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振钧
不受尘缘扰,方知乐事真。家承清白吏,居萃太平民。
种柳碧成幄,折花红满身。溪山供啸傲,鱼鸟自亲人。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二
身闲地僻惬心宽,恍与山灵客主欢。五代历今真佛土,十年笑我尚儒冠。
石槽泻溜清泉滑,竹院阴分翠障寒。挥洒霜豪题雪壁,纱笼留待再来看。
重遣 其九
恩深义重白头偕,浪起疑猜道未谐。自后黔娄何处诉,不缘薄倖不暌乖。
美人十八首 其七 画中
若个风姿可肖卿,曾于纸上唤真真。天生媚妩宜留影,宫样梳装更出尘。
难使有情空色相,偏从无语著精神。愿为周昉纤纤笔,粉泽脂香得一亲。
汉江秋思
东归一棹汉阳江,凭吊烟波发江腔。三户能消亡国恨,九歌不悟直臣憃。
桃花野庙容谁诲,芳草孤洲气肯降。只有高飞一黄鹤,楼前终古浪声撞。
埽雪
落花飞不尽,片片上阑干。奇夜月魂断,新痕风力残。
身虽全洁白,世不耐高寒。那似香尘软,墙阴拥帚看。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三
路转峰回一径宽,名山佳节两相欢。擘窠直可同留带,拜石何妨自整冠。
寂寂深林人语响,潇潇隔夕雨声寒。振衣千仞重回首,秋色村烟画里看。
重遣 其一
升屋招魂痛泪挥,伤心最苦是重闱。鼓山风急桐庐远,知否归来或未归。
九宽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四
秋衣才著带围宽,强起聊陪一宽欢。少长尽招佳子弟,后先竞集古衣冠。
花如多病怜容瘦,蟹味堪馋怕性寒。潦倒敢誇能作赋,错教人当谪仙看。
黔阳夜泊怀诸兄弟
故国一为别,舟居已半年。山城杨柳岸,巷陌豆花天。
夜静溪声近,秋空月影圆。何因乡梦少,岑寂不成眠。
美人十八首 其四 船上
瓜皮艇子木兰桡,生小吴侬惯自摇。四壁芙蓉歌缓缓,五湖烟水载迢迢。
春波浦口离情系,秋月江心宿恨撩。打桨且迎桃叶去,衣香人影过红桥。
渔蓑用元人韵同都下诸子作
老向烟波放小舟,敝蓑憔悴不知愁。寒江钓雪鸣榔去,夜月叉鱼和网收。
倦倚蓬窗閒拥背,更须蓑笠稳遮头。晴时好晒台矶上,卧看芦花水国秋。
黄鹤楼送家稼畬兄归里
心胸常抱百年愁,天地惊传一叶秋。半壁东南楼屹立,大江上下水中流。
离怀别久能谙未,往事谭深似梦不。话到文章千古恨,潇潇风雨吊荒洲。
返棹有感
满船风雨冷萧萧,万里重携旧酒瓢。红叶乱山藏古寺,夕阳流水下危桥。
病中作客诗情减,梦里还家别恨饶。一样秋声秋色好,画楼何处忆吹箫。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 其二
养花天气半阴晴,消渴文园惯此生。忘却小楼人去久,梦回犹诧剪刀声。
美人十八首 其十八 林下
本来体态是天然,缟素衣裳倍觉妍。不与闺房斗脂粉,祗堪诗酒伴神仙。
笑拈芝草和云采,梦入梅花抱月眠。任尔昭阳人第一,在山清似出山泉。
临别 其一
漫调玉管拨银筝,踯躅离筵听不清。一样歌喉珠宛转,而今都带断肠声。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四
秋衣才著带围宽,强起聊陪一日欢。少长尽招佳子弟,后先竞集古衣冠。
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 其一
蓬岛何曾见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人于清德尊元老,天为苍生佑大贤。
鹤燄齐鸣铃阁敞,蟾轮恰照绮筵圆。迎春好上长春颂,颂比灵椿更八千。
江东桥口号 其一
暮天残照石城隈,指点荒闉首重回。正是落潮共潮去,明朝不更共潮来。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七
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宽欢。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
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
李振钧
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有《味镫听叶庐诗草》。► 117篇诗文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六
美人十八首 其九 镜中
书淮阴侯列传后 其一
美人十八首 其十五 灯下
美人十八首 其三 马上
书淮阴侯列传后 其三
有赠 其四
五日雨
新篁用元人韵
辰州道中
清明杂感 其二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 其七
续梦中句
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 其二
美人十八首 其十四 花下
美人十八首 其十一 梦中
西梁山晚眺和友人韵 其二
美人十八首 其五 枕上
临别 其二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 其三
晚过高邮
书淮阴侯列传后 其二
小园落成 其七
汪奂之寄示和苏文忠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二诗题其兄均之所藏二诗草 ...
过无锡齐梅麓明府
春雪登楼柬邵充有
小园落成 其八
小园落成 其二
清明杂感 其一
有赠 其七
夜月登大观亭
美人十八首 其十七 帐下
过无锡齐梅麓明府 其二
大雪和壁间韵
放言简振之 其一
谷舫小憩
雨中隐仙庵看桂赠王朴山鍊师
九松水榭感旧 其二
黄鹤楼送家稼畬兄归里 其二
美人十八首 其十 醉中
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 其三
夜渡扬子江
美人十八首 其十二 病中
小园落成 其五
舟中夜雨寄内
美人十八首 其一 塞上
小园落成 其四
汉江秋思 其二
更得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