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世
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
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别粟泉书一律赠僧
山阁胧胧欲上晖,寺钟初歇汲人稀。荷封碧盎投青涧,乳摘云根下翠微。
几度叮咛勤水使,十分剥啄闹禅扉。一瓢挂树从今去,带得清泠两腋归。
琼土最暖冬至后尚有菊蕊未开者
炎海无霜菊后开,却留蓓蕾待阳回。寒枝未放篱头信,暖律先嘘荻孔灰。
答李嗣良见赠
世事拚从一醉捐,凭将诗局阅流年。江山无恙游筇外,花月多情酒盏边。
匣里有时剑独吼,袖中携得笔如椽。奚囊收拾残编在,不是侯芭莫浪传。
次和尹沾麓春日过访 其四
浅水疏林漫搭庵,无奇可问但玄谈。逢君只恐春归去,带雨看花尽湿衫。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四 砚北居
后置素床前棐几,中间对立我和伊。主人心手双閒处,剪下芭蕉叶叶时。
同梁叔熹中林晚眺因而话旧赋赠 其一
怜君家往碧溪湾,兼有诗情溪水间。政值雨晴秋又好,却来台上望圭山。
水竹山人
水竹山人水竹居,一壶浊酒一囊书。春江春涨绿如发,来往扁舟唤打鱼。
席中赠常姬 其二
才听清歌声遏云,风前兰佩又闻薰。并刀一剪湘江水,可似湘娥百叠裙。
和午窗坐睡
家有癯仙椅,坐卧便首肘。海舶致之来,今复为吾有。
久失还故乡,坐忘不知久。偃息妥营魂,安閒舒足手。
侍僮疑入定,客到讶中酒。我生同草木,不材以为寿。
华巅难返童,神理当不朽。此中别有缘,睡觉两不受。
无想亦无因,非净亦非垢。纵然化蝶去,不梦漆园叟。
送吴彦先扶其兄非熊旅榇还新安 其二
严程无日夜,幽赏每多违。鸿雁雨中断,交游岭外稀。
乡心容易折,客计转怜非。生死虽殊路,云山一处归。
舟次横江上春官
夙昔秉柔翰,抗志事遨游。驾言不得意,各各守故邱。
今晨当别离,何由展绸缪。玄冬十二月,霜露欺重裘。
冠盖趋河曲,声华满帝州。努力赴风云,明良固所求。
舟中玩月
孟秋苦积霖,经旬不肯歇。晚色稍澄霁,开窗陶嘉月。
金波荡漾明,半侵瑶池阙。乍如一钩悬,散作千流沫。
孤云袅袅垂,忽与渔灯没。舟人趁暮潮,进棹暗相拨。
水宿厌滞淫,临流暂披豁。安得任公钓,下捣鼋鼍穴。
调诸子七首 其五 杨生
杨生雅可亲,呐呐不出口。含笑当百言,逢人却且走。
一片少年心,誓死不相负。那知末路交,雨云翻覆手。
赠吴良卿将军 其四
结发论交我是兄,斗鸡走狗十年情。何来白面轻投笔,笑向黄榆自请缨。
答俞季郎见赠
傅粉涂朱貌失真,须眉今始见真人。抟云欲系虚空影,谱雪能描冷艳春。
未信江河终不返,繇来薪火也非陈。骚坛近日人争骛,唯有季郎步绝尘。
珠江词 其四
石尤浪起白头风,一点云飞没太空。村北村南无处泊,满江烟雨碧濛濛。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客来不开门,门外犹通刺。并欲杜此门,支以巉岩石。
和饮酒 其十七
屋瓦飞欲尽,沙石走狂风。海水如沸羹,大地簸其中。
但愁坤轴拆,遂与河伯通。半酣逐奔潮,手挽二石弓。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五 李米祠
苦吟长吉似秋蝉,老米名颠笔不颠。墨沈精魂疑未散,冷香残烬话前缘。
哭潘孟与 其四
尔汝形骸顿可捐,论心直到古人前。诗闻鲤也趋庭日,痛似回兮厄运年。
南海有珠光坠地,北溟无翼上摩天。邮亭尚记篝灯话,一噱新编待子传。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初夏小步池亭
和饮酒 其一
种芭蕉
题钓庐江图赠何隐君
新置斗室颜曰不住庵因纪以诗
伤逝 其一
题羽甫小影
元旦词 其三
留题彭善长别业步萧少宰韵 其二
秋园诗 其三
古离别曲
送黄净友游洞庭
题何文起云卧轩
冬日偕王君奉容六言舍弟文度登圭峰限韵
秋园诗 其四
题昌化令张侯瑞应册
寒雨怀空可亭却寄陈命美 其二
雷阳道中即事 其六
游郭塘村题壁
溪馆夜坐 其四
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 其一
柬林阳仲先生
闭关 其三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二
杂怀 其十
送容叔文读书广海
和饮酒 其九
题五里亭禅室
送傅子彝还金陵
重过回龙庵
寄陈熙父 其五
调诸子七首 其六 蒋生
旅馆书怀 其四
园居即影 其二
重过非熊馆
溪馆夜坐 其三
摘荔枝和谢欧阳晦夫
游南华寺 其一
别后寄龙门张明府
元旦词 其六
余畜一黄犬行时留以守衙比再渡琼此犬衔衣跳舞感而赋诗和坡公乌喙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因为山僧草疏
久旱悯农因和停云 其四
答赠高斗仲学博
暮春仲良伯良世立过访中林有僧同集 其二
古研歌
和泂酌亭诗
送冯县尉解组归
新宁道中 其三
梁自献潘孟与邀游金粟泉分赋 其一
和浴罢
次答俞季郎献春见怀
夜雨衣衿尽湿抱书三徙因诵坡公一夕成三迁之句即用其句和其韵
高仲良见和为园小作倚韵有答
杂怀 其八
梁伯静过中林夜话复用十四盐
坊市迎神谣 其四
流花桥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