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冈八景和叶六桐明府韵 其八 象冈秋月

古冈八景和叶六桐明府韵 其八 象冈秋月

明代 李之世

城里佳山景最多,山腰亭子枕城阿。亭前留得棠阴在,士女秋来踏月歌。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饮香树

明代 李之世

已闻岩树能成酒,更说椰浆解醉人。近谱西林新本草,众香国里一株春。

新宁道中 其五

明代 李之世

翻疑川路尽,回合见江滨。吹角牛归垄,鸣铎渡唤人。

山光晴冉冉,潭照碧粼粼。且复随流去,征途休问津。

冬雨閒居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也知身是赘,何必更言家。天外浮皆水,波心泊似槎。

俸贫难宠鹤,门冷任邮鸦。雨过阶前绿,茸茸茁菜芽。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六 为鹤洞

明代 李之世

常闻华表人成鹤,见说孤山鹤似人。为鹤为人一间耳,试从云水问分身。

木下庙

明代 李之世

觌面相欺瞒,山灵藏眉目。石骨标遒隽,地偏景亦缩。

詹桥铿怅策,过尽巉山麓。水石争喧豗,能豁耳根俗。

沿冈踏陂衍,步步殢心足。万石忽奔骞,共赊天一曲。

溪回石亦驻,似攫还似伏。腻叶交湿光,脩藤缘老木。

渐远城市嚣,亦敌炎州燠。神据胜而灵,阴风助肃肃。

伏腊走儿女,登荐刑鸡鹜。草木贬幽奇,溪山亦折福。

踞石我沈冥,披扪任童仆。阳曦薄崦轨,注光射山腹。

迟景不可延,订我重来躅。

冬雨閒居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寒到天边减,雨偏冬后淫。一閒消客况,万感入乡心。

乞火修山屐,绽囊护旅琴。更嫌风稍紧,移药傍廧阴。

舟次潮连有怀尔昌却寄

明代 李之世

绿杨摇曳草芊芊,古渡移尊忆往年。两岸鸡声啼晓月,半空渔篴散墟烟。

经春有约平原会,雪夜无端剡曲船。满眼相思不成寄,双鱼迢递越江边。

余自琼南括俸钱增扩园地仅寻丈许古树婆娑友人之所诃护也归理园事 ...

明代 李之世

岁贫难度指纷纷,悔不移家住海濆。鹤有赀粮权省节,僧抄钱米量支分。

惟馀剩水三弓地,占断遥峰一片云。便拟杜门予亦得,诗魔抛下学栽耘。

溪上杂题 其八

明代 李之世

底须逃俗与逃喧,拚是车尘不到门。红日睡残无一事,自盘青竹护兰荪。

白龙泉

明代 李之世

毒龙所止处,水必浑以腥。兹泉名白龙,水味何清泠。

澄澄鉴毛发,龙曷遁其形。阴风时怒号,微吟或可听。

川脉发神光,尤物藉其灵。白龙化为人,鱼服昔焉经。

何必家于水,后人赘以亭。我来酌斯泉,醉荷不肯醒。

龙乎亦来不,视之如蝘蜓。

和饮酒 其十三

明代 李之世

天地一生灭,何处是真境。偶然幻作人,幻醉仍幻醒。

呼我为马牛,我亦从人领。但得处于囊,不必露其颖。

玄豹隐雾中,奚羡文之炳。

半岭题圆明庵

明代 李之世

北往南来度此关,圆明庵子住山间。前村车马忙如许,可道逢僧便借閒。

宿三那庵次韵赠閒道人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浪说浮生六十三,休将泡影恋三潭。颠毛秃尽那堪祝,卧胆尝来亦自甘。

果腹半飘黄麦饭,盖头一把白茆庵。身前身后茫茫事,共剔寒灯五夜谈。

望湖亭候风戏用苏长公语作起句题壁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望湖亭上风飕飕,亭畔几家红粉楼。日暮津头待估客,齐歌一曲古凉州。

古冈八景 其一 黄云樵笛

明代 李之世

深林不见人,隔林闻笛响。踏破黄云堆,樵子閒来往。

琼土最暖冬至后尚有菊蕊未开者

明代 李之世

炎海无霜菊后开,却留蓓蕾待阳回。寒枝未放篱头信,暖律先嘘荻孔灰。

赠吴良卿将军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出身元是羽林郎,手挽雕弓二石强。夜行魍魉应知避,生缚熊罴不可当。

梁伯静过中林夜话复用十四盐

明代 李之世

野馆凉飔可辟炎,青灯犹喜故人兼。阶前绿草全欺鬓,镜里繁霜欲糁髯。

愁绪每寻欢伯遣,痴心频向梦魔占。劳劳门外饶车马,可道潜夫老更潜。

汪海渡贻诗邀赏菊步韵呈答效唐伯虎体

明代 李之世

为甚黄花向酒开,想应名酒浇花栽。无花也觉酒肠涩,有酒可无花事催。

酒性全凭花作胆,花神端以酒为胎。频频酌酒君休讶,日日看花我肯来。

九日区彦斯昆玉置酒黄云山宴集余不终席去寻得贻诗辄有此答

明代 李之世

公子敬邀客,鲜服盛遨游。遨游叶佳节,爽然挹清秋。

晴天敛微云,空壑野烟收。轩盖临广陌,华筵敞崇邱。

张祖披林皋,移觞泛曲流。山厨出桂醑,列俎荐琼羞。

流连展欢谑,洵美非余俦。抗手谢徒侣,回镳遵道周。

良朋眷清睇,顾我不可留。沈吟逸响发,结念灵思抽。

耽寂多违豫,思离常轸忧。兴言申斯咏,庶以敦好仇。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