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廖刚
柳嫩风摧绿,花娇雨妒香。欲凭羲驭缓,莫遣负韶光。
次韵刘天常赴郡会有作 其二
百草千花巧趁春,曲栏幽径总铺陈。舞腰尽欲看回雪,诗匠谁当断斲轮。
难把星波浑作事,须知簧语有非真。何如玉镫归来晚,红袖争扶入锦茵。
冒暑借壁间韵
白汗交肤不可衫,濯缨空羡水如蓝。林泉学道平生志,末路嗟谁与指南。
再和 尘外亭
林远浑无鸟雀喧,山青那觅烧霆痕。三千眼界云霄上,十万人家草树根。
次韵酬王元衷郎中兼简夷仲学士
万里端尘鞅,栖息宁重论。相逢一笑乐,妙语如春温。
谓我鬓颜一,包巾已霜根。问我田舍何,抱瓮犹欠园。
跳丸转光景,岁月逝水奔。岂无究竟法,汗漫要穷源。
柴桑公阙里,此意今故存。谁云王谢家,流风但清言。
并游芸閤英,词辨江涛翻。久不一见之,清思濯襟烦。
青冥双凤举,愧欲欺山樊。勉哉适其时,云尽天无痕。
天宁节致语口号
虹流电绕想当时,万万人今寿时跻。十荚蓂开尧宝历,九歌功叙禹元圭。
需云湛露罗簪绂,脆管繁弦飏羽霓。千仞寿山封祝意,年年峻极与天齐。
题临漳台 其二
画栋岧峣倚翠微,玉箫声断紫烟飞。凭阑万里秋光老,谁会长吟久未归。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二 马祖岩
龙游龙归已绝尘,空馀顽石隐归云。当时一昔犹嫌久,岂谓虚名万古存。
再和 天竺寺
好山堆翠拥金莲,花屋笼云傍石泉。秋沼英蕖半开谢,直须饶占一壶天。
次韵张必志秋怀三绝 其三
千古文章水一杯,功名谁是百无灾。悬知不改钩如曲,与子云山归去来。
次韵酬王元衷相过夜话次日见寄
短檠移爝光,败席扫虿蜇。轩昂仅容膝,良愧生事拙。
妙语契深心,澄浑皎寒月。何当日相寻,尚陋温伯雪。
题新岭铺
岭高无所见,泉冽不堪尝。独有埋云树,六月行人凉。
次韵答张德夫二首 其一
十年归梦绕庭闱,薄分都缘触事迟。玩水看山宁所乐,此心犹赖有君知。
次韵知府中奉登郁孤诗
隼旆飞扬百仞台,满城佳气静氛埃。烟云渺渺江流去,花木欣欣春思回。
妙舞人传天上曲,暗香风度岭头梅。金莲影散蓬壸夜,馀兴应留继日来。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六
暖风渐绿池塘面,和气先薰花草心。欲识春来何处好,曲屏新称画堂深。
中秋夜宿光州陈寨驿
南来无侣路三千,八月荒村看月圆。独酌不成眠未得,静随寒影落天边。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二
朅来临抚未期年,五裤欢谣已蔼然。公道直堪平赣石,清风那用挹廉泉。
飞帆便恐迷三岛,缓辔聊须选一钱。最有后车湖上客,梦随旌旆作神仙。
次韵林吉夫朝奉共乐台即事
一飞南堕羽谯谯,回首清都万里遥。却幸开樽得云榭,不妨携客上星桥。
花明总照潘郎鬓,柳妙争萦楚女腰。化国春城人自乐,多惭前哲德音昭。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五
脩竹弄风新雨歇,瑶英玉蕊攀高节。折来解恼北窗吟,只合闲拈映胸雪。
题诸宫 其三
蔓草春深绿更齐,玉鞭何处选芳菲。旧时锦绣丛中蝶,却傍疏篱野菜飞。
题沈宗师双凫轩
高怀暂寄小轩亭,池浴双凫便借名。岛上飞时真得意,网中朝处肯留情。
静同鸥鹭窥秋净,闲伴龟鱼戏晚晴。他日和鸣烟浪阔,主人端亦在蓬瀛。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165篇诗文
与姚令生日题宝云寺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三 尘外亭
燕待知泉州郑司业致语
次韵王元衷见寄
次韵陈无伤春日书事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八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三
次韵郑觉先冬夜围炉示同舍
廖传道示旅中述怀借韵奉酬且相慰勉云
和焦器之春雪
舟次严子陵钓台当时出舟中所作一篇依韵和之
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
王守生辰七月十四日
题贤女铺
明应仲同游湘西诸寺有作次其韵
题胡器之镡溪阁
燕待走马太傅致语
燕待知滁州郭舍人致语口号
又借韵
送毛择民
张敏叔生辰
衢州试院次韵盛当时官长宠示二绝句 其二
再和 宝云寺
送张曼伯少府归长垣
贺知府毛检讨生辰
题崎滩铺竹
送崔浩然主簿
忆陈氏旧寓
赠圆照
梦授访及偶昏寝不见继以诗来次韵答之
高丽画副特排致语口号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一
送黄秀实著作赴单父任
次韵张敏叔江南僧舍送春之什
郑彦敏以诗惠小女作红黄雪牡丹次韵答之
次韵张必志秋怀三绝 其二
次韵酬游师道见寄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四
次韵和吴济仲见赠长篇
朱熙载会于洪井先解舟宿石头渚以二诗见寄一约同行一贺得子次韵答 ...
次韵望阙台作
和逸道春雪
次韵当时官长院中三绝句 其一
月波楼上呈知府检讨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四
题白马寺西轩
廖常山人惠珠副以诗文戏谢之
别本觉老净悟大师偈
黄思贤母氏挽词
燕走马太傅大排致语口号
大学送余适正往洛中就馆
题诸宫 其二
次韵敏叔郁孤台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