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归息 其二

归息 其二

元代 梁寅

蔼蔼岩前树,翠叶敷鲜滋。攒葩杂丹素,条蔓相因依。

丰草覆侧径,麋鹿或群随。石潭见游倏,玩之往复来。

念昔困羁绁,山泽心每违。傍岩葺茅茨,庶使夙愿谐。

黄绮各有志,澹然何是非。

诗人梁寅的古诗

送李仪伯御史之西台

元代 梁寅

钟阜石城嗟久淹,秦山渭水入遥瞻。邮程渐与江湖异,殊俗喜闻官吏廉。

云浪鱼龙三月暖,霜天鹰隼九秋严。明年簪笔明光殿,褒擢重期圣泽沾。

钓台三首 其二

元代 梁寅

独把渔竿烟雨中,身婴尘网与人同。祇缘竞慕终南捷,愈觉高名泰华雄。

赠裴宪史之武昌

元代 梁寅

观风曾从使君车,改调重来宪府书。宿桨暮吟彭蠡雁,香粳朝饭武昌鱼。

九秋天阔鹰鹯迅,七泽霜严草木疏。幕下羡君多意气,奇才何止百砗磲。

和酬简九成

元代 梁寅

蜀郡名家贤俊多,君才自合置銮坡。云门琴瑟弦须练,玄圃球琳石可磨。

雨过春洲采芳杜,月明山舍对垂萝。相思日夕期相见,共乐时清渐息戈。

临江仙 舟中

元代 梁寅

十日江程春过半,渚青新长芦芽。李花几树间桃花。嫩黄烟际柳,远白水边沙。老子老来心似水,肯教愁绪如麻。扁舟来往似仙槎。还家今有日,那得更思家。

太平观灵枢堂有轩临池扁曰山水间因访曾鍊师留宿赋之

元代 梁寅

道人住在小玄洲,山水之间庭户幽。松挂片云招宿鹤,池开半月隐灵虬。

仙书待写榴皮字,燕坐真乘莲叶舟。为论先天过夜半,知师心与太虚游。

重到澹溪和答姜叔德

元代 梁寅

侯门还似野人庐,故友时来下泽车。桃李庭墙花发后,兰苕洲渚水生初。

挥毫缓饮山亭酒,移炬频窥竹阁书。今日风光异前日,好将词赋惜春馀。

宗海上人新住仙姑院寄赠

元代 梁寅

阆苑仙姑境,祇园珠树林。炎冈焚白玉,净地待黄金。

诗里烟霞色,轩中水月心。高栖忆支遁,遥睇碧山岑。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六

元代 梁寅

乱后江湖阻舟楫,衣冠强半寓山村。云山紫蕨那堪采,豺虎惊人翠谷昏。

谒金门 采石花朝

元代 梁寅

春正美。处处艳桃*李。记省花晨今日是,柰何辞帝里。采石兰桡暂倚。且与舟人同醉。心已到家身尚未。客中聊复尔。

赠西山僧

元代 梁寅

高僧自喜岩下住,长见白云飞复回。中天风动松子落,千岁石复莲花开。

鸟下林堂待分食,龙游溪水遇浮杯。吴山楚山聊暂往,还把楞伽归去来。

题西山程氏南窗

元代 梁寅

独居南窗静,秋木连翠岑。鸣琴众叶下,把酒孤猿吟。

宁负朱绂愿,莫乖白云心。羡彼归田叟,高风留至今。

送上高易季文之洪

元代 梁寅

君将鼓枻向洪都,我值秋风病偶苏。高士亭台劳远梦,仙人城郭阻同趋。

云迷紫气蛟龙蛰,风激黄沙雁鹜呼。大郡衣冠烦问讯,何人还忆楚狂夫。

归醴溪

元代 梁寅

久厌都市喧,俛思山岩静。归饮醴溪泉,怡我淳朴性。

神峰杂树蓊,石门翠厓并。萝悬晨露滋,巘秀夕霞映。

攀陟谐樵牧,候谒悔奔竞。褰裾荫云松,脱屣悦风磴。

悠然遁客心,叠出野人咏。方期谷口耕,毋诮终南径。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十一

元代 梁寅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

病起言怀三首 其三

元代 梁寅

山中日习惟疏懒,秋草连扉客少过。灌圃何因分远涧,入林偏厌长垂萝。

移居瞰水心期遂,携友窥岩兴每多。喜似閒僧思方寂,楚山千嶂涌苍波。

拟古十二首 其五

元代 梁寅

凤栖必孤桐,鹤集思高松。飞翔择所止,羞与鹪鹩同。

踽踽贱贫士,混混常俗中。节槩曾闵贤,言语班扬工。

被服常布褐,虚室生蒿蓬。向非贤哲举,何以树勋庸。

龙翔寺赠缝人 其二

元代 梁寅

山客麻衣岁月多,朔风吹裂奈愁何。若为访我清江上,倩子云中制芰荷。

玉蝴蝶 丙午元夕

元代 梁寅

霁景烟霞五色,黄金柳袅,碧玉桃开。再观升平气象,处处春回。桃追随、村歌里巷,休耽恋、绮席楼台。独徘徊。人看月上,月趁人来。因怀。金陵旧曾游玩,御街灯火,远照秦淮。胜友同欢,醉听箫鼓闹春雷。几年间、风驰云往,千里外、水复山回。是仙才。飙轮许借,重访蓬莱。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一

元代 梁寅

见说春耕溪水头,赋诗犹忆玉京游。莫誇塞北千蹄马,宁买江南十角牛。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198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