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标
百里专城接大荒,何来借寇重循良。西京应识于公传,南国新闻荀令香。
去日壶浆迎竹马,行春麦穗满岐阳。遥知俎豆风流远,闽海波连紫水长。
恭陪王侍御老师偕洪徐二公祖方都阃奉祭太师我翁因步遹求堂用求字 ...
冠裳飒沓拥华驺,庙貌群瞻世德休。驾鹤云边肸蚃降,栖乌台畔嘤鸣求。
三台星聚占灵气,八月霜清肃早秋。不是衔恩叨国士,何缘溪沚撷芳羞。
秋日閒居 其二
一醉能令世事忘,匡床木榻对忘香。浮烟袅袅秋云迥,清梦蘧蘧午日长。
客若到来休问字,我今睡起祇抄方。呼童共抱汉阴瓮,疏径灌畦趁夕阳。
登塔步王侍御老师韵是塔老师鼎建
塔影观空象外求,宁阳亦自有丹邱。诸天宝界浑无相,半夜光芒最上头。
水国人烟浮岛出,山城霞气带江流。千年形胜镇南服,畏垒遗芳碣并留。
客中至日 其二
世事愁人问,长途休记年。高风寒暮雨,落雁失霜天。
节序三冬近,葭灰一夕先。穷愁拚共醉,把酒意茫然。
五羊寄陈元之
百年湖海穷交在,此日风尘话别难。把酒未忘知己泪,孤桐容易向人弹。
时危吾道畏多阻,心远怀君强自欢。十里停云遥怅望,洞门深锁一溪寒。
同万益之刘平子登圭峰得猿字
侵晨同策杖,攀陟几巑岏。秋老山容淡,僧閒法界尊。
玄言堪捉麈,幽谷不闻猿。到此嚣缘绝,无令客思繁。
寄刘宾墀老师
几年讲席坐氤氲,别后凫飞望氲云。尺素长衔双鲤至,报琼空隔一鸿闻。
洞庭秋月湖光皛,湘浦春丝帝泽薰。遥忆风流何所似,徵书早晚入鹓群。
赠别高云樵 其二
征帆遥望雪霏霏,风雨河梁泪暗挥。金尽空归囊里铗,舌存曾下旧时机。
途危吾道心能壮,岁晚江湖梦独违。剩得烟霞还好在,迎春彩笔挟霜飞。
吊厓 其一
群峰中断出厓门,旷莽当年托至尊。一自翠华游粤峤,遂令王气失中原。
蛮烟尚带千秋恨,杜宇长衔万代冤。白骨苍苔世共远,江间何地可招魂。
清溪小隐
清流一道迥通渠,阒寂真成隐渠居。颍水流传人引犊,濠梁何必子非鱼。
昼长倚树看仙局,潮满临风把道书。知尔栖迟兴不极,双柑听鸟自如如。
秋日閒居 其一
满地蓬蒿未肯除,园林秋日野烟疏。松窗漫引骚人兴,菊圃偏宜处士庐。
但使杖头能载酒,何妨枕底赋閒居。年来性癖卑栖稳,懒向人前问子虚。
己酉秋归述怀 其一
频频上策不见收,风雪萧然一敝裘。岐路却怜杨子泪,抱珍空笑楚人愁。
百年天地剑还壮,半世行藏镜亦羞。赖得故园丛菊在,高秋吾且任夷犹。
刘民部觐国奉使将还朝过古冈同张仲骏饯别舟中 其二
烟花三月暮,客行须及春。看君持节意,犹过宦游人。
世路谁同调,襟期合有邻。相将报圣主,且莫厌缁尘。
北归经姑孰访林存莪署中赋赠
曾从文社惬兰心,此日过逢意转深。君自出家看雉舞,我徒为客惊蝉吟。
黄山爽气堪支笏,碧水寒声不碍琴。珍重年来致主愿,肯令吾道负朝簪。
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 其二
总为乘凉夏日游,无风此地亦云流。山藏宝界森森閟,客到禅堂事事幽。
尝对上方浮泗磬,更饶静藏素瓷瓯。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羡青龙竹叶舟。
小筑偶成
小筑溪边溪水深,春来桃浪碧深寻。林莺啼处烟花落,海燕飞时曲涧阴。
何事诛茅成僻径,但移疏竹寄閒心。红尘不到山斋里,数尺矶头镇日吟。
己酉秋归述怀 其四
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人弹。
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
过何文起云卧轩留酌
从君一借榻,尘俗洗然清。眉宇看芝紫,襟怀坐月明。
含毫能赋酒,散帙兼持枰。欢会几人合,淹留日夕并。
游圭峰有怀
岧峣圭岭倚天开,有客攀游我亦来。碧水苍洲观远屿,清秋绿酒共高台。
兴探泉石从幽赏,醉拂剑书欲自裁。独忆白云堪怅望,秋风回首漫衔杯。
呈周邑侯 其二
双凫飞出未央宫,再入河阳花县中。露浥金茎成澍雨,人游化日荡春风。
甘棠满地遍留荫,桃李何年自作丛。樗散独惭叨国士,子云还许赋河东。
李之标
李之标,字文度。新会东亭人。以麟子,之世弟。所居曰青竹园。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有《凫渚集》。清衣良钰《续冈州遗稿》有传。► 58篇诗文
智上人社中诸子集予青竹园分得霞字
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
七夕后登粤秀山留别邱龄叔伍国开同罗友国何右文赋
呈周邑侯 其一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 其一
送友还高明
镇海楼和何文起
赠五樵陶山人
慈度寺 其三
送黄达卿之西粤
五日偕冯文儒梁不迁观竞渡珠江分得淮字
慈度寺 其一
楚天春雁
己酉秋归述怀 其三
慈度寺 其二
己酉秋归述怀 其二
姑苏七夕同何文起
送林连山明府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 其一
望圭峰瀑布
刘平子馆予青竹园将别赋赠
吊厓 其三
客中至日 其一
饮赤芝言怀
己酉秋归述怀 其五
寄长文起
广陵遇风
寄心白兄京邸
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 其二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 其二
同友人夜泊黄冲遇雨
寄余曙台
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 其一
慈度寺 其四
刘民部觐国奉使将还朝过古冈同张仲骏饯别舟中 其一
赠别高云樵 其一
吊厓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