宿雨过,无眠数问夜如何。鼓钟既作声音间,冠佩初临礼数多。

圣德由来同日月,文章元不阻山河。小儒才劣叨司教,相与从容托咏歌。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