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望山海访孟姜女望夫台遗址

望山海访孟姜女望夫台遗址

明代 黎贞

长城遗迹已尘埃,犹说秦人此地开。姜女茫茫千载后,海边还有望夫台。

诗人黎贞的古诗

贺陈指挥寿二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笑领三军辟草莱,柳营移向白云堆。骅骝花外嘶春雨,知是巡行麦垄回。

哭弟彦器歌 其六

明代 黎贞

自叹死生生别离,万里独见炎离飞。红颜弱弟负离别,游魂杳杳将安之。

逝水东流不复返,此恨绵绵无尽期。呜呼六歌兮歌感激,鹡鸰助我声唧唧。

无题二律 其二

明代 黎贞

日日高楼望远归,泪痕和雨湿罗衣。香消宝鸭烟光澹,尘暗菱花月色微。

京国梦回云树杳,江湖愁极雁书稀。黄鹂殊不知人意,时向窗前作对飞。

鹿步谣

明代 黎贞

细帽茜裙趁墟市,飞驮纷纷如云起。二月十五大王斋,斗歌都道娘来里。

外海谣

明代 黎贞

裹肚为裙纱作髻,蓢滘日长取菰米。潮平洲渚却归来,齐唱一声水荡弟。

宴乐图 为夏挥使题

明代 黎贞

筹边将略镇诸蕃,甲帐风清战马闲。宴尔画楼春似海,玉人扶醉倚阑干。

春日途中自寿

明代 黎贞

千山腊雪消,大地春风起。游子家岭南,修程在万里。

行行逼岁除,诞日随春至。江山感旧游,花柳迎新喜。

朋侪管鲍知,款款交情备。岂不慰我怀,蓼莪感同气。

辜此罔极恩,向风泪如绪。

兵后送人还乡

明代 黎贞

烽息山城乍战休,断魂江上送归舟。乡关寥落风尘晚,泽国荒凉草树秋。

旧业半随烟烬灭,故江犹带夕阳流。凄然闾里悲相见,满目莺花总是愁。

题赵文贵画四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屋头松桧与山齐,屋外飞泉落小溪。野老相逢多款曲,杖藜时过石桥西。

云山采药图

明代 黎贞

罗浮古名山,孤高插天昊。层峰翠若螺,百药多于草。

有客山泽癯,于焉事幽讨。既随鲍靓凫,复探葛洪灶。

行行采参苓,采之既盈抱。归来炼作丹,名曰济世宝。

云笼穗石浓,春到杏花早。寄语沉疴翁,从兹期寿考。

寓五仙观怀孝先

明代 黎贞

石室松风来,层楼暮钟绝。独坐怀故人,开窗问明月。

清风万里同,相看几圆缺。

竹图 为董生匡题

明代 黎贞

百尺苍龙亦逸溪,春阴日日宿云低。无端峡里英皇庙,更有鹧鸪深处啼。

平康谣

明代 黎贞

幼小婚姻在乡里,络布为裙蕉布被。唱歌互答多比情,相逢便道娘十几。

新淦县观陶母墓陶侃读书台

明代 黎贞

孝慈古所重,母子天伦亲。人孰子有母,陶母贤且贫。

酒殽岂易得,剪发延嘉宾。人孰子有子,陶子才绝伦。

功名岂易就,谈笑取元勋。母既善教子,子复能致君。

教子成大器,致君多令闻。所以东晋世,乔木忠孝门。

□□荒冢在,千载子泯沦。我行新淦邑,见之泪满巾。

有□似陶母,未报劬劳恩。一朝万里别,此意何由申。

齧指仰视月,抚膺行望云。触类自相感,何时复殷勤。

会当五綵服,嬉戏萱堂春。运甓事已远,读书台尚存。

江山千古意,风物数家村。功业当时盛,声名后世尊。

至今几兴废,登眺已忘言。

听鸟

明代 黎贞

青山叠叠水泠泠,只影堪怜万里行。莺燕不知怀别恨,隔林调舌送春声。

鸡翼鸭子歌

明代 黎贞

鸭有卵兮鸡翼之,翼成鸭兮鸡不知。食其毛兮饮其血,爱其儿兮恐其饥。

一旦长成生羽翼,啾呼唧唧复啾唧。整毛敛翼去悠悠,自成群队向波流。

鸭在水中鸡在岸,呼不回头呼又唤。呼不回兮唤不回,眼欲穿兮肠欲断。

劝君莫养他人子,长大依然亦如此。劝君莫听奴婢言,虽则亲兮心不顾。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四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花落黄陵庙里,独见万个琅玕。风雨连阴三月,歌残白苧犹寒。

闺词八首 其五

明代 黎贞

满庭桃李斗春华,戏蝶游蜂度午花。只见双双来又去,可怜人世似抟沙。

摸鱼吟

明代 黎贞

五羊年少游侠儿,画舫载书东南驰。扁舟一叶渡江去,宛似范蠡归湖时。

匡庐去天不盈尺,潇湘洞庭同一色。大孤小孤落其前,萦带左右迷风烟。

我歌江南行,复歌江南曲。江南游子不忍听,自歌自和无人续。

推篷遥望海门关,白鸥渔父相对闲。溯流鼓枻直入彭泽去,五柳庄前深处湾。

江天云静月如昼,晴川流水声潺潺。我有一斗酒,安得松江鲈。

赤壁之乐东坡苏,千载之后世岂无。羊裘陶陶翁,蓑笠嚣嚣者。

欣然率其徒,举网随流下。大鱼泼喇初上滩,小鱼弄影江水寒。

冲波截岸入吾网,槎头缩项齐奔翻。得鱼即沽酒,其乐何陶陶。

仰天大叫招李白,把酒问月西江皋。呜呼,摸鱼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连鳌大手终有待,江湖小乐奚足誇。拂衣便欲赋归去,春风澹澹吹乌纱。

永乐里閒居叟

明代 黎贞

烟萝影里敞幽居,石径崎岖客到疏。满地莺花三月酒,一檠风雨五更书。

云深莲社诗坛静,月朗梅窗纸帐虚。老我刚寻泉石兴,万花林外一牛车。

黎贞

黎贞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1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