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云龙
翛然林水里,别是洞中天。为守老氏黑,因知扬子玄。
枕流殊下濑,舞鹤异飞鸢。近识南塘路,时来问钓船。
城西水亭放歌送别熊羽人
春溪流嘶齧城墙,垂阳吹花冉冉香。熊生彩鹢生双翮,季子御风来送将。
松胶赴吻如潮语,醉跨溪流挟飞雨。虹霓绕笔席边生,手制归云题别绪。
诗成袒跣笑相呼,溪头对掷明月珠。江花水鸟为歌舞,龙女天吴来有无。
丈夫有才不自试,袖吾补天手奚俟。为蛟为螭任变化,尊前一别寻常事。
行矣熊生去莫迟,太平天子正龙飞。金台突兀应无恙,为我先张万丈旗。
哭侄仲良
自女有知来,及吾事女祖。嬉笑一堂中,与语复与处。
及长弄柔翰,颇能作奇语。既与吾此流,吾亦朋友女。
女喜我情欢,我悲女心苦。臣叔实不痴,知者或女许。
方期各努力,与女共千古。恶风一夕来,凋我琼枝树。
伯道尚无儿,奉倩竟殉妇。痛绝堂上人,我兄兮女父。
盖棺事已定,头角总无据。犹冀死有知,得见吾父母。
斐园杂咏十一首 其十 琅玕沜
森森万条玉,袅袅一溪烟。赠君谢客句,绿筱媚清涟。
题梁元珍修远居
远游非不好,归计在渔樵。家住清溪曲,门临白板桥。
兰舟弄秋水,竹屋听春潮。自有烟波趣,毋烦猿鹤招。
访袁道生新居
去人今渐远,门巷对清溪。綦子已丧我,维摩自有妻。
采芳时进艇,听鸟独扶藜。却忆杜子美,草堂瀼水西。
望湖亭怀马龙
忽忽去故园,遥遥适楚甸。夕汎尽沿洄,朝浮惊陵乱。
岂不惮脩阻,言子在山县。弭棹向吴越,登台望庐巘。
苍茫空翠掩,浩渺云涛限。无由辰芳讯,何况觌颜面。
与子为兄弟,兰心金可断。一从羽翼乖,屡经流序换。
子多乡土梦,我怀歧路叹。素衣定自化,玄发宁无变。
昨暝异前夕,明曙非今旦。感彼归来歌,遥怜鸟飞倦。
解嘲 其一
天地思自奋,岂不畏搉残。与我周旋久,随时俯仰难。
青山将毋隐,白眼向人看。卿自用卿法,寒松本耐寒。
留别卢原父
苍梧云影漓江碧,曾共浮舟探碧石。一从分秧十经秋,又向苏堤理游屐。
湖光峰翠日氤氲,笔底飞来三竺云。都将两眼故山泪,拭向佳人簇蝶裙。
虽云丈夫志九域,九州未许誇言历。不知从此各分飞,还得几回十载别。
绿惨红愁又一春,鹧鸪遥共子规论。莫道五湖虾菜好,天涯愁杀倚门人。
为韩宾仲悼亡
潇潇风雨蔽江津,闻尔归舟泪津巾。却悟当年笔彩落,都缘无复画眉人。
忆初帘下牵衣别,犹见朱颜垂绿发。岂期婺女遽还星,岂谓嫦娥遂奔月。
旧曾游处试相寻,飞尽繁花空绿阴。妆阁尘生鸾镜掩,翠楼月落凤箫沉。
君家虽近朱明洞,从今空托梅花梦。云母餐来事已虚,黍珠炼就成何用。
忆君挟策干明主,只道香闺聊暂处。谁知未遂鸿鹄志,一旦先摧凤皇侣。
罗浮山下觅泉门,闻有孤鸾夜夜翻。紫玉定怜韩重在,名香谁为返芳魂。
赠潘子明
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
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
赋得分影剑为区母寿
日为炉,月为冶,鞭风掣电蓬山下。炼就匣中三尺剑,灼灼芙蓉秋满把。
削麟为脯,裁云作衣。提携拂拭,来赴瑶池。星文掩映连环月,霜锋半染桃花血。
弹来高唱白云谣,凤管鸾笙噤不发。有时长吼吐虹霓,丰城神物失光辉。
宴罢瑶台归路杳,掷空跨作金龙飞。
过黄逢一
秋尽菊犹芳,主人开草堂。我来云日暮,霜压薜萝墙。
