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走笔示刘郎

走笔示刘郎

明代 李之世

非向山头寻老衲,定于花下醉红裙。池边日日摊书卷,昨日今朝不对君。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打鱼歌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小鱼掇荇带,翻与大鱼会。大鱼啖小鱼,跳入罟中居。

渔人得鱼换酒沽,一饱旋复弃其馀。白浪如山罟如簇,竭泽穷源探水族。

樯倾柁折须臾事,渔子亦饱江鱼腹。赢输物理皆自然,弱肉谁司造化权。

流花桥

明代 李之世

山色长如此,水流无尽期。可怜桥畔柳,半是折残枝。

古冈八景 其三 皂幕晴岚

明代 李之世

皂幕碧云幢,遮断蓬莱馆。岚气冥濛入,不知山近远。

玉台曲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绝壑崚嶒宝刹开,中峰明灭彩云堆。玲玲玉韵半空起,白日阴晴风雨来。

和夜卧濯足

明代 李之世

海南无冬春,单衣裹袷裯。生事衣云足,官贫了不忧。

萤火熠幽轩,黑林叫夜鹠。洗足未登床,竹屋瓦灯留。

劲风捲檐瓦,墙隙鸣飕飕。分火烹新泉,聊以芳茗投。

此生愿无馀,何苦利名韝。飘泊海中槎,身世一沤浮。

地既产狂泉,谁以独醒瘳。茫茫大块圈,今古跳猕猴。

清明同羽甫兄存固弟山行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软风低度碧林温,衣上花香带酒痕。犹记去年寒食过,蹇驴骑出水西门。

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九月九日圭峰寺,处处松阴藉酒杯。苔花满面衣衫湿,谁向峰头看瀑来。

送玄阳道人

明代 李之世

玄阳道人冰雪姿,铜冠羽扇鹤姿衣。庞眉斑鬓貌婴儿,三花聚顶施华滋。

庐中丹阙白玉墀,骖驾素鸾驭赤螭。昔在终南采蕨薇,今向罗浮撷紫芝。

相逢石上歌竹枝,挥手云山从此辞。

经热水

明代 李之世

温泉今始见,果不异前闻。焦釜不相沸,蒸云气共熏。

四时炎作令,五德火为君。终古煎难涸,临流势若焚。

浮来经喷薄,几转尚氤氲。浑沌谁开凿,阴阳互纠纷。

草仍茜以缛,石亦润而文。造化信难了,休将物理云。

冬日书怀

明代 李之世

气至寒林惨不舒,萧然晏坐得真如。耗磨转觉雄心尽,简懒全于世法疏。

一叶为家将鹤往,三冬无事带经锄。过逢半是邱中侣,多暇还参种树书。

喜刘平子至

明代 李之世

清溪溪畔旧溪堂,九曲溪流曲曲长。水自潺湲花自笑,依稀前度识刘郎。

过黄竹庵书一绝寄陈子明

明代 李之世

昔年燕市盛遨游,此日青毡楚水头。同作波臣余更远,炎天四月下琼州。

送吴非熊还新安

明代 李之世

曰余抱微尚,息影卧邱樊。托交在文翰,投契比金兰。

晚得吴非熊,使我吐肺肝。芳词郁春蕙,素波扬清澜。

高齐啸咏馀,澹语皆成欢。萝径莽森羽,修竹荫檀栾。

夜寝连襟裯,晨兴共盘餐。良晤方在兹,胡令别绪攒。

余将游燕市,子言归故山。故山邈以远,广川间层峦。

疲策惮脩坂,颓颜鉴逝湍。风波已倦涉,况乃岁时殚。

脾衰妨旅食,形怯讶衣单。行橐正萧条,归梦徒盘桓。

送君从此去,关河杳漫漫。还山饵芝术,洞中日月宽。

伤逝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仪床虚自设,灵爽亦何之。伫立望空帏,姗姗来何迟。

謦欬如可即,长寐乃于兹。抚棺寂不闻,恸擗复逾时。

痛定还嘿嘿,咄嗟此情痴。

寄头陀端公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三尺蒲团七尺筇,四更残漏五更钟。一声唤醒缘生梦,月在寒潭风在松。

归棹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来路悔已远,算程归尚迟。乡心篷底月,客况镜中丝。

问我还山事,东波潮涨时。夕阳深闭巷,去扫旧茆茨。

余彩震斋中古瓦盘歌

明代 李之世

兀兀棱棱一古瓦,是谁良工范而冶。塼沙摸土近千年,可惜沈霾尘土下。

怜君清高雅相宜,中庭贮水漾沦漪。浇花芳径添新润,洗砚閒斋澹古姿。

世人贵耳不贵目,纷纷好古翻成俗。不见魏朝宫寝久无踪,后人埴瓦犹衒鬻。

春日何凝生招饮不果赴赋此代柬

明代 李之世

春阴漠漠殢花朝,约略疏英半解条。欹枕却怜人似醉,应门刚报客来招。

蜂冲短槛翅犹湿,莺啭高篁舌未调。最是同怀不同赏,绿窗对雨写芭蕉。

余自琼南括俸钱增扩园地仅寻丈许古树婆娑友人之所诃护也归理园事 ...

明代 李之世

岁贫难度指纷纷,悔不移家住海濆。鹤有赀粮权省节,僧抄钱米量支分。

惟馀剩水三弓地,占断遥峰一片云。便拟杜门予亦得,诗魔抛下学栽耘。

讯何文起

明代 李之世

秋风馀几日,亭院定萧閒。竹径缘谁扫,花扃聊下关。

溪声来一派,峰色净双鬟。却忆同栖处,余今倦出山。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