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梁寅
初夏十绝 其三
水稻苗初绿,畦桑叶渐稠。羡人耕凿好,宽我乱离忧。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八
竹间樵径行应熟,花外渔舟望欲迷。处处稻畦分落照,荷锹人去水禽啼。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三
垂垂杨柳荫柴扃,远远岩峦列锦屏。江海归来更何事,朝亲农圃夕穷经。
初夏十绝 其二
踏沙逢断径,坐石看浮槎。鱼逐新生水,蜂寻未落花。
八声甘州 近里有妄男子,为妻所后,遂忿而
题墨溪桥
黄花之高峰,削玉凌青霄。墨溪如苔峡,曲折架以螮蝀百尺之飞桥。
乃有逸人张与黄,结庐其侧相与放旷而逍遥。园绮非陋汉,巢由岂忘尧。
吾但爱此清泠水,濯缨鼓枻夕复朝。虎溪松风鸣石窍,香炉烟彩腾山椒。
恍然若在匡庐下,云入衣袖神飘飘。溪流可鉴分妍蚩,照之谁云白为缁。
教儿兼学王右军,日以墨溪供墨池。岂无题桥磊砢士,访隐蹀躞溪之湄。
拂石横琴,瞰流咏诗。明月自至,如相与期。或时临风酌醽醁,醉眠苍苔歌紫芝。
紫芝歌罢心自怡,遐聣六合间,何物劳我思。蔓草绿靡靡,乱石白离离。
游鱼不复惊,狎鸥能我随。共谈留侯黄石事,人生乐在心相知。
次韵酬习君谦
新诗金玉响泠然,喜听琴中幽涧泉。卧病
生日和酬黎宾贤 其二
新诗多谢祝长年,空谷难来白马颠。自笑少陵真野老,敢誇方朔是天仙。
松醪思共匏尊酌,竹简期观石室编。良会不嫌溪路远,小窗月夕听山泉。
龙翔寺赠缝人 其一
蜀绮吴绫惯揣量,并刀常带色丝香。自言多得豪家意,也解穿云到上方。
初夏十绝 其一
夜雨响幽涧,晓云归远山。阴晴识天意,一为破愁颜。
送上高易季文之洪
君将鼓枻向洪都,我值秋风病偶苏。高士亭台劳远梦,仙人城郭阻同趋。
云迷紫气蛟龙蛰,风激黄沙雁鹜呼。大郡衣冠烦问讯,何人还忆楚狂夫。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一
孤山夕云冻,皓鹤返林庐。参差破琼蕊,正是雪飞初。
送李好古御史
秦淮垂柳翠毵毵,乌府先生发去骖。路入云山函谷里,梦怀雪屋大江南。
汉官执法时流羡,唐代遗踪野老谈。应念西人久凋瘵,飞章先看斥奸贪。
初至钱塘
九市通衢万柳青,柳边车骑雾冥冥。浙江水袅罗衣带,天目山开绀画屏。
游女竞誇新服玩,遗民犹诧小朝廷。白衣太史徒多感,祇拟重增山水经。
拟古十二首 其九
昔常好名山,五岳期遍历。思见松与乔,再拜问仙液。
微生累妻子,常为饥冻役。叹此血肉躯,何以生羽翼。
谅非金石同,服食竟何益。不如安我常,百年任所适。
琴中趣赠上饶危逸人
问君琴中趣,好在山水间。山风吹雨木萧瑟,山月照石泉潺湲。
五音低昂宫徵变,紫鸾和鸣白鹤怨。空桑既远郑卫繁,筝琶之耳谁能辨。
五柳先生好素琴,君今仍爱弦上音。邈哉古音传古意,更请为问雍门子。
二月望郡城作
楚郊春已半,出郭少纷华。雨长閒门草,烟迷废苑花。
干戈违古俗,耕凿羡人家。吾异青门隐,也应归种瓜。
观清江傅氏西园题咏怀旧二绝 其二
一别桃源迷故津,花随流水几回春。烟尘岂料逢今日,翰墨犹期似昔人。
山舍偶成
石峡瑽琤新涨水,柏林崷崒古时坟。黄茅小径无来客,一犬松边吠白云。
食蕨
薇蕨生固殊,类同若兄弟。夷齐昔茹薇,蕨亦吾所嗜。
味非驼峰美,味非熊掌异。但慕夷齐风,嗜此心不愧。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198篇诗文
儿子岷自维扬还至金陵得朱县尹仲文手书且云荷接引良厚二绝寄谢时 ...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七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三
出豫章城南寄友生李用巽兄弟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十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七
西湖歌五首 其二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一
初夏十绝 其五
送贡士颜子中
病起言怀三首 其二
送本州判官移宰分宜
木兰花慢 桃源
题印土寺罢钓轩
和杨逸人桃林迁居之作
绮罗香 天台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
初夏十绝 其四
茅堂新成
鸡鸣
老将经
洞仙歌 舍后山中见群鹿
烛影摇红 后汉匈奴传,言呼韩邪单于来朝,
初夏十绝 其九
观兰室禅老山阴道中之作次韵二首 其二
钓台三首 其三
踏莎行 江上阻风
都下将归宿石城门外和李仲渊知县晚过上林之
寄章齐高 其四
送江西省照磨王
黄本立东游赠别
临江仙 舟中
赋五音石鱼
谒金门 舟中对月
程止善以广东帅府奉差还省亲浙东
金陵美酒行
浣溪沙 冬景
清江道中 其二
送辜德中会试
丁酉岁正月四日雪
代赠李以洪归洪州 其二
和答周继文
西湖歌五首 其一
采桑子 孟夏
题王维所画孟浩然像
和酬简九成
彭伯埙新婚
赠裴宪史之武昌
寄黄将军大章 其一
南歌子 或以山蒲萄为献,其味与家园者无异
君谦遣其子溥来学因寄诗和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