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悼女 其八

悼女 其八

明代 李之世

闷来无处可招魂,花里寻香月里痕。茉莉满庭闻未况,水光疑晓又疑昏。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杂怀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西方有一鸟,五色美而都。非鸿亦非鹄,曰凤乃其雏。

群鹗甘腐鼠,嚇嚇竞噪呼。相将厉六翮,一举凌天衢。

閒斋对雨同吴非熊作

明代 李之世

凉雨滴未收,微阳复放景。烁叶助澄鲜,连山带远净。

况此对知心,萧然发清兴。返照犹在壁,新月出林顶。

笋舆唤不来,念子归途泞。

区君玉同访西林还宿中林

明代 李之世

买山余未得,溪上且閒居。趁此登临兴,还来共息庐。

虚牖凉生枕,残灯夜伴书。相留殊草草,相别意何如。

黄道姑墓

明代 李之世

雨暗残茔寂寂孤,断碑遗字半虚无。英魂不化山头石,怕有人传是望夫。

和劝农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天沃尔土,不敕尔民。一耕三食,劳逸谁真。三时弗若,兵馑相因。

劝尔务农,自利利人。

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

明代 李之世

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吐欱洞元气,峥嵘擘仙掌。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

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

禅关如可托,于此契幽赏。

经绿护屏村

明代 李之世

山行数十里,渐觉有人家。隔坞闻春白,沿溪尽沤麻。

泉流经九曲,磴道入三丫。穴处依山谷,刀耕近水涯。

土垣桑作户,蓬巷竹成遮。灌木环村背,垂藤傍屋牙。

居人惯逐虎,迷路屡惊蛇。秋垄家家麦,春苗处处蛙。

甘瓜持作馔,苦叶代烹茶。简朴淳风在,栖迟世代遐。

暝猿时挂树,幽涧自飘花。到此尘心尽,农谈日易斜。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明代 李之世

酒无大功德,聊以破吾怀。当其无怀时,小啜亦复佳。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九十春光又几何,春游不似往时多。南桥拜罢牧郎庙,东岸争迎太华婆。

南山樵客歌

明代 李之世

朝采南山樵,暮采南山樵。南山高高,白石嶕峣。黝壑无人,阴风飂

补遗秋日徐子靖携区金诸子过访

明代 李之世

积雨閒门碧藓侵,何来群从远招寻。长林漫托幽人迹,短铗空悬结客心。

竹院云阴时对局,石坛苔滑自调禽。青葵浊酒山家味,一醉看君意转深。

汪海渡贻诗邀赏菊步韵呈答效唐伯虎体

明代 李之世

为甚黄花向酒开,想应名酒浇花栽。无花也觉酒肠涩,有酒可无花事催。

酒性全凭花作胆,花神端以酒为胎。频频酌酒君休讶,日日看花我肯来。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九 浴日晚望

明代 李之世

海王宴玉帝,虚空呈百幻。倒翻琉璃屏,跳出金光弹。

瞑投海口庵和入寺

明代 李之世

野寺半无门,老佛忘其尊。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

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

欲持锡杖尖,挑破黄金盆。阶树定猿守,风檐怖鸽莽。

街鼓严净夜,人语寂黄昏。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

溪声

明代 李之世

若道水无情,溪声流不已。一雨掩山窗,怀人清到耳。

冬日书怀

明代 李之世

气至寒林惨不舒,萧然晏坐得真如。耗磨转觉雄心尽,简懒全于世法疏。

一叶为家将鹤往,三冬无事带经锄。过逢半是邱中侣,多暇还参种树书。

草堂落成漫志近况 其六

明代 李之世

海风和暮复和朝,准备疏荆护短条。地有青钱留碧藓,庭无绛帐树红蕉。

因窥石鼓虫成字,惯住山居屋似瓢。除却常参何事事,扶筇纵屐任逍遥。

夜起烹茶

明代 李之世

空阶泫露竹漙漙,酒气微清枕簟寒。茶灶半消烟乍起,一钩残月碧阑干。

梁口观灯词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江边冷落无灯火,一色桃花向月然。笑杀街头空剪綵,胭脂买断未还钱。

新置斗室颜曰不住庵因纪以诗

明代 李之世

双脚似转蓬,如何得暂住。我身随脚转,歘若空中雾。

何况身外居,亦复等行路。新置一间房,副以常供具。

何须用此房,如行小歇步。竹帘和木榻,茶铛并酒瓠。

草草略完整,一一就安厝。坳池潴积水,小有濠濮趣。

盆鱼四五头,时花两三树。我来粗洒扫,我去暂扃锢。

不借俗人居,墙壁忌沾污。不用家童守,无甚可将护。

辟如解绦鸟,岂必恋空笯。以我幻来身,权寄遽芦寓。

取名不住庵,庵非常住故。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