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廖刚
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玉钓鱼竿。
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天宁节致语口号
虹流电绕想当时,万万人今寿时跻。十荚蓂开尧宝历,九歌功叙禹元圭。
需云湛露罗簪绂,脆管繁弦飏羽霓。千仞寿山封祝意,年年峻极与天齐。
次韵侯思孺席间作
微云过疏雨,一洗尘土昏。潜行德幽寓,隐约桃源村。
须臾胜士集,气类非权门。图史恣娱目,琴棋聊侑樽。
岂无肴炙珍,忆鲈偏荐莼。大笑屋瓦震,雄辨江涛翻。
却愁贤主人,早晚东南奔。谁与识我辈,咄哉非汝髡。
题丁乐道分翠轩
十亩清阴隔短墙,幽香端许借馀光。脩篁戛玉乱垂影,佳木屯云巧著行。
隐几助成春草梦,卷帘饶占比窗凉。谁知靖节心源冷,独眄庭柯兴味长。
衢州试院次韵盛当时官长宠示二绝句 其二
挥麈论天幸此同,酒杯共笑夜炉红。共须速了公家事,相逐西湖泛暖风。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五
脩竹弄风新雨歇,瑶英玉蕊攀高节。折来解恼北窗吟,只合闲拈映胸雪。
明应仲同游湘西诸寺有作次其韵
几年京洛厌尘沙,青嶂长怀沈子胯。一苇渡江游客意,半岩营室梵王家。
高轩满目罗诗匠,宝塔盈函贮佛牙。不觉下山红日晚,可堪重到杳无涯。
燕待走马太傅致语
使节星驰宿卫贤,九重遥指觐天颜。三春日暖桃花浪,万里人归明月船。
金谷高欢难会遇,玉京还驭恐留连。明朝綵旆烟波渺,莫惜通宵醉管弦。
题朱池驿
道行妻子尔胡颜,闾巷封侯亦不难。直使荣华倾后世,朱池终愧近严滩。
赠圆照
试说栖真是若何,铁牛安卧到新罗。个中消息凭谁会,古庙缘墙长薜萝。
和魏奉议九日夜饮县楼
年登千室富桑麻,谁似弦歌度岁华。紫府剩延天上客,黄金同岁月中花。
龙山胜集成追感,巴岭新篇许拜嘉。倚徙更怜灯火市,笙箫无数酒旗斜。
送崔浩然主簿
平生才业笑时髦,唾手功名晚未遭。吏隐若为酬宝剑,仙游端欲探蟠桃。
八龙不断声华籍,三戟应留气象豪。尽道此行归藻鉴,会看云翮背天高。
逆旅憩店茆轩
茅轩有何好,小驻客心宽。始觉安居乐,无如行路难。
黄思贤母氏挽词
哀响震重闱,伤心薤露晞。玉颜遗宝镜,仙驭想霞衣。
恨满风中树,恩深草上晖。空傅御史孝,泣血故乡归。
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
次韵陈无伤春日书事
百草千花巧趁春,爱春何独水边人。青门紫陌酒旗飏,丽日和风天气新。
白玉少年长带佩,红蕖游女小腰身。自怜惯作金明客,坐对闲窗满席尘。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三
令节年光换,和风春令行。野塘初变柳,幽谷未迁莺。
次韵郑觉先冬夜围炉示同舍
碧瓦初寒夜,红炉拥邃亭。啸吟元俗调,商榷见全经。
共拟蛾成螠,谁怜草化萤。疚心男子事,灯底看青萍。
燕待新知越州王中大致语
画船搥鼓叠烟波,夹道争看刺史过。定有去思留剡水,巳传来暮到嘉禾。
籓垣暂屈元侯镇,鼎鼐终还妙手和。高会莫辞今夕醉,儿童竹马拥郊坡。
题白马寺西轩
幽窗残梦午声鸡,犬吠人家草舍微。惆怅十年无限事,又听啼鸟送春归。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四
月照星河织女机,春风花草弄晴晖。楚宫台榭堪寻访,□见容斋数日归。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165篇诗文
题临漳台 其二
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
题崎滩铺竹
次韵张必志秋怀三绝 其二
题胡器之镡溪阁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一
月波楼上呈知府检讨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二
朱熙载会于洪井先解舟宿石头渚以二诗见寄一约同行一贺得子次韵答 ...
再和 宝云寺
真州次韵酬丁梦符见赠
蓦山溪(次韵知点)
次韵当时官长院中三绝句 其二
和孙逸道供奉除夜作
黄思贤母氏挽词 其二
燕待知滁州郭舍人致语口号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一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三
与姚令生日题宝云寺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三
忆陈氏旧寓
送毛择民
次韵望阙台作
望江南二首(送黄冕仲知福唐)
梦授访及偶昏寝不见继以诗来次韵答之
中秋夜宿光州陈寨驿
题新岭铺
抚州试院次韵王元衷上元作
题蔡州柳庄铺
燕待宫使郭舍人致语
赴工部日题信州玉南寺壁和韵
高丽画副特排致语口号
上提刑中散生日
题贤女铺
题张延之觉寺亭
次韵和吴济仲见赠长篇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二
招康朝小饮不至以诗来谢次韵戏答
张敏叔生辰
次韵王元衷见寄
贺魏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二
题耕园铺
燕走马太傅大排致语口号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四 天竺寺
冒暑借壁间韵
戏呈吴江令张明达
题诸宫 其一
重九书怀
题沈宗师双凫轩
次韵卢骏给事试茶
郑彦敏以诗惠小女作红黄雪牡丹次韵答之
题归安寺
贺王通判生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