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世
衰鬓忽萧飒,霜毫添几茎。镜前看不见,梳后拔还生。
乍觉游丝绕,还同落絮轻。凭阑翻自哂,嘿嘿此时情。
草堂落成漫志近况 其六
海风和暮复和朝,准备疏荆护短条。地有青钱留碧藓,庭无绛帐树红蕉。
因窥石鼓虫成字,惯住山居屋似瓢。除却常参何事事,扶筇纵屐任逍遥。
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 其一
陡崖一线透重关,自古梯航通关蛮。民杂汉夷因产孽,地邻山泽易藏奸。
雕戈指日虹霓避,羽扇临戎将士閒。黄木湾头时饮马,战袍微渍血花殷。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 螺室
我有一庵名曰泡,君今作室像之螺。两地盈盈波宛宛,水光月色较谁多。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四 粤秀晴登
鸟语斜阳外,山花夹涧红。古墙唯一堵,云是越王宫。
春日鲁子湛书堂赏花同黎建和郑明宰黄茂明分赋 其二
兰灯艳艳漏声长,玉醴频倾琥珀光。众客莫愁归路瞑,晚风拚醉百花傍。
归兴 其二
听来巧舌剧喽啰,伎俩山神几啰多。老骥鸣长空伏枥,羁禽力倦欲移柯。
机心尽附汉阴叟,世事浑如春梦婆。新水一痕镜一曲,谋将烟艇载渔蓑。
草堂落成漫志近况 其一
揆地刚能满一弓,芟来蔓草尚芃芃。疏编篱格留通月,低搭茅檐欲避风。
庭砌渐夷妨蚓穴,门楹不设象牛宫。邮泉嫁竹何多事,时自荷锄助小僮。
赠萧威侯 其二
和丹吮墨几人同,却羡萧郎腕最工。欲附溪藤三百纸,春来随意染芳丛。
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
结束深居兀似禅,聊从物外得清缘。拚浇块礧赊邻酒,懒逐侏儒乞俸钱。
老骥时能歌伏枥,蠹鱼犹自抱残编。三年国士衔知遇,矫首云霄思惘然。
赋得江上霞
明霞出江渚,冉冉丽层霄。插汉疑鲸饮,填河象鹊桥。
光浮云母障,影落蛟人绡。披日扶丹毂,行云映翠翘。
长空如挂练,若木共擎标。驾海常朝汉,兴波欲赴潮。
遥山点翠黛,近浦拂兰苕。蜃气浮疑结,灵旗飒共飘。
羽人持绛节,海客拾明瑶。今夕乘槎者,宁知天路迢。
饮香树
已闻岩树能成酒,更说椰浆解醉人。近谱西林新本草,众香国里一株春。
溪云
溪云薄如纸,拖水三千丈。安得一丈笔,横波写秋涨。
访潘寰瀛明府
每到君庭日易曛,诗笺茶夹并曛尊。兰因入室堪为友,竹近穿阶又抱孙。
帐下童乌能授易,客来凡鸟敢题门。仍闻雅有閒功课,新注参同五万言。
古冈八景 其五 江门晚渡
水市喧津桥,村店临官路。一棹横孤烟,隔江人唤渡。
圭岭策驴卷 其一
山椒夐绝无人到,流水泠泠漱古苔。八十山翁不扶杖,一月骑驴来一回。
种芭蕉
连朝冻雨色青青,滴入芭蕉不肯停。藤枕竹床初睡觉,绿窗和墨写黄庭。
和饮酒 其一
我不能饮酒,酒亦厌薄之。试问清醒徒,何如浊醉时。
清浊两不受,醉醒宁在兹。未饮颜先酡,客亦不我疑。
空杯谎枯肠,权为酷客持。
为区君玉戏作悼亡诗
罗帏香梦断,夜被不成温。欲识怀中恨,还看枕上痕。
酣花怜笑影,痴月想奔魂。纵有新承宠,难忘是旧恩。
经外家
来过故人宅,不见故时人。庭卉犹含绿,萧条空复春。
忆昔同拜庆,花下列文茵。苍苔留芳躅,閒阶想袜尘。
犹馀欢赏地,坐此怅佳辰。时芳宛如昨,翻令人意新。
嘉会楼
百尺飞楼抗彩霞,荒村篱畔带渔家。巡檐老鹤巢朱拱,泛浦春鸥点碧沙。
庐阜堂空山月静,楚台人去暮云斜。惟馀桃李攒芳径,啼鸟年年对落花。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九 竹笑
青茉莉
王侯德政咏 其七 花郊驯雉
九日区彦斯昆玉置酒黄云山宴集余不终席去寻得贻诗辄有此答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寄题叶山人溪上新居
雷阳道中即事 其五
余畜一黄犬行时留以守衙比再渡琼此犬衔衣跳舞感而赋诗和坡公乌喙
新宁道中 其二
春杪閒步小园因寄区茂对索花
中林晚坐同平子拈十四盐
戏作调文起兼以自嘲
题叶㵵溪隐居
古离别曲
题高公先画
和胡伯连舟中向火
过先弟文度山馆 其一
次和尹沾麓春日过访 其一
新宁道中 其六
岭上逢何文起
勾漏歌赠高山人
游兴隆庵
送容叔文读书广海
曾文卿见赠诗扇辄答
喜刘平子至
矞云轩为鲁子湛题
秋日闭关 其五
夜投官庄
江上春怀 其一
苦雨柬陈宪副吴山人
清明同羽甫兄存固弟山行 其三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一
沈香山和松林山韵
为梁母七帙膺旌
尘浪
王尧韭以六忆诗见投和之 其六 忆妆
溪馆夜坐 其四
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嘉荐侄出郭酹吴非熊
坊市迎神谣 其二
答赠高斗仲学博
柬林阳仲先生
草堂落成漫志近况 其二
溪色
半岭题圆明庵
初出关留宿玄帝观与亲友言别
王侯德政咏 其三 奇甸烟清
寒雨怀空可亭却寄陈命美 其二
和饮酒 其四
病中承王侍御老师分惠药金赋此奉谢
插槿
观鸬鹚
坊市迎神谣 其四
送何文起赴廷试便道省觐
过金陵寿焦弱侯太史
雨后看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