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寒雨怀空可亭却寄陈命美 其二

寒雨怀空可亭却寄陈命美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未知檐溜积,池水底般深。旧药应成次,新篁定出林。

萧清全洗俗,疏野最宜心。正有伊人想,冲烟未可寻。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三 今门

明代 李之世

森森苔径绿荫繁,白板双支今始门。竹里茶烟和露掩,山禽到此也忘喧。

九日区彦斯昆玉置酒黄云山宴集余不终席去寻得贻诗辄有此答

明代 李之世

公子敬邀客,鲜服盛遨游。遨游叶佳节,爽然挹清秋。

晴天敛微云,空壑野烟收。轩盖临广陌,华筵敞崇邱。

张祖披林皋,移觞泛曲流。山厨出桂醑,列俎荐琼羞。

流连展欢谑,洵美非余俦。抗手谢徒侣,回镳遵道周。

良朋眷清睇,顾我不可留。沈吟逸响发,结念灵思抽。

耽寂多违豫,思离常轸忧。兴言申斯咏,庶以敦好仇。

王尧韭以六忆诗见投和之 其六 忆妆

明代 李之世

菱花似水写秋光,画出双眉若个长。一片乌云翠可鉴,飞来小凤立中央。

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

明代 李之世

南溟天外几重天,海国神祠占碧湾。九译梯航来粤峤,累朝琮璧镇灵山。

观风此日留高韵,揽辔清时识壮颜。独有宫桃沾雨露,偏多离思水云间。

羽甫家兄斋中曲木几歌

明代 李之世

离奇古木不中绳,以之为器器不平。吁嗟岂是樵爨物,高人一见眼自明。

登君之堂作君几,我取离奇不取平。古之奇人多礧砢,其貌嵚巇而可惊。

始知世俗称平者,乃是钝滞之别名。山不奇兮不肯高,水不奇兮不肯清。

平莫平于案与椅,终日对之有何情。请君相士如相几,但见离奇切莫轻。

同诸子东浦放舟转入西林

明代 李之世

隔浦望不远,登舟行转深。谁云剩溪水,有路通西林。

山馆遮红叶,人家住绿阴。閒时亦一到,那解此幽寻。

游玄妙观阅宣和碑

明代 李之世

斜阳荒陇草芊芊,遗搆犹存数尺椽。扪碣始知宋日月,览图曾忆汉山川。

莺花别领暄寒候,混沌谁司开凿权。逢著阿僧难向说,一龛灯对古堂前。

次和尹世立夜过口占

明代 李之世

潮响刚到门,客屐临溪驻。登台目稍宽,倚树得新句。

朦胧月始华,澹宕林多趣。语罢出林垌,笑指客来处。

题高公先画

明代 李之世

昔我骑秃驴,关山几万里。当时山叹行旅苦,岂知身在画图中。

览图始知行旅好,在家宁免絷樊笼。木叶落,小亭空,短桥东复东。

霜凄露正浓,敲诗谁是骑驴翁。

长歌寄赠苏汝载

明代 李之世

苏郎意气落落谁与俦,自言欲托放浪游。出门东西南北无一可,而况六合与九州。

嗟哉世途倾仄不自由,何必太行百折之峻阪,与夫瞿塘万叠之洪流。

蓦然平地风涛起,雨覆云翻掌上收。弓蛇往往分杯影,谈笑之下藏戈矛。

君今欲度而无楫,欲济又无舟。酌君酒,劝君留。胡不回车辍棹且夷犹,卧游八索并九丘。

此地中藏十千界,延览大可豁心眸。一人知己无不足,万事杜门死即休。

得句还应自唱酬,疑处须与古人谋。沈冥可以周八极,瞬息可以穷千秋。

不然扁舟棹入水竹洞,与尔散发垂钓终日坐溪头。

清明同羽甫兄存固弟山行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软风低度碧林温,衣上花香带酒痕。犹记去年寒食过,蹇驴骑出水西门。

溪云

明代 李之世

溪云薄如纸,拖水三千丈。安得一丈笔,横波写秋涨。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拦街吹贝闹儿童,溪上扶藜叹老翁。今岁青苗焚旱魃,去年白浪舞狂风。

杂怀 其八

明代 李之世

方舟溯浅流,息棹临河岸。深雨洒轻飔,滴滴珠光乱。

薄言采菲芷,聊以恣燕婉。盈盈衣带水,一望肝肠断。

黄道姑墓

明代 李之世

雨暗残茔寂寂孤,断碑遗字半虚无。英魂不化山头石,怕有人传是望夫。

偶过钟禹铸园馆有赋

明代 李之世

依然蒲稗类潇湘,半幅林庐画湘藏。绿沼雨迷荷萐路,黄云秋酿稻花香。

行穿密筱衣如染,吟对清流魄亦凉。马首催人莺舌恋,閒官何事逐尘忙。

送杨亦琳上春官

明代 李之世

携馀一尊酒,送子长河湄。征途八千里,行役在京师。

是时冬正深,冻雪胶河澌。玄云澹不流,我马东西驰。

赠君从此去,云霄会有期。鸿雁起天末,鹪鹩巢深枝。

閒馆书怀

明代 李之世

单居寡灌悰,含悽即空馆。瑶琴久绝御,架上残书乱。

愁绪纷无次,据案漫捉管。对影怜影只,约带减腰半。

恍恍坐如驰,一夕玄鬓换。

流花桥

明代 李之世

山色长如此,水流无尽期。可怜桥畔柳,半是折残枝。

溪上杂题 其五

明代 李之世

沿溪曲曲柳齐齐,澹景拈来尽画题。任是黄筌描不得,水烟人影小桥西。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