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占梅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灯光灿烂千家共,人语喧呼百戏齐。
直使水神惊耀蚌,重教鳞族诧燃犀。今宵暂弛金吾禁,归路频闻报晓鸡。
香山口防堵作 其二
报国生平矢效忠,毛锥一掷便从戎。世无俞、戚谁筹策,贼是孙、卢易建功。
壮志欲除蛟虎害,近灾莫谓马牛风。海门潮急欃枪闪,剑气冲霄已化虹。
雨后移船泊新庄港
喧哗万叶扰吟脾,顷刻阴晴变脾奇。云雾渐开山露处,虹霓初见雨残时。
一峰陡立天撑柱,众水争奔壑作池。此际轻桡溪上去,乘凉不厌放船迟。
官渡舟行
十里平波碧似油,一帆风好送轻舟。悠然独倚篷窗望,贪看青山不掉头。
读刘苍石广文 其二
可掬春风煦且清,持衡待士总和平。吟章藻思齐三凤,学业薪传在一经。
黄绢选词徵妙语,碧纱囊句护佳名。惭予秃尽文通笔,唐突西施感愧生。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二
入塾年亲送,尊师藉训谟。最难唯际遇,切勿浪功夫。
机慧烦先导,专勤亦要途。破蒙三载矣,诗礼重庭趋。
小寒后煖如三、四月间,作此志异
谁信寒晖北陆行,羊裘葛帔日纷更。只缘气煖花先发,岂为民贫地久晴。
人畏萑苻同虎穴,
十月初三日纳侧室杜氏
堂前纤月斗新蛾,入院风轻瑞霭多。恰喜杨稊生意茁,试将桃叶小诗哦。
宜男冀应螽斯相,之子无惭燕尔歌。笑我乔松苍老态,逢春竟复附青萝。
自双溪石阁晚归
东皋回首白云巅,竹策芒鞋度曲旋。峭壁每生悬涧树,层峦难阻出山泉。
一溪流水回芳磴,十里平芜际暮天。待得渔樵归去后,渡头落日上轻烟。
游灵泉禅寺题壁
灵泉绕涧泻浪浪,匼匝峰峦护法王。梵宇时清禅定永,空山昼静道心长。
钟鱼列案知常课,花木盈阶觉妙香。礼罢真如随喜遍,龙团一盏润吟肠。
过咸水港
寒威能刺骨,愁绪欲焚心。海峤风刚劲,山陬雨浸淫。
草粘沙碛远,树冒瘴烟深。日日征鞍上,无聊只苦吟。
莲峰先生代购古琴并惠手书,赋诗志感
忽报榕城鸟使还,瑶琴、华翰喜双颁。兰言满幅珠玑灿,桂轸横床锦绣斑。
白鹤朱霞频想像,暮云春树切追攀。临风无限知音想,何但尘襟一切删。
病中即事
卧疾连年气不扬,新愁旧事总回肠。儿童望色时相慰,肌肉消形每自伤。
却病无方徒服药,求神有应愿随香。于今二竖都驱遣,积善还当答上苍。
双溪庄题壁 其一
负耒人惟学守雌,黄童白叟乐熙熙。双湾水足平田沃,四壁峰高晓日迟。
石径行间花气馥,茅檐隐处柳阴垂。此乡我若来为主,半业耕渔半赋诗。
十五日郊迎朱丹园
晓起藤舆出竹城,芳原绿水涨春耕。青旗未待田间劝,何处不闻布谷声。
残腊苦雨
急景萧条腊欲残,那堪阴雨复潸潸。羁栖旅宦愁家远,负戴□氓恨力孱。
无计送穷凭鬼恋,有台避债任人讪。自从水患成凶岁,菜色鹑衣满市阛。
自芝兰晚归新庄
马蹄轻健快平坡,历落村庄近水多。乍退潮沙纹绮縠,暴长篱笋簇矛戈。
浓云阵阵方漫野,细雨霏霏尚隔河。行到渡头天欲晓,待船时听打鱼歌。
潜园适兴六十韵
不作封侯想,潜踪已十年。屡因踪画兴,辄起眺游缘。
群峭嵚
秋望感怀 其二
城南与城北,满目景苍凉。村舍焚馀废,田园战后荒。
戒严多斥堠,伏衅惧萧墙。不忍谈时事,西风易断肠。
师韫轩杂咏 其六
银筝池上和琵琶,按曲归来日欲斜。忙煞笼中绿鹦鹉,声声帘下唤烹茶。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一
璃窗四壁张,清趣味尤长。风带书声朗,花资墨气香。
作文师永叔,下笔羡江郎。此塾诚幽爽,阴阴护翠篁。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夜宿清水岩僧舍
过头分庄
闻扬州失守感赋
暮次麻豆道中
过茅港尾庄
江宁克复,曾涤生先生功绩伟甚。敬赋二律,以志欣仰 其二
节烈行
金包里横冈远眺
慈孝引
出郊感赋
观瀑布泉二首 其二
高楼秋望感赋
抚琴
江宁克复,曾涤生先生功绩伟甚。敬赋二律,以志欣仰 其一
北村访曾籋云先生归途口号
读刘苍石广文
中港待渡
由石门过圭柔山道中口号
夜醒有感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六
书叹四首 其三
小坑道中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四
悼瑟吟
薄暮次罗山野望
俗讹叹
感述 其二
重入双溪
雨后石门道中
后垄道中,小憩佃屋
过郑氏小庄 其二
薄暮自近村归新庄精舍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四
频年曲,答萧荐阶
家翔秋
次韵答苏昆山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一
秋感五首 其五
夜宿观音山
与客谈乾草湖山景偶成
内湖夜泊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六
题剑潭村家书屋
步家薇臣「归赴秋闱」原韵送行
赠白少溪
痛悼
狮头崖高望
蓬感五首 其二
八六堵口号
师韫轩杂咏 其七
香山海堤晚归
师韫轩杂咏
与容谈及嵌城妓家风气偶成
八里分港冒雨返棹
内湖庄登眺口号
春郊即景 其一
园楼偶兴
雨后泊剑潭作 其一
栖云崖晚眺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