小设花间席,频飞竹下觞。醉来疏礼法,当恕阮生狂。
经漂母祠及淮阴祠
文绣不被贱,梁肉不食贫。何况共艰难,谁肯哀王孙。
所以万乘主,不能释戛羹。何物老女子,乃识英雄人。
风云虽自致,奋激由一言。高鸟既已尽,牝鸡实司晨。
遂令齐假王,难容跨下身。一饭不忘报,肯负汉王恩。
至今相君面,握腕伤心魂。
题李伯开小像
玉清为老祖,金粟忆前身。垒块有正骨,嵚寄可笑人。
自宜置丘壑,何事老风尘。借问渠兼汝,终然谁是真。
珠江曲 其二
溪桥箫鼓闹,江路锦云铺。彩鹢双双并,游龙两两俱。
齐乘潮水涨,来戏海中珠。
冬日黎氏北园社集
北山霜冷暮猿悲,客子寻幽杖履随。芳草不知经几变,白云何意更相期。
山楼月出人吹角,水榭春归柳向池。莫问平台旧宾客,邹枚今已不同时。
答韩寅仲诗扇见寄
闻君初试宰,忽已返柴荆。不习折腰态,惟留强项名。
仁风来扇底,白云入歌声。何日罗浮去,云松共结盟。
题绮绚堂
自从混沌死,入识互为贼。飞才识想障虚空,自性茫茫收不得。
丈人结习固难忘,潘生又诧锦绣场。世间饶舌米仲诏,更以绮绚名其堂。
墨池春暖桃花泛,赫蹄日丽馀霞散。岂知无相即胜相,华言绮语徒为患。
我从我处登兹堂,毫端隐隐发金光。诗成不解作何语,但闻舌本莲花香。
送陈来献游武夷
浮峤千峰暮,东江去路分。言寻偃月子,因访武夷君。
渺渺芙蓉水,飘飘鸾鹤群。他宵倘相忆,堪赠幔亭云。
访李太史因赠
几年曾待金门诏,此日初辞玉诏班。座上琴尊倾北海,吟边风物傲东山。
雨馀草阁摊书坐,花发清溪鼓棹还。莫是开元李供奉,扬州烟月不曾閒。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392篇诗文
送张山人归始安兼寄汪伯耳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 其三
送卢一清西游
寄张太史
答陈彦升兼以为别
游燕矶同李公詹
水西春日 其二
漓江
珠江曲 其四
赠苍梧陈太守
九日集李公詹别署
过罗幼良溪上草堂留题
佳人年十五为潘乾父赋 其二
见日庵忆谭永明山人
初夏口占 其一
以桃杯及西帨寿李伯襄各系以诗 其一
寿萧少宰 其二
白纻四时歌 其四
水西春日 其一
和李宫詹过桃源有感示家明府鸣周次韵
罗浮山中四首 其四
访朱季美环谷庄居
送李伯开
送张提盐入觐
西行 其一
赠朱惟四读书峡山青歌楼
题黄与东鹪鹩园
怀仙引和黎君献 其四
沥湖渔棹为张道尊赋 其二
蕉林
灵芝为魏少参赋
同韩孟郁卢一清访李太史宿建霞楼
送欧子建
闻今上驻跸端州恭纪 其三 改二
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 其二
赠阳春钱明府
送孙稚明 其三
题蓼水居赠黎缜之
月夜闻啸
寿瑶台翁八十一
送潘子上兼寄其伯氏
陟巘
浮丘山居十首 其一
题罗右良泊如斋
水西寓目同梁幼宁明府赋 其二
和邓玄度少参楼居诗次韵 其二
波罗庙
阮宝夫将游朗宁过访啸楼止宿有赠次其韵 其二
丁卯九日集何太史斋中
学博陈冲师奏最
斐园杂咏十一首 其六 青鸟轩
罗浮道中四首 其三
清明述怀二首 其一
韩孟郁招同黄宫谕刘宪副高太守梁韩二明府暨苏梁诸公集浮丘步寅仲 ...
咏水灯
青楼曲戏代酉校书寄徐元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