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标
双凫飞出未央宫,再入河阳花县中。露浥金茎成澍雨,人游化日荡春风。
甘棠满地遍留荫,桃李何年自作丛。樗散独惭叨国士,子云还许赋河东。
秋日閒居 其二
一醉能令世事忘,匡床木榻对忘香。浮烟袅袅秋云迥,清梦蘧蘧午日长。
客若到来休问字,我今睡起祇抄方。呼童共抱汉阴瓮,疏径灌畦趁夕阳。
己酉秋归述怀 其四
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人弹。
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
己酉秋归述怀 其一
频频上策不见收,风雪萧然一敝裘。岐路却怜杨子泪,抱珍空笑楚人愁。
百年天地剑还壮,半世行藏镜亦羞。赖得故园丛菊在,高秋吾且任夷犹。
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 其一
霜威肃肃净秋旻,微雨山岚远涤屯。喜有王乔重焕舄,更逢叶令接芳尘。
摩挲勒墨留题旧,璀璨挥毫属和新。千古地灵凭杰思,绘山画水不如真。
同万益之刘平子登圭峰得猿字
侵晨同策杖,攀陟几巑岏。秋老山容淡,僧閒法界尊。
玄言堪捉麈,幽谷不闻猿。到此嚣缘绝,无令客思繁。
赠别高云樵 其二
征帆遥望雪霏霏,风雨河梁泪暗挥。金尽空归囊里铗,舌存曾下旧时机。
途危吾道心能壮,岁晚江湖梦独违。剩得烟霞还好在,迎春彩笔挟霜飞。
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 其一
爱莲亭傍古招提,莲子花开叶叶齐。过雨香飘无远近,侵人凉气自东西。
僧去日午能供饭,客到松阴几杖藜。兴剧莫嫌归路晚,微微山月印前溪。
寄余曙台
年来书问半浮沈,岂为云坭隔素心。远望风流人似玉,每凭天外听鸣琴。
三湘露白清秋满,八桂花明别院深。漫道公閒堪拄笏,即看载笔上螭簪。
寄长文起
淡月微微漏正长,故人念我一长忙。亦知不作云间雨,其奈相思夜已霜。
匣里龙文时自拭,斗间云气□无光。由来神物悲离合,矫首寒天各渺茫。
吊厓 其三
浮沈今古一兴亡,南北英雄落亡荒。万死孤臣堪百折,千秋凉雨泣三湘。
黄冠梦失南归路,白草魂飞北地霜。何处悲风增感激,累累青冢拂垂杨。
七夕后登粤秀山留别邱龄叔伍国开同罗友国何右文赋
凭高千古意悠悠,况复风烟是素秋。同社几人今聚散,暂时胜地且夷犹。
峰回翠岫云光满,夜转银河海气流。指点家山聊怅望,可堪别袖更牵愁。
游圭峰有怀
岧峣圭岭倚天开,有客攀游我亦来。碧水苍洲观远屿,清秋绿酒共高台。
兴探泉石从幽赏,醉拂剑书欲自裁。独忆白云堪怅望,秋风回首漫衔杯。
望圭峰瀑布
楼观俯飞瀑,崩腾万仞倾。凌空凝练白,触石散花明。
山静聊为语,溪流不尽声。层层清漱玉,何以濯吾缨。
镇海楼和何文起
粤王台畔北,面面俯崚嶒。胜地怜今昔,雄图几废兴。
苍茫残碣在,寂寞野烟凝。不尽登临意,秋风感慨增。
慈度寺 其四
阴岑殿阁倚云齐,傍有池亭绕槛低。祇树怀来新梵刹,莲花开遍古招提。
曾闻老衲跨瑶象,喜见仙尼驾玉鹥。未觉尘心容易破,看花且莫使人迷。
同友人夜泊黄冲遇雨
柔橹轻风信远天,晚山飘雨转凄然。却疑此夕剑为怪,漫说相逢夜有缘。
吹浪鼋鼍时汨汨,狎人鸥鹭自便便。维舟自向江头立,烂熳春愁入暮烟。
小筑偶成
小筑溪边溪水深,春来桃浪碧深寻。林莺啼处烟花落,海燕飞时曲涧阴。
何事诛茅成僻径,但移疏竹寄閒心。红尘不到山斋里,数尺矶头镇日吟。
己酉秋归述怀 其二
凌乱秋光点客衣,孤舟一棹薄衣归。渔人解网亭亭立,倦鸟思巢飐飐飞。
竟日青山过眼豁,趁风黄叶去帆微。乘槎莫问严平卜,胜事如今满钓矶。
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 其二
揽辔郊原问俗行,青山原自昔年盟。玉台遗址情逾恋,厓海平波意转清。
乘月不妨归骑缓,聚星遍映彩凫明。从前太史书云候,看到于今恰遇庚。
吊厓 其一
群峰中断出厓门,旷莽当年托至尊。一自翠华游粤峤,遂令王气失中原。
蛮烟尚带千秋恨,杜宇长衔万代冤。白骨苍苔世共远,江间何地可招魂。
李之标
李之标,字文度。新会东亭人。以麟子,之世弟。所居曰青竹园。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有《凫渚集》。清衣良钰《续冈州遗稿》有传。► 58篇诗文
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
登塔步王侍御老师韵是塔老师鼎建
楚天春雁
己酉秋归述怀 其五
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 其二
恭陪王侍御老师偕洪徐二公祖方都阃奉祭太师我翁因步遹求堂用求字 ...
刘民部觐国奉使将还朝过古冈同张仲骏饯别舟中 其二
刘平子馆予青竹园将别赋赠
赠五樵陶山人
北归经姑孰访林存莪署中赋赠
慈度寺 其三
姑苏七夕同何文起
赠别高云樵 其一
送友还高明
己酉秋归述怀 其三
寄心白兄京邸
送林连山明府
慈度寺 其二
秋日閒居 其一
送黄达卿之西粤
客中至日 其一
广陵遇风
客中至日 其二
过何文起云卧轩留酌
清溪小隐
吊厓 其二
五日偕冯文儒梁不迁观竞渡珠江分得淮字
寄刘宾墀老师
慈度寺 其一
刘民部觐国奉使将还朝过古冈同张仲骏饯别舟中 其一
智上人社中诸子集予青竹园分得霞字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 其一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五羊寄陈元之
饮赤芝言怀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 其二
呈周邑侯 其二
呈周邑侯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